說起猶太人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遭遇,那真是挺慘的,整個歐洲都像火藥桶一樣,納粹德國的迫害越來越狠,猶太人四處逃命,想找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可不容易。全球不少國家都關上了大門,簽證難辦,配額有限,猶太難民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結果呢,中國居然成了他們眼里的救星,尤其是東北和上海這些地方,本來就亂成一鍋粥,日本占領了東北,上海又是租界天堂,沒啥簽證要求,就這么著,成千上萬的猶太人涌了進來。 但他們不光想湊合著過日子,還琢磨著圈塊地建個自己的小國家,這事兒聽起來挺大膽的,可惜最后黃了。咱們今天就聊聊這背后的彎彎繞繞,為什么差點兒成真,又是誰給攪黃的。
先從東北說起吧。1931年,日本鬼子九一八事變占了東北,立了個偽滿洲國,那地方資源多,日本人缺錢缺人,就想拉外來投資。猶太人這時候正被德國趕得雞飛狗跳,日本軍方里頭有人腦子活絡,看中了猶太人的錢袋子和腦子。1932年,他們搞了個叫“富谷計劃”的東西,富谷魚就是河豚,毒性大但處理好了能吃,這名字聽著就帶刺兒,意思是猶太人有用但得小心。 計劃是邀請五萬德國猶太人來東北定居,換取他們的資金和技術,幫日本人開發(fā)鐵路、工廠啥的。起初,日本軍官像安江篤二和土居清這種人,積極推動,覺得這能讓偽滿洲國看起來更像樣,還能反擊西方的反猶浪潮。 猶太組織也搭橋,美國的猶太聯(lián)合分配委員會和國際猶太人協(xié)會都摻和進來,提供貸款和移民支持。
哈爾濱這地方,本來就有老猶太社區(qū),從十九世紀沙俄時候就來了幾千人,開銀行、做生意,到三十年代,難民一到,人口躥到兩萬多。 他們建學校、醫(yī)院、面包房,街上有希伯來文招牌,社區(qū)自治得有模有樣。日本人給特權,劃地讓他們搞農(nóng)場和工業(yè)區(qū),猶太人投錢建廠,日本人拿去擴軍。長春、沈陽這些城里,猶太銀行開張,貸款給日本企業(yè),資金鏈條轉得飛起。計劃里頭還想建個猶太自治區(qū),邊界畫好,自治條例都草擬了,猶太領袖們討論學校和警衛(wèi)隊的事兒,感覺離建國不遠了。 1934年,日本正式啟動方案,目標直指上海和東北結合部,猶太人蜂擁而至,船從歐洲開過來,碼頭卸貨箱子堆成山。
但東北這計劃執(zhí)行起來磕磕絆絆。實際來的沒五萬那么多,頂多一兩萬,資金也沒想象中多。日本人內部意見不一,有人怕猶太人太精明,控制經(jīng)濟后反噬;有人覺得納粹德國是盟友,得聽話。1936年,日本和德國簽反共產(chǎn)國際協(xié)定,軸心國味兒越來越濃,德國大使館老發(fā)電報,施壓日本別太寵猶太人。 猶太人這邊也內耗,部分人想回歐洲,部分人賭日本能護著他們。結果,社區(qū)建了些建筑,到現(xiàn)在哈爾濱還有猶太會堂遺跡,但自治夢越來越遠。
再說上海,這地方更亂更熱鬧。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占了華北,上海租界成避難所,不用簽證,猶太船從漢堡、維也納直奔黃浦江。1938年11月埃維昂會議后,西方國家限額更嚴,猶太難民像潮水涌來,到1939年8月,上海猶太人破兩萬。 他們擠在虹口區(qū),租舊倉庫改住,辦學校、劇院、診所,社區(qū)自給自足。德國猶太人和奧地利猶太人最多,帶了點家底,開小生意維持。日本人起初不管,換猶太資金建軍工廠,虹口街頭到處是他們的身影。
上海的猶太人也不滿足于擠租界,他們瞄上周邊,想建更大地盤。1939年,日本軍官安江和土居又推方案,在上海附近建猶太自治區(qū),提供土地換投資,猶太代表去東京談,藍圖都畫了。 這時候,東北上海兩頭并進,猶太人覺得中國這塊地肥,日本人又缺錢,建國指日可待。國際上,猶太組織游說,資金捐款源源不斷,美國猶太人寄支票,歐洲難民打包行李。
轉頭看國民黨這邊,重慶政府抗日正緊,錢糧兩頭燒。1939年2月,猶太代表雅各布·伯格拉斯從美國飛重慶,找孫科談事兒。孫科是孫中山兒子,立法院長,手里有話語權。伯格拉斯提案簡單:給云南西南塊地,近緬甸邊境,偏僻小縣如騰沖、盈江,劃十萬畝建猶太定居點,換數(shù)百萬美元抗日援助。 孫科覺得靠譜,轉給孔祥熙,孔是財政部長,宋靄齡老公,精于算賬。他一看,云南窮鄉(xiāng)僻壤,換飛機軍火,值!3月,孔祥熙上呈蔣介石,蔣在書房批了,國民政府公告中美報紙,勘探隊去云南測地,猶太工程師跟隊,規(guī)劃灌溉和住宅。
這提案聽著天衣無縫,猶太人歡呼,捐款箱子滿當當。云南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猶太人想建學校、農(nóng)場,自行管理。蔣介石算盤打得響,幾個小縣換巨資,抗日后勤穩(wěn)了。孫科、孔祥熙奔走協(xié)調,文件層層上報,感覺事兒定了。
可好景不長,二戰(zhàn)1939年9月德國打波蘭,軸心國抱團取暖。日本德國同盟鐵板一塊,德國大使館北京重慶發(fā)電報轟炸:中國敢收猶太人,就斷軍援,武器彈藥全停。 蔣介石抗日靠德國顧問和裝備,沃爾特·海德里希那種人還在重慶指手畫腳,這時候得罪不起。德國壓力像石頭壓胸口,蔣權衡再三,1940年1月內閣會議拍板,叫停云南方案,拒絕猶太入境申請。 孔祥熙的跟進工作全廢,孫科的提案塵封檔案,勘探隊撤回,物資生銹倉庫。
東北上海那邊,日本也翻臉。1940年,日本憲兵突擊猶太社區(qū),砸門抄文件,社區(qū)解散,土地許可作廢。 德國納粹指令下來,日本執(zhí)行得徹底,虹口隔離區(qū)1941年建起,猶太人擠兩萬多人一小塊,條件差,病多死人。 哈爾濱猶太人南下上海,火車搖晃,社區(qū)空蕩蕩。整個計劃破產(chǎn),猶太自治區(qū)夢碎,資金援助變零星捐款。
誰是“罪魁禍首”?說白了,德國的壓力最大。納粹反猶到骨子里,軸心國一聯(lián)盟,日本蔣介石都得低頭。日本初始歡迎猶太資本,建廠擴軍,但同盟一緊,就驅逐懲治,哈爾濱建筑閑置,上海劇院關門。 蔣介石這邊,抗日大局為重,屈從德國保軍援,云南地塊閑置,邊境封鎖。孫科孔祥熙出力不少,但高層拍板,事兒黃了。猶太人無奈,繼續(xù)流浪,多數(shù)1941年后去美國,紐約洛杉磯安家,華爾街站穩(wěn)腳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