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匠山行記(ID:gh_d836161f0f54)
本文已獲得授權
“小而精”
不只是規(guī)模
更是一種策略
在建筑的世界里,我們習慣仰望那些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或被宏大的國家地標所震撼。
但在這些宏大敘事之外,一批年輕的建筑工作室正在用“小而精”的方式悄然改變世界。
他們的團隊規(guī)模不大,預算有限,卻憑借敏銳的洞察和大膽的實踐,為鄉(xiāng)村帶來新的希望,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甚至在全球舞臺上開辟出全新的美學語言。
01Rural Urban Framework
02 Assemble Studio
03SelgasCano
01
Rural Urban Framework
中國鄉(xiāng)村的公共建筑實驗
▲安東醫(yī)院
Rural Urban Framework的故事起于偏遠的中國鄉(xiāng)村。2006 年,香港中文大學的兩位教授Joshua Bolchover和John Lin創(chuàng)立這個非營利平臺,旨在通過建筑改善鄉(xiāng)村公共生活。
▲安東醫(yī)院鳥瞰圖
在中國城市化迅速推進的背景下,鄉(xiāng)村常被忽略,缺乏基礎設施和公共空間,許多村落甚至沒有可供集體活動的場所。RUF選擇介入這些日常場景,以“小而精”的設計激活社會與教育功能。
▲庭院內部景象
湖南湘西安東醫(yī)院項目是RUF的代表作之一。RUF與慈善機構和湖南安東村緊密合作,旨在建立一個農村醫(yī)療衛(wèi)生建設的模型,用以支持多方面對農村醫(yī)院管理和看護的先進改革。
▲底層空間
這包括為目前機構提供基本的必需品,一些簡單的候診室。此外,在中國看到的大部分機構,如學校和醫(yī)院,都是封閉管理的,而RUF則希望把醫(yī)院重新打造成為公共友好的空間。
▲安東醫(yī)院內部
醫(yī)院的設計從它的傳統(tǒng)形式被重新定義開始。這個設計始于一個簡單的策略,用一個連續(xù)坡道的形式為各樓層提供無障礙設計。
一個寬敞的坡道創(chuàng)造了一個開放的中央庭院空間供公眾使用,它提供座椅區(qū)的同時,也改善了空間循環(huán)。
▲坡道連通底層庭院與頂層
在地面上,庭院提供座椅并且額外的休息空間也可以作為一個室外等候空間。這些所有形成外立面的材料是由回收的磚塊組成,位于側面的內部螺旋形的走廊是由混凝土定制設計而成。
▲地面休息空間
雖然混凝土砌塊從遠處看起來似乎很普通,但這些磚塊是在一個柔韌的膠膜里被鑄造的。因此庭院表現(xiàn)出了柔軟和平滑變化的質感,在陽光下產(chǎn)生柔軟多變的陰影。
▲混凝土砌塊
福建土樓改造則展示了RUF對于集體生活的再思。為了適應個人與集體,農村與城市之間不斷變化的關系,RUF提出一系列可能的干預措施,通過項目上,結構上和空間上的轉變,在當下的人地關系中,尋找集體生活的新理由。
RUF的目的是賦予土樓新生命,使其再次成為集體生活的新中心。
▲土樓庭院內部構件
為了將用于集體居住的舊房屋轉變成創(chuàng)造集體體驗的新居所,RUF針對不同的土樓設計了不同的原型:墻體,地面,樓梯,拐角,塔,屋頂,入口,橋梁,窗戶。
為適應房屋的不同部分,每個原型分別在形狀,比例,開口,密度和高度方面挑戰(zhàn)土樓的概念。目前已建成的其中兩種策略是:位于墻體外部的插件和位于庭院內部的塔。
▲土樓墻體外部插件搭建過程
插件項目通過將土樓從里到外,向新環(huán)境開放,重新思考了防御墻。在之前被政府翻修為兒童學校的土樓中已經(jīng)發(fā)生了個別改造,例如插入廁所。
這個原型改造了新入口處的一扇小窗戶,為已經(jīng)運作的學校增加了一個公共閱覽室。插入開口的漏斗樓梯邀請人們在陰影中坐下、閱讀和休息,同時作為庭院活動的開放式圓形劇場。
▲土樓墻體外部插件
陜西省靈子地橋體現(xiàn)了RUF的輕量化策略。這座橋旨在重新連接附近的核桃園,以便收獲和運輸農產(chǎn)品,從而恢復村民的當?shù)亟?jīng)濟。
▲靈子地橋入口
這個概念是建造一座橋梁,它是一個單一的環(huán)路,用一個額外的臂連接河岸的兩層。這座橋可以成為村莊的社交中心,提供座位臺階、休閑陰涼區(qū)以及貿易和商業(yè)的交匯點。
▲靈子地橋側視圖
當廣東省木蘭學校面對農田被公路一分為二、村莊分裂、環(huán)境可能會退化等問題時。
RUF將場地組織成一系列連續(xù)的開放空間,供玩耍和學習。松散的泥土被重新塑造輪廓,并插入了廁所和蘆葦床過濾系統(tǒng)以保留斜坡,包裹籃球場并創(chuàng)建袖珍探索花園。
▲原有場地被公路一分為二
RUF的設計方法雖然“土”,卻又非?!靶隆?。材料本土化與回收利用降低成本;施工簡潔易建,使村民可參與維護;空間布局開放且模糊,可在不同使用場景間自由切換。
▲改造后鳥瞰圖
正是這些微小而精準的策略,讓建筑真正嵌入鄉(xiāng)村生活的肌理,推動社區(qū)凝聚力和教育公平。
▲房屋外部
從湖南湘西到福建藍田,再到陜西靈子地與廣東木蘭,RUF的實踐呈現(xiàn)出遞進邏輯:從醫(yī)療衛(wèi)生,到文化與社會活動空間,再到教育與社區(qū)空間,每一次介入都體現(xiàn)“小而精”的力量。
團隊雖小,卻通過精準設計產(chǎn)生超越體量的影響:他們不僅建造了建筑,更塑造了鄉(xiāng)村的公共生活、社會關系與教育環(huán)境。
▲RUF陜西石家村泥磚四合院
RUF的實踐讓我們看到:年輕建筑團隊無需龐大預算或宏大敘事,也能在社會、文化和教育層面產(chǎn)生深遠影響。
通過小規(guī)模、靈活且精準的設計,他們?yōu)猷l(xiāng)村帶來新的生活方式和公共秩序,也為全球建筑實踐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本——小而精,足以撬動世界。
02
Assemble Studio
英國草根文化與藝術空間
如果說Rural Urban Framework的實驗讓我們看到“鄉(xiāng)村振興”的另一種路徑,那么英國的Assemble Studio則展示了“城市再生”的另一種可能。
▲Assemble工作室
成立于2010 年,Assemble由一群年輕建筑師、藝術家和設計師組成,團隊成員背景多元,既有建筑師,也有策展人和工藝設計師。
▲Assemble工作室
團隊沒有固定辦公室,也不沿用傳統(tǒng)事務所的管理模式,更像一個流動的實驗小組:他們在不同的廢棄空間、社區(qū)和文化項目中不斷嘗試合作與創(chuàng)造,探索建筑與社會、藝術的交叉可能。
▲改造后的街區(qū)
利物浦的Granby Four Streets計劃是他們最著名的實踐。這個去工業(yè)化街區(qū)大量房屋空置,社區(qū)瀕臨解體。
居民自發(fā)粉刷墻壁、種花,努力維持街區(qū)生命力。Assemble加入后,與居民共同修復房屋、改造空地、發(fā)展社區(qū)市場和文化活動。
▲改造后效果
他們采用低成本、簡易的建筑手法,保留原有建筑特色,同時增加半戶外庭院、屋頂花園和社區(qū)廣場,讓街區(qū)煥發(fā)新活力。
這個草根行動最終獲得特納獎,證明小團隊與居民共創(chuàng),也能重塑城市社區(qū)的未來。
▲獨棟建筑改造
在倫敦,Assemble的實踐同樣富有實驗性。一座廢棄加油站被改造為臨時電影院:拆除部分圍墻,設置移動座椅和臨時燈光,路人可以隨意走入,感受城市中被忽視角落的新活力。
▲建筑Assemble將廢棄加油站改為臨時電影院內部
Sugarhouse Studios項目的出發(fā)點則是為藝術家和手工藝人提供廉價工作空間。
▲倉庫改造隔間概念圖
團隊利用舊倉庫結構,增加通透采光和靈活隔間,讓建筑成為文化生產(chǎn)平臺,施工過程中廣泛邀請藝術家參與決策,形成“共建—共用—共維護”的社區(qū)循環(huán)。
▲舊倉庫改造后
此外,他們還參與社區(qū)市場與街區(qū)藝術節(jié)改造。例如在Hackney的街區(qū)市場,團隊增加臨時棚架、可移動座椅和兒童活動區(qū),使市場成為社區(qū)交流場所;
在倫敦夏季藝術節(jié)中,他們將廢棄倉庫和空地改造成展覽與表演場地,讓文化活動融入日常生活。
▲Assemble將倉庫改為表演場地
每個項目雖小,卻通過低成本、參與式設計激活了城市被忽視的空間,讓居民成為建筑實踐的一部分。
▲Assemble將倉庫改為表演場地
Assemble的核心理念在于“建筑不僅是物理空間,更是一種社會過程”。他們強調低門檻創(chuàng)造力與草根參與,讓居民成為空間的共建者。
▲維也納建筑中心個展
團隊規(guī)模雖小,卻通過精準介入,在社區(qū)凝聚力、文化延續(xù)和城市再生上產(chǎn)生顯著影響。每個項目都是一次社會實驗,探索建筑如何成為文化、藝術與社區(qū)互動的催化劑。
▲南安普敦市中心運動場
從Granby Four Streets到臨時電影院、Sugarhouse Studios,Assemble展示了城市再生的多種可能:通過小團隊、低成本、參與式設計,他們不僅改善了物理空間,更激活了社會關系與公共生活。
這種“小而精”的力量,證明年輕建筑工作室同樣可以在城市中撬動深遠的社會和文化變化。
03
SelgasCano
色彩與輕盈的空間想象
當視線轉向西班牙,我們會遇到截然不同的建筑實踐——SelgasCano。與前兩支團隊注重社會功能不同,SelgasCano更像在創(chuàng)作流動的藝術裝置。
▲蛇形畫廊內部
2000 年代起,創(chuàng)始人José Selgas和Lucía Cano就以輕盈、透明、色彩豐富的建筑語言聞名,被稱作“建筑界的彩色游牧者”。團隊規(guī)模不大,卻通過敏銳的材料實驗和空間創(chuàng)新,在國際建筑舞臺上贏得關注。
▲蛇形畫廊外部
2015 年,他們?yōu)閭惗厣咝萎嬂仍O計的臨時館是代表作之一。建筑由彩色半透明塑料構筑,蜿蜒延伸,仿佛一條流動的彩帶橫亙在草坪上。
▲蛇形畫廊內部
白天,陽光透過彩色膜材投射進內部,形成斑斕光影;夜晚,燈光從內部透出,建筑仿佛漂浮發(fā)光的藝術裝置。
蜿蜒路徑和連續(xù)曲線強化了漫步體驗,參觀者可沿途駐足互動。材料輕盈性讓建筑幾乎漂浮于地面,視覺效果和空間感令人印象深刻。
▲Second Home辦公室內部
Second Home在好萊塢的新辦公室展示了SelgasCano對自然環(huán)境的敏銳感知。
四種不同的橢圓形塑造了4種尺寸的辦公小屋(共60個),它們被“嵌入”4英尺厚的土壤中,相當于與桌面平齊的高度。透明的弧形墻壁帶來了360度的花園視野,營造出在大自然中辦公的感覺。
▲Second Home辦公室鳥瞰圖
相較于對室外空間,辦公室內部沒有受到太多關注,這也是洛杉磯生活方式的一個典型表現(xiàn)。建筑師并沒有將花園引入Second Home的辦公室內部,而是直接把辦公室“搬到”了花園里。
▲辦公室花園
在西班牙本土,SelgasCano的森林工作室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半透明聚碳酸酯構造的拱廊使自然光和林間景觀滲入室內,空間曲線隨季節(jié)變化,建筑與環(huán)境融為一體。
▲森林工作室外部
團隊還設計了小型文化中心和展覽設施,采用流動形體、透明材料和鮮明色彩,空間功能靈活,可舉辦展覽、工作坊或社區(qū)活動,同時提供強烈的視覺與感官體驗。
▲森林工作室外部
SelgasCano的核心理念在于建筑作為感官和體驗的媒介。他們追求光影、色彩、曲線與自然的互動,讓建筑成為感官記憶的制造者。建筑不再僅是功能載體,而是一種參與式的體驗空間,激發(fā)愉悅和好奇。
▲森林辦公室內部
從倫敦蛇形畫廊到Second Home的新辦公室,再到西班牙森林工作室與文化設施,SelgasCano展示了美學與體驗的遞進路徑:小團隊通過精準材料運用和空間布局,創(chuàng)造輕盈、流動、色彩豐富的建筑語言。
每件作品都以感官體驗打動人心,證明年輕建筑工作室可以在美學與體驗層面產(chǎn)生深遠影響。
▲森林工作室內外空間流動
小而精不僅意味著規(guī)模小,更意味著敏銳的思維、材料感知和空間精準。
SelgasCano通過輕盈與色彩,將建筑從功能空間提升為感官、情感和藝術體驗的載體,展示了年輕建筑團隊在全球舞臺上改變建筑想象的可能性。
結語
從四川安仁的社區(qū)中心,到利物浦的街區(qū)改造,再到西班牙光影流動的彩色空間,三個案例呈現(xiàn)了“小而精”的多維力量:它們以小團隊、有限預算和創(chuàng)新方法,撬動了教育、社區(qū)、文化和美學的深刻變化。
在今天這個充滿挑戰(zhàn)的時代,建筑行業(yè)也在尋找新的方向。
大型事務所仍在打造宏偉的地標,但越來越多的年輕工作室告訴我們,改變世界不必依賴宏大敘事,而在于對場景的精準理解、對材料的敏銳運用以及對社會參與的鼓勵。
小而精,不只是規(guī)模,更是一種策略,一種通過建筑影響人們生活、感知與想象力的力量。
參考資料:
1.https://www.archdaily.cn/cn/774203/an-dong-yi-yuan-xiang-mu-rural-urban-framework?ad_name=article_cn_redirect=popup
2.https://assemblestudio.co.uk/projects/granby-four-streets-2
3.https://www.gooood.cn/second-home-offices-in-hollywood-by-selgascano.htm
編輯 | 呂韶涵
責編 | 楊卓航
初審 |袁兆童
終審 |黃 山
- End -
內容合作:微信chenran58,
|免責聲明|
本文轉載自:匠山行記
尊重知識產(chǎn)權,版權歸原創(chuàng)所有,本站文章除非注明原創(chuàng),否則均為轉載或出自網(wǎng)絡整理, 如發(fā)現(xiàn)內容涉及言論、版權問題時,煩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做刪除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