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泊爾,一個凡人女孩,被尊為 “活女神”。
她從不斷奶的年紀就被選中,住進華麗的宮殿,接受萬民的朝拜。她雙腳絕不能觸碰凡間的土地。即便是這個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無論是曾經(jīng)的國王還是現(xiàn)在的總統(tǒng),見到她都必須恭敬地跪下,接受她的賜福。
這位集萬千寵愛與無盡束縛于一身的女孩,就是被稱為 “庫瑪麗” (Kumari)的活女神。
神明與凡人的契約
有一個流傳已久的古老傳說。故事得追溯到好幾百年前的馬拉王朝時期。
據(jù)說,當(dāng)時的國王經(jīng)常與尼泊爾的守護神,塔蕾珠女神(Taleju)玩一種骰子游戲。
女神會化作凡人女子的形象,在深夜降臨王宮,與國王商討國事,指點江山。這是一個屬于國王與神明之間的秘密。
然而,有一次,王后因心生嫉妒而悄悄尾隨國王,撞破了這個秘密。
女神被凡人窺見真容后勃然大怒,她告訴國王,自己將不再以真身現(xiàn)身,但她的神力會寄宿在一個出生于釋迦族(佛陀所在的那個族群)的純潔女孩身上。
從此以后,國王若想再獲得女神的庇護和指引,就必須去尋找并供奉這位由女孩化身而成的“活女神”。
這個傳說聽起來很玄乎,但它卻為庫瑪麗信仰的誕生提供了神圣的解釋。
從歷史角度看,庫瑪麗制度大約在16至17世紀正式確立,并被后來的沙阿王朝所繼承。
國王通過朝拜活女神,來證明自己統(tǒng)治權(quán)力的合法性,是“君權(quán)神授”。活女神,就成了連接神明與王權(quán)之間最重要的一道橋梁,一個國家精神與信仰的象征。
萬里挑一的“完美之軀”
成為庫瑪麗的選拔過程,其嚴苛程度,用“萬里挑一”來形容都毫不為過。
候選女孩的背景就有著極為嚴格的限制。她必須是釋迦族金匠種姓的后裔,年齡通常在三到七歲之間,身體健康,從未生過大病,也從未流過血,身上不能有任何疤痕或胎記。這象征著她的身體是絕對純潔無瑕的。
接下來,就是最為神秘的 “三十二相” 標準。這“三十二相”源于古老的經(jīng)文,是對神明完美形態(tài)的描述。
雖然沒有一份完整的官方清單公之于眾,但其中一些廣為人知的標準,聽起來就如同詩歌一般。
比如,女孩的脖子要像海螺殼一樣光滑發(fā)亮,身體要像榕樹一樣挺拔,睫毛要像母牛的一樣濃密,腿要像小鹿的一樣健美,聲音則要像鴨子一樣清亮圓潤。
除此之外,她的頭發(fā)和眼睛必須是純粹的黑色,手腳要纖細修長,牙齒要整齊無缺。
這些外在條件的篩選只是第一步。祭司們還會仔細檢查女孩的生辰八字,必須與國王的星盤相符,被認為是吉利的。
你可以想象,要同時滿足如此多苛刻的條件,是多么困難的一件事。然而,即便一個女孩擁有了這般完美的軀體和吉祥的命理,她距離真正的神壇,還差最后一步,也是最恐怖的一步考驗。
黑暗中的試煉與加冕
從凡人女孩到活女神的蛻變,需要一場直面恐懼的終極試煉,以此來證明她確實擁有女神的神性,那就是超凡的勇氣和鎮(zhèn)定。
這個儀式通常在尼泊爾最大的節(jié)日之一“德賽節(jié)”期間舉行。
在深夜,所有通過初選的女孩們會被帶到一個光線昏暗的寺廟庭院里。院子里擺滿了剛剛祭祀過的水牛和山羊的頭顱,鮮血淋漓,場面極為駭人。
不僅如此,還會有許多戴著恐怖面具的男子,扮演成傳說中的妖魔鬼怪,在女孩們身邊跳躍、嘶吼,試圖嚇唬她們。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大多數(shù)孩子都會被嚇得放聲大哭。而只有那個從始至終都面無懼色、保持鎮(zhèn)定的女孩,才被認為是塔蕾珠女神真正的化身。因為在尼泊爾人的信仰中,真正的神是不會畏懼任何邪惡與黑暗的。
通過這場“恐怖試煉”后,最終的獲勝者便會被確認為新一任的庫瑪麗。
她將告別自己的父母和家庭,被迎入位于加德滿都杜巴廣場的 “庫瑪麗宮” (Kumari Ghar)。
從她踏入這座宮殿的那一刻起,她過去的名字、身份和生活都將煙消云散。
她不再是一個普通的孩子,而是整個國家的活女神,開始了她那高坐神龕之上的、既榮耀又孤獨的童年。
高坐神龕的孤獨童年
成為庫瑪麗,意味著擁有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她的宮殿戒備森嚴,有專門的侍從照顧她的飲食起居。
每天,她都會在固定的時間出現(xiàn)在宮殿三樓的窗前,接受信徒們的瞻仰和膜拜。人們相信,只要能看她一眼,就能獲得好運和庇護。
如果庫瑪麗對信徒微笑或哭泣,都被視為不祥之兆;如果她平靜地接受供奉,則預(yù)示著信徒的愿望將會實現(xiàn)。
因此,在公眾面前,她必須時刻保持著一種超然的、不悲不喜的神情。
而她地位最崇高的體現(xiàn),莫過于與國家元首的互動。
每年在盛大的因陀羅節(jié)上,尼泊爾的國家元首,過去是國王,現(xiàn)在是總統(tǒng),都要親自來到庫瑪麗的面前,雙膝跪地,接受她用額頭觸碰自己的腳,并由她親手在元首的額頭點上象征祝福的“提卡”(Tika)。這個儀式象征著活女神將統(tǒng)治國家的權(quán)力,賜予了世俗的統(tǒng)治者。沒有庫瑪麗的祝福,統(tǒng)治者的權(quán)力就會被認為是不完整的。
然而,這份榮耀的背后,是巨大的犧牲。
作為活女神,她的雙腳絕不能接觸地面,因為大地被認為是凡俗污穢的,無法承受她神圣的重量。每當(dāng)需要外出參加宗教活動時,她都必須由人抱著,或坐在一頂金色的轎子里被抬著走。她不能上學(xué),不能與同齡人玩耍,甚至不能和自己的家人住在一起。
她的童年,就在這座華麗的宮殿里,在無數(shù)信徒的叩拜中,在日復(fù)一日的儀式里,孤獨地流逝。
重返人間的女神
但神明附著在凡人之軀上,終究是暫時的。庫瑪麗的任期,并不會持續(xù)一生。
當(dāng)她迎來青春期的第一次生理期時,就意味著她體內(nèi)的神性已經(jīng)隨著經(jīng)血離去,她不再是純潔之身。這一刻,她作為活女神的生涯便宣告結(jié)束。
退位后的庫瑪麗會得到一筆嫁妝和終身的津貼,然后回歸凡間,重新成為一個普通人。
然而,這條“回家”的路卻異常艱難。
她們從小與世隔絕,缺乏現(xiàn)代教育和社交技能,很難適應(yīng)正常的社會生活。
民間流傳著一種迷信的說法,認為與退位的庫瑪麗結(jié)婚的男人會早逝。這使得許多前任庫瑪麗在感情和婚姻的道路上備受挫折,孤獨終老。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權(quán)意識的提高,庫瑪麗制度也引發(fā)了越來越多的爭議。
許多人認為,這種做法剝奪了女孩的童年和受教育的權(quán)利,是一種對兒童的束縛。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尼泊爾政府和社會各界也開始采取措施,比如為在任的庫瑪麗聘請私人教師,并增加她們退位后的津貼,幫助她們更好地融入社會。
如今,庫瑪麗這一古老的傳統(tǒng),依舊在延續(xù)。
但有一個問題,她究竟是一個被神選中的幸運兒,還是一個為信仰獻祭的犧牲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