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fā)現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你說大四的同學焦慮就業(yè)也就罷了,怎么大一大二也開始焦慮起來了呀?沒必要啊,完全沒必要,工作完完全全能夠找得到的。
要知道,在大學生的結構分層中,985跟211合起來才占5%,本科生占45%,大專生占55%。985跟211要是找不到,那是不是普本都得餓死?要是普本找不到,是不是大專都得餓死?根本就不是。
外頭的工作是一抓一大把,真的是隨便找的。外頭傳的那些什么大學生就業(yè)難,純粹就是湊個熱鬧,不嫌事大,販賣一下焦慮,流量就來了,收入就有了。
一定記好了:新聞是小概率事件,是小概率事件,是小概率事件。人有趨吉避兇的本能,所以下意識就關注這些負面信息了,關注的人多了,從而放大了負面信息的聲量,讓大家以為就業(yè)難。當下大學生的就業(yè)難,它根本就不是難在就業(yè)幾率上,而是難在就業(yè)質量上,是難在找到的工作和自己的預期落差太大上。
比如很多同學,大學真的超厲害的,各項榮譽拿到手軟,天之驕子啊。一畢業(yè)找工作吧,傻眼了,各類4000元的工作擺在眼前。
這真的不是同學你不值錢,而是這份工作不值錢,只是你運氣不好,沒遇到你能做的工作。在這樣的崗位上,你非要問老板要8000塊薪水,這真的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因為這樣導致落差太大,那當然會覺得“失業(yè)”了??蓡栴}是,工作的屬性真的不是只有薪水這一條,就很像打游戲,不能只看攻擊力吧?是不是還得有攻擊速度、暴擊率、破甲、防御率、移動能力什么的?
工作有那么多屬性:朝九晚五、周末雙休、薪水多、離家近、有前景、不出差、不加班、不倒班、領導不傻逼、客戶不難纏、同事不甩鍋。你希望占幾個呀?希望全占的可以直接洗洗睡了。這其實不存在,因為光“領導不傻逼”這一條就夠你花光一輩子的運氣了呀。你大學剛畢業(yè)能占三個就不錯了。
所以,大學里的當務之急不是擔心自己找不到工作,而是要把大學這四年花在怎么找一份高質量的工作上。比如說,直接去學習職場里需要你掌握的東西,最基本的就是辦公室三件套——Word、Excel和PPT,然后就是行業(yè)通用軟件和硬件(硬件基本摸到,就算學校實驗室有也都是過時的;軟件都能摸得到吧)。沒事就練,等于把職場新手期給縮短了。
當然了,我說的這些都是面向打算直接就業(yè)的同學,不管你是專科、本科還是碩士。在升學期間就別想著就業(yè)了,比如說專科想升本,那??凭秃煤脤W習;本科想就業(yè),沒問題;本科想升學,那就本科好好學習;碩士想就業(yè),也沒問題。
另外再說一個很關鍵的點:有些大企業(yè)招人確實對院校檔次有要求,而你如果認清這個現實,主動放棄去這樣的企業(yè),對你來說不是壞事,而是好事,因為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成本,可以做更多更有用的事情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