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浙江松陽之行是短暫的,給我留下的記憶卻是豐盈、深刻而恒久的。但要說留下印象最深,最值得為外人道的又是什么呢?那我會毫不掩飾地說,就是一批愛藝術愛古村愛自然,被譽為“新鄉(xiāng)人”的松陽新村民將現(xiàn)代美術理念和市場運作跟松陽獨特的自然風光、歷史底蘊、人文遺存等有機結合,給松陽古村落帶來了歷史與現(xiàn)實、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藝術與市場等融為一體、充滿生機活力的文旅融合的新經濟業(yè)態(tài),是松陽這個“古典中國的縣域樣本”和“最后的江南秘境”在新時代涅槃重生的縮影。
2018年,“藝術助推鄉(xiāng)村振興——百名藝術家入駐松陽鄉(xiāng)村計劃”啟動,北京藝術家楊洋入駐松陽縣葉村鄉(xiāng),在橫坑村建造玖層美術館等系列文化空間,并深挖鄉(xiāng)村文化資源和特色,引入一批藝術家、收藏家、企業(yè)家,成為被譽為“新鄉(xiāng)人”的新村民。在楊洋的帶領下,她創(chuàng)建的藝術模式在葉村鄉(xiāng)的其他古村落逐漸鋪開,目前已形成以橫坑村等為核心的藝術集聚片區(qū),使得曾經的“空心村”華麗轉身為名聞遐邇的“網(wǎng)紅村”。更令人驚喜的是,由“新鄉(xiāng)人”推動的共治共富模式,使得村集體經濟發(fā)展連年倍增,其中葉村鄉(xiāng)、橫坑村屢獲各種榮譽稱號。譬如橫坑村獲評全縣唯一的浙江省民間文化藝術特色空間,入選浙江省人文鄉(xiāng)村名單,還獲評麗水市首批藝術特色示范村、浙江省首批藝術鄉(xiāng)建特色村;玖層云水美術館被評為2024年度浙江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間”。
玖層美術館。
楊洋無疑是松陽“新鄉(xiāng)人”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跟她結識,是種緣分。這位年近花甲的北方女子,給我的最初印象是內斂、低調的。抵松陽當天的晚餐,和她以茶代酒,互致問候,算是認識。晚餐后,她和來自上海的駐橫坑村藝術家項軍一起陪同我們游覽松陽古鎮(zhèn)古街。離開松陽的那天上午,她陪著我們在橫坑村先后參觀她建造的民宿、美術館以及項軍的作品展和工作室。一個上午,她不停地介紹,未曾稍息,卻不知疲倦,精力充沛。我對她摯愛藝術和熱愛松陽倍感敬意。返滬后,我和她就藝術鄉(xiāng)建的相關話題進行了交流。
橫坑村村口的竹制門樓讓我過目難忘,上聯(lián)為“古樹瀑布廊橋奇石似錦”,下聯(lián)為“青山綠水竹海梯田如畫”,橫批為“風水寶地”。我知道關于她毅然選擇落戶葉村鄉(xiāng)橫坑村有美麗動人的傳說。但我還是明知故問。她的回答僅一句話,出乎我的預料。她說:“我因百名藝術家入駐計劃第一次來到松陽,這里的山水和古村打動了我,因此決定在這里做一個美術館?!?/p>
她輕描淡寫的回答過于抽象,為探究她選擇松陽關鍵性的因素,我繼續(xù)追問:松陽吸引你的重要因素是在于它的獨特與無法復制的歷史遺存。其中給我最直觀的就是錯落有致散布在山林間、小溪邊的傳統(tǒng)民居(古村落)。我請她具體談談對松陽鄉(xiāng)村美術元素資源的認識、理解,以及其在經濟、社會、文化建設中的當代價值和文化意義。
她完全贊同我的看法,由此也就打開了她的話匣。
她說:“松陽最吸引我的,正是它那種活態(tài)的、復合的美。它并非冰冷的標本,而是一座依然呼吸的,由時間、自然和人文共同繪就的活的博物館。我對它的理解可以從三個層面展開?!?/p>
她接著侃侃而談,說:“首先是建筑,它是凝固的史詩,也是空間的哲學。形式上: 松陽的古民居、宗祠、橋梁,其美不在于雕梁畫棟的奢華,而在于與地形的完美嵌合。黃泥黛瓦、錯落有致的馬頭墻、層層疊疊的梯田式分布,本身就是一幅極具構成感和節(jié)奏感的立體山水畫。這種基于土地倫理的建筑語言,是現(xiàn)代設計取之不盡的靈感源泉。文化上: 這些建筑是甌越、中原、閩客等多元文化的物質載體。一座宗祠可能承載著中原的禮制思想,一棟民居的構造細節(jié)可能體現(xiàn)了閩客的遷徙智慧。這種文化的層疊與融合,讓每一棟建筑都成為一個可以閱讀的、有深度的故事?!?/p>
她又說:“我理解的古村落,不是一個景點,而是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它包含了建筑、溪流、古樹、農田以及最重要的——人的生活痕跡與煙火氣。村落與山林、小溪的共生關系,展現(xiàn)了一種極高明的人居智慧,即‘天人合一’的東方美學精髓。其價值在于整體性。村落的空間布局(如風水格局)、生產空間(梯田)、生活空間(民居)和精神空間(祠堂)有機相連,構成了一個能滿足物質與精神雙重需求的完美范式,這對于現(xiàn)代人反思何為美好的生活具有啟示意義。”
她還說:“松陽的山水很美,變幻的山間云霧、四季更替的田園色彩、潺潺的溪流、千百年的古樹……這些元素共同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氛圍與氣場,一種寧靜、質樸而又充滿生命力的詩性空間。松陽古村保護的模式證明,發(fā)展不一定要推倒重來。保護這些古村落,就是守護中華多元文化交融的基因庫,為我們保留了一條可以回望傳統(tǒng)、思考來路的文化脈絡。同時提供了中國式的美學答案: 在全球化背景下,松陽的實踐探索了一種基于自身文化底蘊和美學傳統(tǒng)的發(fā)展道路。它展示了現(xiàn)代化不是千篇一律的鋼鐵叢林,鄉(xiāng)村振興可以通過‘一種溫和的、有機的、尊重歷史’的方式實現(xiàn),這是一種極具東方智慧的‘中國式現(xiàn)代化’鄉(xiāng)村建設樣本。作為參與古村的保護者,我們通過做美術館參與到具體的鄉(xiāng)村建設項目中,用專業(yè)能力,去做古村微改造、景觀提升、公共藝術設計,讓藝術真正融入鄉(xiāng)村肌理,提升當?shù)氐拿缹W生活品質。同時作為一名連接者,希望成為松陽與外界的橋梁,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愛上松陽?!?/p>
依山而建的玖層云水美術館是她引以為豪的得意之作,因而請她談談這棟建筑的設計是怎樣體現(xiàn)其美術理念的?
她說:“玖層云水美術館雖然在古村,但很多人慕名而來,不僅僅是看展覽,更多的人來看館內空間曲折有致的拱頂,榫卯結構的編木拱屋架是設計眼,在中國傳統(tǒng)木結構中技術含量很高,同時具有極高的傳統(tǒng)美學價值,成為到松陽必來參觀的地方。當時我要求必須符合當?shù)仫L貌,一定是從這片土地生長出來的,保留松陽古村肌理,夯土、黛瓦、石座、木結構部分,還希望有一個有不同特色的拱頂,還要把外面的山、云、溪水等風景引入美術館,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結合,同時要有精神內核。建筑師陸翔很棒,懂我,有了今天大家看到的非遺傳承技藝的編木拱。開館兩年多來,通過藝術策展、駐地創(chuàng)作、文獻整理等方式,將這些無形的文化財富可視化、系統(tǒng)化,提升村民和外來者對本土文化的認知,同時美術館已成為古村落的文化磁極,吸引藝術愛好者、游客、學者等到訪,美術館成為古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之一,推動旅游從簡單的觀光向深度的文化體驗轉變,提升旅游的文化內涵和附加值,也成為該地區(qū)重要的文化地標和精神象征。”
玖層美術館。均松陽文旅供圖
我關心玖層云水美術館開館以來舉辦的那些主題展覽、參展作品和作者,以及美術館下一步新的展覽規(guī)劃。
她談來如數(shù)家珍,說美術館已先后舉辦了《萬物生》《抽屜里的世界》《藏》《詩的書寫》《意識》和《無界生長》等主題展,參展藝術家陳慶慶、胡昤、黃曉珂、李滿金、廖建華、廖松耀、雷建華、楊杰、梅法釵、吳蓉、吳修玲、徐暢、項軍、張嘯天、張戰(zhàn)平、鄭元無等。其中藝術家楊杰,把當?shù)夭牧峡梢哉f用到極致,他擅用竹做作品,雖然材料是傳統(tǒng)的,但用現(xiàn)代手法、當代語境表達,無論是《虛竹》《界》,還是裝置作品,都看到他的探索和思考。今年美術館以《共生之境》為主題展開系列活動。
她認為,在古村和旅行目的地做美術館,是初心,美術館不僅是展示空間,也是交流平臺,我們除了展覽,定期會做藝術家駐留,也是發(fā)現(xiàn)、挖掘的過程,扶持有思想、有思考、帶有實驗性同時有精神內核的藝術家,這是玖層堅持的方向,要做有精神內核的美術館。
她還相告,在橫坑村山腰掩映在綠海中正在建造的玖層云頂美術館,稱得上是全球最小的美術館,也是最具精神內核的美術館。很多人問她最小是多???她告訴大家它不落在面積上,而是落在你的心尖尖上,而你的心如果可以打開,又是最大的一個美術館,其實是引導大家回到當下這顆心。
我感受到松陽古村落處處散發(fā)著那種古樸而又現(xiàn)代的藝術氣息。家家戶戶的門上貼著各種大紅門聯(lián),寓意美好,祈福明天。我聽她一再說我來松陽在從事一項藝術播種的工作。她滿懷憧憬,直言藝術將為松陽新鄉(xiāng)村建設帶來一個“藝居共生”的未來前景,成為核心驅動力;通過打造獨特美學體驗和文創(chuàng)IP,驅動旅游業(yè)升級和產業(yè)發(fā)展,變“風景”為“前景”,實現(xiàn)美學賦能經濟,讓文化“活”在當下,而非封存于歷史。未來會吸引更多的人才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從而重塑鄉(xiāng)村活力,構建一個有凝聚力、可持續(xù)的未來鄉(xiāng)村。
誠然,春種秋收,她和他們一批“新鄉(xiāng)人”在松陽多年的辛勤耕耘,已然成果豐碩,收獲滿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