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樂豆世紀影業(yè):《灼灼韶華》的“虐女”爭議
近幾年,隨著女性主義的興起,影視劇中的虐女橋段開始飽受詬病。具體情節(jié)諸如女性被強奸、被毆打、被虐殺等等橋段,也包括女主被身邊人背叛,或是親友遭遇不測后的精神崩潰等等。
有人用“印度神話”來解釋文學作品與影視劇中的虐女原理:即通過苦修,來積累更大的精神能量和功德,再來兌換強制的許愿權。
所以往往這類作品中,女主最終會獲得超出她原本實力的東西,比如更高的權力、地位,或者更高階層男性的愛。
一方面,很多觀眾仍會被這些橋段所吸引,類似切片但凡傳播開來,總能給劇集熱度加一把火;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女性觀眾提出不滿,認為許多劇集中的虐女橋段純屬創(chuàng)作者的惡趣味,屬于為虐而虐,即便把相關情節(jié)去掉,也并不影響劇作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然而,對于《灼灼韶華》這樣一部記錄舊時代女強人、且時間跨度長的年代劇,突出“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重要性,強調主角在曲折經歷中力挽狂瀾、救自己于水火的韌性,幾乎是必然的。
即便有了這些心理預期,但當看到劇中韶華被虐的那一刻,不少觀眾還是狠狠破防了。比起韶華婆家全家死于非命的慘,13集那段韶華一邊被小叔子凌辱,一邊目睹女兒被捂死的戲,更加引起了觀眾的不適。
有網友針對這段劇情表達了自己為什么不愛看虐女情節(jié),“不一定有苦難就會有反彈,苦難過頭了,會直接把人壓垮。”“如果一個女人一定要經歷這些才能成為大女主,那不成也罷?!?/p>
從人物設定和演員表演風格上來說,褚韶華不是武媚娘,沒有為了政治理想親手掐死自己女兒的狠心;她也不像《那年花開月正圓》中混不吝的女主周瑩(孫儷 飾),或者幫助甄嬛斗皇帝的拽妃那樣隨心所欲。
劇中熱依扎經常眉頭緊皺、眼含熱淚,時不時能看到她在《山海情》中“水花”的影子,自然會引發(fā)觀眾的憐惜。
褚韶華的“陳舊”和矛盾感還來自于,她既有商人的圓滑和野心,同時也有傳統(tǒng)女主的溫婉賢惠和善良。這某種程度上類似《宮心計》中“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的劉三好,一邊是宮斗女王,一邊還是道德楷模。
比如劇集開頭,韶華會為了救兄長而嫁給沒有感情基礎的大順;經營藥鋪剛有起色,韶華就決定花五百大洋救好友;到上海之后,她會同情剛打了自己一巴掌的惡毒女配,也會勸說即將嫁給富少的二妞(柴碧云 飾),“錢是錢,尊嚴是尊嚴”。
很顯然,褚韶華做生意秉持的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同時也有舊式女子的保守和自我犧牲精神,因此時常給人一種難以承受的“憋屈感”。這又與有仇必報的短劇女主或復仇型女主有很大不同。
但好在,韶華遠赴上海打拼之后,開始在商場上大展拳腳,苦情戲和受虐戲大大減少,甚至會做局為自己出頭,這也證明了劇集前期并非刻意“虐女”,只為鋪墊。
只不過,這種欲揚先抑為大女主蓄力的方式,在當下看來已顯得笨拙。面對習慣于即刻情緒反饋的觀眾,以后類似劇集的創(chuàng)作,可要多做斟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