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本文前,誠邀您點擊“關注”,以便隨時參與討論與分享,同時收獲不一樣的互動體驗,感謝您的支持!
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
或許正是受到特朗普直來直去、毫不掩飾個性的感染,本屆白宮團隊中也涌現(xiàn)出不少性格鮮明、敢于直言的人物。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于財政部長貝森特。他曾被傳在白宮內部幾乎與馬斯克發(fā)生肢體沖突,如今又因一番驚人言論再度引發(fā)輿論震動。
這一次,他又說了什么出格的話?
一、如果他當選,就去死!
在美國,選舉始終是公眾熱議的核心議題。
最近,圍繞下一任紐約市市長的人選之爭,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公開發(fā)表了一段極為尖銳的評論,震驚全美。
按理說,紐約市長的選舉本不屬于聯(lián)邦財政官員的職責范疇。
但若涉及的是紐約——這座舉足輕重的城市,情況便截然不同。
作為全美最大都市,紐約更是全球金融體系的中樞神經(jīng),掌控著約20%的國際金融市場交易量。
美聯(lián)儲的實際控制者——華爾街各大金融機構總部均匯聚于此。
因此,身為掌舵國家財政大權的貝森特,自然無法對這場選舉袖手旁觀。
而偏偏在當前的民意調查中,呼聲最高、領先優(yōu)勢明顯的候選人,正是令貝森特深惡痛絕的佐赫蘭·馬姆達尼。
究竟有多反感?
9月24日,貝森特在接受??怂股虡I(yè)頻道采訪時竟脫口而出:
“倘若紐約市民真將馬姆達尼推上市長寶座,并實施其所謂改革政策,當城市財政瀕臨崩潰時,別指望特朗普政府會伸出援手!”
“回應只會和當年福特總統(tǒng)對紐約的態(tài)度一樣——‘去死吧(Drop dead)’?!?/p>
這番話一出,全場嘩然。
不愧是曾在意大利總理到訪期間,險些與馬斯克正面交鋒的男人!
如此激烈的措辭竟公然出現(xiàn)在國家級媒體面前?
考慮到紐約歷來是民主黨的政治重鎮(zhèn),而近年來兩黨對立日益加劇,尤其在特朗普強勢回歸政壇后,黨爭已如烈火燎原。
一邊是二十多位民主黨籍州長聯(lián)合發(fā)聲抵制特朗普;
另一邊則是特朗普調動執(zhí)法力量進入城市,強力驅逐非法移民,手段強硬。
雙方博弈激烈,互不相讓。
不過,即便特朗普行事風格激進,至少還會披上“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外衣進行包裝。
例如此前因柯克事件震怒,宣稱要清算左翼勢力,也仍以打擊極端主義為名推進。
可貝森特完全不同,他徹底撕下了偽裝,直接表明立場:我就是厭惡此人,我認為他的政策構想完全是空中樓閣、荒謬至極。
要是紐約人執(zhí)意選擇他擔任市長,那就準備好承受財政崩盤的后果吧!
這份赤裸裸的敵意,連特朗普恐怕都會感到汗顏。
真是連基本體面都不要了。
那么問題來了,馬姆達尼到底提出了哪些主張?
他本人又與貝森特有何深仇大恨,竟能激起后者如此強烈的反應?
二、馬姆達尼的主張
先來了解一下紐約市長選舉的基本背景。
今年11月,紐約將迎來新一輪市長選舉。目前,馬姆達尼已獲得56%的支持率,在所有候選人中遙遙領先,成為最有可能勝出的熱門人選。
這個數(shù)字極具分量。由于紐約地位特殊,歷次市長競選皆群雄并起,高手云集。
通常情況下,得票率突破40%即可視為穩(wěn)操勝券。而56%的高支持率,幾乎等于提前鎖定勝局。
這也正是貝森特焦慮萬分的根本原因。
那么,馬姆達尼憑什么能在強手如林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如此廣泛的支持?
答案在于他的競選綱領——每一項承諾都像是從底層民眾夢境中搬出來的奇跡。
簡要列舉幾條:
免除低收入群體房租負擔;
實現(xiàn)全市公共交通免費;
由市政府設立平價超市;
托兒服務全面免除費用;
市立高等教育完全免學費;
致力于縮小貧富差距,大幅提高高凈值人群稅率,并明確提出“社會不應存在億萬富翁”的口號……
說實話,這樣一套政策清單,幾乎沒有普通百姓能不動心。每一個字都精準擊中了美國工薪階層的痛點。
即使是在富裕的紐約市,民眾亦深受生活壓力困擾。
沒錯,紐約確實是經(jīng)濟最發(fā)達的城市之一,但這并不意味著普通人的日子就好過。
相反,這里的底層居民往往承受著更沉重的生活成本。
根據(jù)2021年數(shù)據(jù)顯示,紐約市公立大學畢業(yè)生中有75%背負債務,人均負債高達18萬美元,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此外,今年紐約的通貨膨脹率維持在3.5%至4%之間,同樣超出全美平均線。
也許有人會反駁:紐約最低工資不是達到每小時16.5美元了嗎?
確實不低,但奈何物價更高!
即便在普通社區(qū),房租中位數(shù)已突破每月4000美元大關。
專家估算,居民至少需擁有每小時25美元的收入,才能勉強維持基本生活。
現(xiàn)實中,僅房租一項就已成為許多家庭難以承受之重,導致紐約貧困率高達25%,是全美平均水平的兩倍。
僅官方統(tǒng)計的無家可歸者——包括街頭流浪者、政府庇護所居住者及寄居親友家中者——總數(shù)已達35萬人。
底層民眾的生活可謂水深火熱。
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少數(shù)富人群體的奢華生活。
據(jù)測算,紐約最富有的1%人口掌握了全市至少35%的財富資源。
看到這里,想必沒人再奇怪為何一位年僅三十出頭的穆斯林青年,能夠成為最受歡迎的市長候選人。
人們反而會疑惑:還有誰不愿意投他一票?
那么問題來了,這些看似惠民利民的政策主張,為何卻招致貝森特如此激烈的反對甚至公開詛咒?
三、意料之中
正所謂立場決定觀點。
對于紐約絕大多數(shù)普通市民而言,馬姆達尼的愿景無疑是雪中送炭的福音。
但對于以貝森特為代表的政經(jīng)精英來說,則完全是另一回事。
首先,從宏觀財政角度分析,貝森特的反對態(tài)度實屬情理之中。
為什么?
因為馬姆達尼提出的各項福利計劃雖美好,但都需要巨額財政支出支撐。
能否通過向富人加稅籌集足夠資金?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旦資金缺口出現(xiàn),最終還得依賴聯(lián)邦政府撥款救濟。
可現(xiàn)實是,美國聯(lián)邦財政早已捉襟見肘。
僅2024年,美國需償還的國債本金及利息總額就高達9.2萬億美元,超過全年財政收入的一倍以上,根本無力承擔額外負擔。
更關鍵的是,一旦馬姆達尼在紐約成功推行此類政策,其他城市民眾必將要求復制模式。
然而,全美還有第二座紐約嗎?顯然沒有。
這種高度集中的財富基礎與稅收潛力無法在其他地區(qū)復制,因此馬姆達尼的政策不具備普遍適用性。
但民眾不會理性看待差異,“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才是真實寫照。
其他地區(qū)的美國人只會羨慕紐約的福利待遇,進而對自身處境更加不滿,進一步激化本已緊張的社會矛盾。
因此,從國家整體穩(wěn)定出發(fā),貝森特必須阻止這一趨勢蔓延。
其次,從個人利益角度看,如今的貝森特乃至整個白宮高層,恐怕內心早已對馬姆達尼恨之入骨。
原因很簡單: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你想對美國富豪加稅?
可這些富豪身在何處?
他們不僅盤踞硅谷,更深度滲透于白宮與國會之中。
單看特朗普本屆內閣成員,哪一位不是資產(chǎn)億萬、身價驚人?
現(xiàn)在有人竟敢把“打土豪”的矛頭指向他們,年輕人,你膽子可真不小!
難道真以為美國頂級富豪都是慈善家,樂于奉獻?
太天真了。
他們連現(xiàn)有稅負都千方百計逃避,更別說接受增稅了。
別看美國國稅局長期被宣傳為執(zhí)法鐵腕,實際上富人逃稅現(xiàn)象依然屢見不鮮。
比如特朗普本人曾被曝光,在2000年至2016年間,至少有十年未繳納任何聯(lián)邦所得稅。
甚至在他首任總統(tǒng)年度,申報的個稅金額僅有750美元,僅為普通美國人年均納稅額的十六分之一。
相較之下,奧巴馬、拜登等前任總統(tǒng)在職期間,每年繳納的個稅均以十萬美元計。
特朗普此舉,已是毫無遮掩。
再看馬斯克,誰能想到,他的星鏈項目多年運營,雖頻繁承接白宮巨額合同,
卻憑借會計手段制造賬面虧損,連續(xù)多年零納稅。
連既定稅款都能規(guī)避,你還指望他們會接受更高稅率?
因此,哪怕是為了守護自己的財富安全,貝森特也絕不能容忍馬姆達尼上臺。
結語:
昔日的美國,的確曾被譽為人類文明的燈塔。
那時的美國工人,靠一份工作便可養(yǎng)活全家、養(yǎng)狗、買車,享有真正的中產(chǎn)尊嚴。
但那樣的黃金時代,建立在一個已被遺忘的前提之上——冷戰(zhàn)時期,面對蘇聯(lián)威脅,美國政府曾對頂層富人征收高達90%以上的所得稅。
而今,那個時代早已終結。
文章信息來源:
騰訊新聞:美國財長貝森特撂狠話:如果紐約人選馬姆達尼當市長,“那就去死”
新浪新聞:美國財長貝森特撂狠話:如果紐約人選馬姆達尼當市長,“那就去死”
大公網(wǎng):?33歲穆斯林州議員 有望成為紐約市長
鳳凰網(wǎng):美國財長貝森特撂狠話:如果紐約人選馬姆達尼當市長,“那就去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