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記者 王亞囡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西子湖畔,十景之一,有他銜泥筑臺的身影;改開東風,獨立潮頭,記錄時代音聲,他是繁榮文化市場的中流砥柱;外灘風云,滬上風流,商海奮楫,口碑品牌,他是被載入卷冊的名字。他,就是吳稚亮。
盛名之外,還有個鮮為人知卻更被他自己看中的身份——上?;蒿L閣藝術品中心董事長。以惠風閣所藏清代御窯瓷器為主體的《流光溢彩——國瓷(清代)精品技藝展》于10月5日至7日間亮相大阪世博會中國館,為這場盛會涂繪一抹馨香雋永的文化印記。以此為契機,吳稚亮做客《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和《日本華僑報》編輯部,講述他與文物重器的因緣際會。
從知己同道的文會雅集到流芳后世的美美與共
錢塘潮涌,風云變幻,在那個耕讀世家,父親所藏包括顧景舟作品在內(nèi)的三百多把紫砂壺陪伴吳稚亮度過了少年時代。對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一往情深,悄無聲息地融入骨血之中。有余力后,吳稚亮走上收藏之路。看到文物精品四處流轉(zhuǎn),難免心痛。傾盡所能,收入囊中,集腋成裘,惠風閣藝術品中心應運而生。
長期以來,惠風閣更像知己同道的文會雅集,鑒古清談,比才斗識。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蒿L閣聲名日盛,國內(nèi)首部古陶瓷研究鑒定學論著《明清瓷器鑒定》的作者、文物大家耿寶昌手書“流光溢彩”,題贈吳稚亮。深諳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洛克菲勒集團第五代掌門人史蒂文·克拉克·洛克菲勒二世,指定要到惠風閣一探究竟。來華參加活動的希臘駐華大使、匈牙利內(nèi)務部長,也先后慕名而來。中國臺灣一位青銅器領域的專家,為惠風閣所藏鑄刻了一百多字的青銅銘文大盤所傾倒,差點遺失行李的逸事,更成為文博圈的一段美談。
一件竹灰色麻質(zhì)西裝,走出傳奇,生活中的“爺叔”,儒雅親和,波瀾壯闊的人生似乎并未在他的臉頰留下任何歲月痕跡?!坝袝r候半夜醒來,忍不住要摸摸、看看,和它們說說話。”談起心愛的文物,吳稚亮臉上露出赤子般的天然之態(tài)。
數(shù)十年摩挲把玩,對于釉色與民族意識、審美心理的關系,吳稚亮同樣有獨到見解?!氨热鐐涫苁廊送瞥绲奶烨嗌?。青色,代表海晏河清、國泰民安;青,也是宋代理學對真理無盡探索的反映;清廷用青釉瓷祭祀天壇,普羅大眾向往‘青天’,青,也是至真至純、公平良善的象征?!?/p>
已過喜壽,吳稚亮絲毫不避諱談到自己的年齡,“縱然像陳摶彭祖一樣,依然只是歷史長河的過隙之駒?!彼抗馊缇?,鮮有白發(fā),他手中點算過五千年文明史,眼底丈量過三山五岳長江黃河,大開大闔的畫卷,演進至“收”的階段,“價值連城的文物,也不過是煙云過眼。乘物游心,大舍大得。但這些凝聚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智慧的寶貝,總要找個好去處?!弊詈玫娜ヌ?,就是捐贈博物館。
向世界展示大國工匠精神
清朝康雍乾三代,邊疆平定,版圖勘定,社會安定,發(fā)展穩(wěn)定,瓷器的器型、工藝、紋樣也都有所突破。清三代御窯瓷器,由皇帝指定官樣燒制,其中一些款式,還是皇帝親自參與設計的。東方帝國最高權威的文治武功和學識修為,皆在其中有所體現(xiàn),同時,也是十七世紀中葉至十八世紀末中國在治國、外交、民生等社會橫切面的集中反映。
與前代不同,清三代御窯瓷器展現(xiàn)出一種雍容奢華的美感,一種奇絕瑰麗的想象。這,不僅是中國陶瓷藝術臻入化境的成果,更是大膽采用先進材料,締造近代文明之美的探索。清三代御窯珍品身上所閃耀的,是一種大國的自信,是東西方文化爭鳴的協(xié)奏曲。
轉(zhuǎn)心瓶,是跨越雍正乾隆兩朝的督窯官唐英揣度乾隆所好,命景德鎮(zhèn)御窯燒制的。轉(zhuǎn)心瓶分內(nèi)外兩層,外瓶鏤空,中嵌內(nèi)瓶,輕輕轉(zhuǎn)動外瓶,光影斑駁間,流露出內(nèi)瓶外壁涂繪的寓意著吉慶祥和的景象。轉(zhuǎn)心瓶的工藝極其復雜,且燒制的過程對于陶坯的尺寸和窯口的溫度要求異??量?,縱然御窯的老匠人出手,成品率依然極低。轉(zhuǎn)心瓶隨著唐英的離世,遁入歷史煙塵。
因此,盡管轉(zhuǎn)心瓶的流行時間,距離當下不過兩百余年,卻屬于存世稀缺的文物精品。在2021年北京保利春拍中,有一款與吳稚亮所藏洋彩軋道轉(zhuǎn)心瓶極為相近的洋彩胭脂紅地軋道“有鳳來儀 百鳥朝鳳”圖雙螭耳轉(zhuǎn)心瓶,以2.6565億元人民幣落錘。
再譜“共結(jié)來緣”的交流佳話
在日本,實業(yè)家、慈善家出光佐三創(chuàng)立的出光美術館,貿(mào)易商松岡清次郎留下的松岡美術館,都以收藏清代御窯瓷器為榮。但像《流光溢彩——國瓷(清代)精品技藝展》這樣,品相及體量的以康雍乾三朝御窯珍品瓷器為主題的國際性展覽,相當罕見。
清三代御窯,本就是當時高絕技藝與頂尖材料的集大成者。而此次隨展赴日的近百件藏品,更是冠絕古今、驚艷東西的曠世佳作。其中既有螺螄殼里做道場、方寸之上攬盡萬千物象的文玩小品,也有體量驚人、萬中取一的大國重器。
此次出展的萬壽尊,是康熙六十大壽之際,由景德鎮(zhèn)御窯敬獻的青花瓷器。器高76.5厘米,以975種字體呈現(xiàn)出9999個壽字,無論史料價值、審美價值抑或創(chuàng)新價值,都殊為可貴。因此,創(chuàng)下三個月內(nèi)兩次易手,成交價翻十倍的市場傳奇,也就不足為奇了。
前文提到的轉(zhuǎn)心瓶,雖別具匠心,但器型并非清廷原創(chuàng),其肇始可追溯至中國宋代?,m瑯彩瓷,才是推助清三代御窯瓷器走上登峰造極的制高點的一股重要力量。琺瑯彩瓷源于康熙朝,是在景德鎮(zhèn)用高溫燒制白瓷,運至清宮內(nèi)務府繪彩,再由造辦處低溫燒制而成。自誕生之初,琺瑯彩瓷就擁有“宮廷御用瓷”的定位。
外來的西洋琺瑯彩技法,讓雍乾兩代釉上彩的顏色較康熙時期更為柔和,更具觀賞性。此次出展的珍品之中,有一只高6厘米,口沿寬11厘米的清雍正胭脂紅地琺瑯彩花蝶紋壽桃款宮碗,造型寫實生動,釉色端麗工整。還有一只撇口、弧腹、圈足的清雍正墨彩竹石詩意紋小碗,上題詩文,是雍正琺瑯彩瓷融詩、書、畫、瓷于一體的藝術特性的有力佐證。更有清乾隆剔黃海水九龍紋天球瓶、清乾隆銅胎畫琺瑯鳳紋執(zhí)壺一組、清乾隆青花纏枝蓮團壽字雙耳大扁壺……匠心獨運,不一而足。
《流光溢彩——國瓷(清代)精品技藝展》,是經(jīng)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組織專家鑒定、遴選,勘定出展提綱,由國文煊(北京)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承擔運輸、點校、布展、撤收等全部工作?;蒿L閣藏品首次面眾,即登上國際舞臺,至此,吳稚亮的三個愿望已達成大半。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中國國際貿(mào)易促進委員會、中國駐日本使領館的關心下,經(jīng)過上海、大阪兩地團隊星夜兼程的不懈努力,展品圖冊與展覽同期面世。圖冊制作精良,從編輯、排版到紙墨、裝幀,無不盡顯匠心。
唐招提寺第85代方丈松浦俊海欣然命筆,用“共結(jié)來緣”四字寄托對惠風閣特展保護及傳播人類共同文化寶藏的贊許之情,并表示參加世博特展的開幕儀式?!肮步Y(jié)來緣”,源自鑒真大師第六次東渡終抵日本后的偈語。
京都兩家美術館聞風而動,希望與吳稚亮商榷延期展覽事宜。但此類重要文物受到嚴格的出境限制,須恪守申請報備時關于展覽場地及時間等的約定,兩家負責人只得力邀惠風閣御窯精品再度訪日。雖然對于京都民眾而言,確有遺憾,卻也足見惠風閣藏品的真、精、稀、絕,一經(jīng)面眾,就贏得業(yè)界肯定和關注。
后記
就在發(fā)稿前,傳來一條惠及更多藝術愛好者的好消息。登場大阪世博會之前,《流光溢彩——國瓷(清代)精品技藝展》中的60件(組)珍品將先抵東京中國文化中心,以一場面向海內(nèi)外藝術愛好者的特別展覽,作為對新中國76歲華誕的獻禮。
出展大阪世博會,證明大隱于市的惠風閣已成功邁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一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這股藝術風潮將吹過日本,吹向太平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