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飛越沙漠,
也不必跨過山海,
今天起,
在鄭州就能走進阿拉伯半島的古老綠洲,
感受一段跨越千年的文明對話。
中沙文明跨越山海鄭州相遇
2025年9月26日,“時空尋蹤:阿拉伯半島北部諸王國文明特展”在河南鄭州 “城市文化會客廳”——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重磅揭幕。此次展覽是沙特阿拉伯埃爾奧拉地區(qū)珍貴藏品繼故宮博物院展出后,首次登陸中華文明重要發(fā)祥地河南。恰逢中國與沙特阿拉伯王國建交35周年暨中沙文化年,展覽將為兩大古老文明對話搭建重要平臺,深化兩國文化交流合作。
展覽亮點搶鮮看
01
六大展區(qū),沉浸式穿越綠洲奇跡
展覽以“綠洲文明”為主線,
設置六大主題展區(qū),
貫穿德丹、利哈亞尼與納巴泰三大古國文明。
從北阿拉伯的地理風貌,到納巴泰的墓葬信仰,再到跨越山海的貨幣與銘文——觀眾不僅能觀賞神廟雕像、香爐、絲織殘片等沙特珍品,還能通過影像、地理模型和年表,感受埃爾奧拉作為“人文交融奇跡綠洲”的獨特魅力。
展廳內(nèi)還特意布置了熏香氛圍,步入其中,仿佛瞬間穿越至阿拉伯的古老綠洲。
02
中西方文物同臺展出
本次展覽由埃爾奧拉皇家委員會和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共同策劃,精選古神廟遺跡、銘文以及墓葬出土藝術品等多個領域最具代表性的珍品,全方位、多角度展現(xiàn)埃爾奧拉“人文交融奇跡綠洲”的獨特魅力。
展覽特別設置中國文物展區(qū),展出十件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物,通過文物對比,直觀詮釋阿拉伯半島綠洲文明與黃河流域農(nóng)耕文明在文化藝術領域的共通之處,為觀眾打造一場橫跨兩國的“時空尋蹤”之旅。
西漢的陶俑頭與德丹的還愿人像形成呼應,漢代的博山爐與利哈亞尼的砂巖香爐對比出東西方焚香禮儀的異同,而戰(zhàn)國銅壺與納巴泰陶器則共同講述“妝匣里的美學”。這些文物雖遠隔萬里,卻在造型、用途與象征意義上展現(xiàn)出驚人的共鳴。
03
兩大文明的交匯密碼
近年來,中沙兩國在文明對話中持續(xù)增進互信,在人文交流中不斷培育共識,文化等領域合作成果豐碩、發(fā)展突飛猛進。此次展覽落地中華文明主根主脈之地河南,讓阿拉伯半島古老文明與中原文明在此交融輝映,生動繪就出文明交流互鑒、美美與共的絢麗畫卷,為中沙文化年增添重要一筆。
展覽深入挖掘了文明交流的實物證據(jù):在納巴泰墓葬中發(fā)現(xiàn)的一件脆弱絲織殘片,其纖維可能來自兩千年前的北印度甚至中國。它無聲地訴說著黑格拉作為貿(mào)易節(jié)點,在東西方物質(zhì)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對于海內(nèi)外觀眾而言,此次展覽既是深入體驗沙特阿拉伯本土風貌、沉浸式感受埃爾奧拉綠洲奇觀的窗口,更是領會人類文明多元共生特質(zhì)、觸摸文明交流溫度的契機。隨著國慶、中秋雙節(jié)臨近,公眾無需遠行,在“商城之心”便可開啟跨越山海、連接沙特綠洲與中原厚土的文明奇遇,近距離感受兩大古老文明的獨特魅力,而該展覽也將成為連接中沙兩國人民情感、促進文化互鑒的重要橋梁。
觀展指南
“時空尋蹤” 阿拉伯半島北部諸王國文明特展
展覽時間:2025.9.26-2026.1.5
展覽地點: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
這個金秋,
不妨走進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
透過動態(tài)影像與珍貴實物,
親眼見證沙漠如何孕育城市、
巖石如何被刻成記憶、
兩大古老文明如何在時空中相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