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國際軍火市場,不太平靜。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兒,在中東“土豪”云集的地方,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事情的主角,是大家的老熟人,沙特阿拉伯。
據(jù)說,他們前不久剛接收了一批從某西方國家訂購的新款無人機,結果交付還不到一個小時,沙特方面就直接黑著臉找到了供應商,倆字兒:退貨。
這可是幾十億真金白銀的軍火大單。說退就退,而且速度這么快,簡直就是“秒退”,這在國際軍貿領域是極其罕見的。
供應商的代表當場就懵了,好說歹說想問問原因,結果沙特軍方的負責人一句話就把他噎了回去:“你們這東西,跟中國的比起來,差得太遠了。”
從失望到驚艷
其實,沙特這次退貨,并不是一時興起,更像是一種“積怨已久”的爆發(fā)。很多軍迷朋友可能還記得幾年前那樁著名的“蒼鷺”無人機事件。
當時,沙特為了增強自己的偵察和打擊能力,曾經(jīng)考慮并訂購了以色列的“蒼鷺”無人機。以色列的無人機技術在全球也是排得上號的,按理說這應該是一次強強聯(lián)合。
但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
無人機交付后,沙特軍方在測試中發(fā)現(xiàn)了一大堆問題。操作太復雜,說明書厚得像本字典,飛行員培訓了半天還是手忙腳亂。
而且,實際性能和宣傳的參數(shù)相去甚遠,尤其是在中東那種高溫、多沙塵的惡劣環(huán)境下,無人機的傳感器和電子設備頻繁出現(xiàn)故障,穩(wěn)定性極差。
有傳言說,沙特感覺自己拿到的可能是偷工減料的“外貿版”,而不是以色列自用的軍用標準版。這讓花了冤枉錢的沙特王室非常惱火,最終提出了退貨的要求。
這次失敗的采購經(jīng)歷,給沙特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陰影,但也讓他們在選擇合作伙伴時變得更加謹慎和務實。
也正是在這個時期,來自東方的中國無人機,開始進入他們的視野。
當時,中國的“翼龍”和“彩虹”系列無人機已經(jīng)在中東地區(qū)的一些局部沖突中大放異彩,以其卓越的可靠性、強大的掛載能力和驚人的性價比,贏得了“物美價廉、皮實耐用”的好口碑。
沙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開始接觸和采購中國無人機。
這一試,就徹底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他們發(fā)現(xiàn),中國的無人機不僅價格只有美國同類產品的幾分之一 性能上卻絲毫不差,甚至在某些方面還更勝一籌。
比如,“翼龍-2”無人機擁有長達20小時的續(xù)航和強大的武器掛載能力,可以輕松執(zhí)行偵察、監(jiān)視和精確打擊等多種任務。
中國無人機的操作界面非常友好,維護保養(yǎng)也相對簡單,完全符合沙特軍方的實戰(zhàn)需求。
從“蒼鷺”的極度失望,到“翼龍”的萬分驚艷,這種強烈的對比,讓沙特徹底成為了中國無人機的“鐵桿粉絲”。
不只是買家,更是“合伙人”
如果說最初選擇中國無人機,沙特看重的是性價比和即戰(zhàn)力,那么隨著合作的深入,雙方的關系早已超越了簡單的“買家和賣家”。
中國在軍貿合作中展現(xiàn)出的誠意和開放態(tài)度,是沙特在與其他國家打交道時從未體驗過的。
美國雖然技術先進,但在出售高端武器時總是附加各種政治條件,而且核心技術捂得嚴嚴實實,生怕別人學了去。
但中國不同,不僅賣產品,還愿意轉讓技術、幫助建立生產線。
早在2017年,沙特就和中國簽訂協(xié)議,在沙特境內建立了“彩虹”系列無人機的生產工廠。因此沙特不僅能買到無人機,還能自己生產、自己維護,逐步建立起本國的無人機產業(yè)體系。這對一直尋求國防自主化的沙特來說,吸引力是致命的。
這種“授人以漁”的合作模式,讓沙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信任。近年來,沙特成了珠海航展的???,每次來都是“掃貨”模式。
2022年,沙特更是簽下了一筆超過40億美元的超級大單,其中包括了多達300架的各類型中國無人機。
從單純的采購,到引進生產線,再到計劃聯(lián)合研發(fā),中沙在無人機領域的合作深度和廣度都在不斷拓展。
可以說,中國無人機已經(jīng)深度融入了沙特的國防體系。沙特軍方早已習慣了中國無人機的操作邏輯、性能參數(shù)和后勤保障體系。
在這樣的背景下,任何其他國家的無人機想要進入沙特市場,都必須面對一個極其強大的“中國標準”。
它們不僅要在性能上超越中國產品,還要在價格、技術轉讓、售后服務等全方位維度上展現(xiàn)出更強的競爭力。
這也就是為什么當那款新的西方無人機交付時,沙特的專家們僅僅上手操作和對比了一下參數(shù),就能在不到一小時內做出“不如中國貨”的判斷并果斷退貨。
因為他們心里太清楚,什么是真正好用、管用的東西。
“寂靜狩獵者”
當然,讓沙特對中國軍工心服口服的,還不僅僅是天上的無人機。一個更具說服力的例子,來自地面,中國的反無人機系統(tǒng)。
中東地區(qū)無人機威脅日益嚴峻,沙特的石油設施和重要城市都曾遭受過無人機襲擊。
如何有效防御這些“低、慢、小”目標,成了沙特軍方最頭疼的問題。他們試過美國的“愛國者”系統(tǒng),雖然先進,但用來打幾萬美元的無人機,成本太高,效費比極低。
就在這時,中國的“寂靜狩獵者”激光武器系統(tǒng)和“天穹”反無人機系統(tǒng)進入了他們的視線。
尤其是“寂靜狩獵者”,這款聽起來就很有武俠小說感覺的激光武器,在沙特的實戰(zhàn)測試中創(chuàng)下了神話般的紀錄。
據(jù)報道,沙特軍方使用該系統(tǒng)進行了上百次攔截測試,面對各種類型的來襲無人機,取得了100%的攔截成功率。
每一次發(fā)射的成本極低,而且反應速度快、命中精度高,簡直就是無人機的天敵。
沙特基于中國的技術,構建起了一套從偵察預警到火力攔截的立體化、低成本、高效率的無人機防御網(wǎng)絡。
這不僅解決了他們的心頭大患,更讓他們看到了中國軍工在尖端技術領域的強大實力。
從天上的攻擊無人機,到地面的防御系統(tǒng),中國為沙特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無人機攻防解決方案”。這種體系化的合作,進一步加深了雙方的戰(zhàn)略互信。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沙特在評估其他國家的無人機產品時,會顯得如此“挑剔”。因為他們的參照物,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款單純的無人機,而是背后那套被實戰(zhàn)反復檢驗過的、成熟可靠的中國技術體系。
現(xiàn)在沙特或者全世界終于明白,時代變了,市場需要的是真正的實干家,而不是徒有虛名的品牌。
這場風波或許很快會平息,但它所代表的趨勢,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