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國防情報總局下屬的“普里馬里”特種部隊再次對俄占克里米亞發(fā)動新一輪打擊,成功摧毀了海岸雷達及兩架軍用運輸機。
烏克蘭國防情報總局公布此次行動的視頻,記錄了對MR-10M1海岸雷達和另一個地面監(jiān)視雷達站的打擊過程,以及兩架安-26運輸機的毀傷情況,其中一架被完全燒毀。
除了摧毀敵方目標的結(jié)果之外,了解事件發(fā)生的確切地點也同樣重要。雖然烏克蘭國防情報總局并沒有公開事發(fā)具體位置,但一段飛越城市上空的畫面為定位提供重要線索。這有力地表明,襲擊地點是卡恰鎮(zhèn)及卡恰空軍基地。
這意味著,烏軍對卡恰空軍基地進行了又一次襲擊。就在幾天前,兩架別-12水上飛機在遇襲。這些飛機隸屬于俄羅斯黑海艦隊第318混合航空團,常駐卡恰空軍基地。
此外,在一處顯示安-26運輸機被擊中的鏡頭中,也能看到一架別-12水上飛機,獨特的外形非常容易辨認,即鷗形機翼和安裝在浮筒上方的發(fā)動機。
由此證實,“普里馬里”特種部隊對克里米亞的同一處俄軍基地再次實施了打擊,導(dǎo)致另外兩架安-26運輸機被摧毀。值得注意的是,兩次襲擊的視頻中都沒有記錄到防空系統(tǒng)。這座空軍基地絕對沒有被廢棄,因為視頻顯示其中一架安-26運輸機在襲擊后燃起熊熊大火,說明內(nèi)部已經(jīng)加滿燃油。除了俄軍缺乏防空系統(tǒng)之外,很難找到其他合理解釋。
目標的選擇也值得關(guān)注,因為無人機操作員可以在打擊別-12水上飛機、米-8直升機和安-26運輸機之間進行選擇。然而,將目標鎖定為運輸機表明烏軍的情報十分精確,能夠判斷出哪些敵機處于可攻擊狀態(tài)、哪些目標應(yīng)該被摧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