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
“湘超”邵陽隊主場迎戰(zhàn)株洲隊
這不僅是球場上的較量
更是“建寧”(株洲)
與 “寶慶”(邵陽)
兩座千年古城的深情對話
資歷相近千年知己
邵陽與株洲
是一對跨越千年的“靈魂知己”
邵陽古稱“寶慶”
早在戰(zhàn)國時期便有古城雛形
唐宋年間,“寶慶碼頭” 千帆競渡
撐起一方繁華
明清時“寶慶府” 名揚湖湘
文脈與商脈交織共生
2500余年歲月沉淀
鑄就崇文重教、堅韌敢為的風(fēng)骨
株洲古稱“建寧”
是全國唯一帶“洲” 字的城市
自帶一份獨特的靈動
人文始祖炎帝長眠于此
開農(nóng)耕、啟醫(yī)藥
點燃華夏文明薪火
自漢代設(shè)縣、唐代立驛站
1800余載光陰里
株洲始終是南北交通的重要節(jié)點
活力從未消減
文明傳承的溫度也從未消散
同歷千年時光
兩座古城
在時光長河里各自書寫傳奇
卻始終心意相通
共同守護著湖湘大地的文化根脈
精神相契湖湘擔(dān)當(dāng)
資歷相近的兩座古城
在精神風(fēng)骨上更是一脈相承
邵陽的風(fēng)骨
藏在魏源“睜眼看世界”的魄力中
化作邵商闖遍天下
的堅韌與果敢
讓“寶慶” 二字始終透著
一股不服輸?shù)挠矚?/p>
魏源故居
株洲的風(fēng)骨
刻在炎帝“教民耕種”的擔(dān)當(dāng)里
從誕生中國第一臺電力機車
到領(lǐng)跑全球軌道交通產(chǎn)業(yè)
這座 “制造名城”
以腳踏實地的創(chuàng)新與實干
將千年文明的薪火
轉(zhuǎn)化為推動時代向前的硬核力量
“神州第一陵”炎帝陵 圖片來源@株洲發(fā)布
一“敢”一“干”
共同詮釋著“湖湘擔(dān)當(dāng)”的真諦
風(fēng)光相映 雄奇厚重
邵陽與株洲的風(fēng)光
一雄奇、一厚重,各有千秋
邵陽新寧舜皇山
因舜帝南巡而得名
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峰巒疊嶂如畫卷展開
飛瀑流泉似銀練垂落
廣袤的原始森林被譽為“天然氧吧”
株洲的炎帝陵
是華夏兒女尋根祭祖的圣地
古木參天蔽日,殿宇巍峨莊嚴(yán)
炎帝功績碑與圣火臺靜靜矗立
訴說著人文始祖的傳奇過往
自然奇景與人文傳說
在這里交織
共同構(gòu)成了湖湘大地的
靈秀與底蘊
味道相牽 鄉(xiāng)愁與共
鄉(xiāng)愁總在舌尖的
滋味里
“寶慶”之味醇厚濃烈
“建寧”之味清新鮮活
卻都能勾起人心底最柔軟的牽掛
邵陽武岡鹵菜
是時光沉淀的“醇厚之味”
一口下去
滿是家鄉(xiāng)的溫暖
株洲攸縣香干,以“鮮”取勝
簡單烹炒
便是生活中最質(zhì)樸的美好
一鹵一鮮,一厚一清
勾勒出湖湘美食的味覺底色
匠心相映 情意互通
邵陽非遺傳承里
鐫刻著堅韌與爽朗
嗚哇山歌,高亢嘹亮
回蕩山谷
歌詞隨景即興創(chuàng)作
是勞動與生活的即興詠嘆
盡展邵陽人的豁達與爽朗
灘頭木版年畫
色彩濃烈
是刻在木版上的祝福
寄托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寶慶竹刻,以刀代筆
在堅韌的竹材上雕鏤萬象
將邵陽人“堅韌敢為” 的
精神刻入紋理
株洲非遺
流淌著溫情與巧思
醴陵釉下五彩瓷是指尖的詩意
細膩的筆觸與絢麗的色彩
是株洲人民對美與品質(zhì)
的執(zhí)著追求
炎陵客家山歌質(zhì)樸婉轉(zhuǎn)
在遷徙的歲月
與辛勤的勞作中串聯(lián)起情感
既是客家人的文化根脈
也是生活里最溫柔的陪伴
兩地非遺
是湘楚文化鮮活的印記
更是代代相傳的情感與匠心
當(dāng)“湘超”的哨聲在邵陽響起
這場 “株”“寶” 之約
早已超越了賽場勝負(fù)
千年的情誼、共同的擔(dān)當(dāng)
交織的文脈
終將讓這場對決
成為兩城文化交融的溫暖紐帶
來源 | 邵陽新聞網(wǎng)
作者丨周超 張育溪 王紫紅
編輯丨張亞萍 審核丨孫成學(xué) 劉芳軍
“湘超”邵陽VS株洲,免費接送!
景區(qū)免門票!@湘超球迷,邵陽專屬福利來了→
阿株,接招!邵邵的“非”常一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