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yī)學理論中,飲食是氣血的重要來源。那么,吃什么食物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補充氣血呢?
《黃帝內經?素問》開宗明義:“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將五谷置于飲食結構的核心地位。
而“五谷為養(yǎng)”中的“養(yǎng)”,說的就是人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氣血。
“高效”補氣血,試一試這些主食
米飯
《神農本草經疏》記載:“粳米,即常食之米也,感天地沖和之氣,同造化生育之功,為五谷之長,人相賴以為命者也?!?/p>
大米可以補中益氣、健脾養(yǎng)胃,更重要的是能為人體提供能量。
粳米粥中最上層的“粥油”能夠補液填精,對滋養(yǎng)人體陰液和腎精大有裨益。
饅頭
小麥是制作饅頭的主要原料,它入脾、肺、心經,有養(yǎng)心安神、健脾益胃的功效,能夠除熱止渴、寧心安神、止虛汗。由小麥制作而成的饅頭,同樣可以健脾養(yǎng)胃,助力氣血生成。
有條件的情況下,可優(yōu)先選擇發(fā)酵的面食,如饅頭、發(fā)面餅,其中的酵母菌可以改善消化能力。
面條
面條的原料多為小麥,跟饅頭類似。“五谷”類食物性味多甘平,大多具有健脾益氣、和胃調中等作用,尤其適合脾胃虛弱、惡心嘔吐時食用。
制作面食時,建議多采用全麥面粉,《本草拾遺》認為小麥“皮寒,肉熱”,含有麥麩的全麥面粉寒熱平均,于人體有利。
雜糧粥
雜糧粥包含多種谷物,比如大米、小米、高粱等,會被脾胃分解、轉化為氣血。
煮粥時,還可以適量加入健脾食材同煮,如山藥、蓮子、芡實、紅棗、炒薏仁等。
這些食物,食用過多傷氣血
脾為人體的“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二者相互配合共同承擔人體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和組織代謝功能。
下面這5種食物食用過多,不利于脾胃功能的正常發(fā)揮,于氣血化生不利,大家要注意。
“涼”食
生冷食物屬于寒性或涼性,過多食用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尤其對脾胃的影響更為明顯。
脾胃喜溫而惡寒,過多食用生冷食物會導致消化不良,影響氣血生成。
“油”食
油膩的食物食用過多則難以消化,易化生濕熱,困脾傷胃,影響脾胃燥濕平衡。
建議脾胃弱的人選擇溫和、易消化的食物,以減輕脾胃負擔。
“酸”食
酸味水果含有單寧、原花青素等物質,易引起蛋白質凝固;如果胃中黏液分泌不足,可能讓消化道黏膜表面受損。
過多食用百香果、山楂等酸味水果,可能引起腸胃不適,甚至加重胃痛、燒心等癥狀。所以,食用一定要適度。
“辣”食
跟油膩食物同理,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生大蒜、洋蔥、咖啡、濃茶、酒類等,過多食用容易給脾胃增加負擔。
“黏”食
一些吃起來很黏的食物,如粽子、湯圓、黏豆包、驢打滾等,多以糯米或黃黏米為原料。雖有一定的補益作用,但由于性質黏膩,不易被消化吸收,食用過多反而會對脾胃造成傷害。
一些補氣血的小動作
仙人揉腹
揉腹可以改善脾胃運化能力,促進腹部血液循環(huán),有很好的養(yǎng)生效果。
操作時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揉50圈,再逆時針揉50圈,繞圈范圍逐漸擴大至整個腹部,早晚都可以做,每天10分鐘。
拍八虛
兩肘、兩腋、兩腹股溝、兩腘窩,稱作“八虛”。平時多拍拍可平衡陰陽、祛邪扶正。
拍肘窩可疏肺氣、養(yǎng)心神;拍腋窩可疏肝解郁;拍腹股溝可健脾胃、通氣血;拍腘窩可緩解腰酸背痛。
用空心掌拍打,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力度適中,由輕到重,每個位置拍20~80下,可根據自身情況調整拍打次數。
金雞獨立
練習時先左腿單腿站立,重心放在左腳,右腳抵住左側大腿內側,雙手合十放胸前或雙臂自然下垂,練習完一側換腿。
初期可每天單腿站立30秒,雙側共1分鐘,后續(xù)逐漸增加時間。
腿部有6條經絡通過,練習金雞獨立有助于疏通經絡氣血,同時對相應臟腑也起到調節(jié)作用。
搓手心
兩手伸直,手心相對,上下搓、劃圈揉,每次2~3分鐘,每天1次即可。
手掌心有心包經的勞宮穴,該穴有調血潤燥、安神和胃、通經祛濕、熄風涼血之功。
來源:中國中醫(yī)(內容整理自生命時報、中國中醫(yī)藥報)
淡泊明志,起居有常,福樂相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