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春天,我軍開始反攻,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游擊隊一起動手,在河北、山西炸車站,攻縣城,端掉九百多個碉堡,打下的地盤從薊縣連到察哈爾北邊,還往東邊通縣一帶擴展了新根據地,鬼子和偽軍只能退守長城沿線和鐵路線,不敢亂動。
劉鄧帶的部隊在太行山腳下打得挺兇,大大小小的據點拿下了兩百多個,沖進榆社、林縣這些縣城,還摸到太谷、溫縣的城門口晃了一圈,其他地方也沒閑著,山東那邊就干掉了一萬多個偽軍,把魯南幾座大山頭連成了一片。
可等到日本人投降了,事情反倒更難辦了,上面催著趕緊進城占地方,蔣介石卻壓著不讓動,我軍在張家口這樣的小省會還能站住腳,可天津、石家莊這些大城市就是打不進去,城里頭城墻高,炮火密,偽軍怕被清算,全躲進城里等國民黨來接收,我們剛從山溝里出來,重武器少,硬打不僅拿不下,還可能被反咬一口。
最后中央定了個主意,大路讓給國民黨,咱們就守農村和小城,這些地方離人近,路熟、人熟,容易站住腳,到年底光縣城就拿下了三百多座,解放區(qū)的百姓有三千多萬,雖然一時拿不下大城市,但根據地穩(wěn)住了,往后打起仗來心里就有底了。
打仗不是光靠猛沖就行,得會盤算,該守的守住,啃不動的就放一放,當年能撐到最后,靠的就是這么點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