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清晨,一架無人機從也門起飛,飛越1800公里,精準命中以色列南部城市埃拉特,造成至少20人受傷。
在這場沒有預警的突襲中,以色列引以為傲的“鐵穹”防御系統(tǒng)竟未能做出有效攔截,這并非孤立事件,就在數(shù)日前,拉蒙機場也遭遇類似打擊,安全神話出現(xiàn)裂痕,軍事鐵壁被撕開口子,以色列的南部防線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
低空突防
這次襲擊之所以引發(fā)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不僅因為打擊精準,更因為它暴露了一個尷尬的事實:花了數(shù)十億美元打造的“分層防御系統(tǒng)”,竟然攔不住一架成本不過幾千美元的無人機。
胡塞武裝采用的戰(zhàn)術并不復雜,但足夠聰明,他們讓無人機在極低高度飛行,直接繞過了“鐵穹”的雷達探測范圍。
根據(jù)分析,這種飛行高度低于“鐵穹”系統(tǒng)的最低攔截線,等于從“防御死角”鉆了過去,給以色列的攔截戰(zhàn)機制造了極大的識別和反應難度。
更關鍵的是路線選擇,無人機并沒有直線飛越沙特和約旦領空,而是繞道厄立特里亞、蘇丹、埃及海岸線,沿紅海低空掠過,成功避開了沙特雷達和美英艦隊在紅海布下的海上監(jiān)測網。
這種“曲線救國”的方式雖然繞遠,但避開了所有重兵把守的雷達節(jié)點,從曼德海峽一路奔襲,以色列幾乎毫無察覺。
這場突襲再次印證一個被多次驗證的邏輯:越是昂貴的防御系統(tǒng),越怕便宜又靈活的威脅。
“鐵穹”確實能攔截火箭彈,但對這種飛得低、飛得慢、飛得繞的小目標,反而束手無策,低成本無人機正在重塑戰(zhàn)爭形態(tài),把高高在上的防空神話一步步拉回現(xiàn)實。
而胡塞武裝選擇用這種方式打擊以色列,顯然不僅僅是為了制造恐慌,它背后更深的考量,是要把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一并壓到以色列頭上。
精準點穴
從戰(zhàn)術上看,胡塞武裝放棄了大規(guī)模殺傷,轉而對關鍵基礎設施進行“點穴式”打擊,目的明確,就是要讓以色列在經濟上“喘不過氣”。
比如這次被襲的拉蒙機場,投資超過5億美元,是以色列南部最重要的國際交通樞紐之一,它連接著以色列的旅游產業(yè),也是面對紅海方向防務的“窗口”,連續(xù)被打,不僅讓游客望而卻步,也讓原本就疲弱的旅游業(yè)雪上加霜。
再看埃拉特港,這是以色列在紅海的唯一出??冢坏┍煌{,商船就必須繞行好望角,運輸時間和成本都會暴漲。
這不僅影響以色列的進口供應鏈,也直接推高了出口成本,對一個依賴全球市場的小國經濟體來說,這種打擊的“隱形殺傷力”遠大于一次爆炸。
更有意思的是,這種“精準打擊”其實和國際社會對以色列的制裁形成了某種“協(xié)同效應”,歐盟最近決定暫停與以色列的部分貿易優(yōu)惠,涉及426億歐元貿易額中的37%。
西班牙也宣布停止向以色列出口武器,英國、法國等傳統(tǒng)盟友在聯(lián)合國推動承認巴勒斯坦國,外交支持變得越來越稀薄。
以色列財政部長甚至坦言,國家正面臨“經濟孤立”的局面,打擊來自外部,制裁來自國際社會,胡塞武裝的無人機就像是壓死駱駝的那根稻草,把以色列的困局推向一個新的臨界點。
而在這種壓力下,以色列的回應方式,也暴露出它當前戰(zhàn)略選擇的兩難處境。
七線作戰(zhàn)
面對襲擊,以色列并沒有選擇忍氣吞聲,僅僅一天后,大批戰(zhàn)機空襲了也門荷臺達港的油罐和發(fā)電站,造成至少4人死亡、30人受傷,這看上去是一次強硬回應,但從胡塞武裝的反應來看,這種報復并沒有真正起到震懾效果。
胡塞方面明確表示,石油儲備并未受損,打擊行動還會繼續(xù),換句話說,這場報復行動更像是“打了個寂寞”。
更值得關注的是,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在這之后的一番話,他承認,以色列目前正同時應對“七條戰(zhàn)線”的安全挑戰(zhàn)。
面對這么多方向的威脅,以色列的兵力和資源被高度分散,每一個方向都像是在燒錢、燒人、燒時間,也門方向的沖突升級,無異于在本已捉襟見肘的局勢中再添一把火。
更危險的是,這種“以戰(zhàn)止戰(zhàn)”的邏輯,在面對非對稱戰(zhàn)爭時顯得格外吃力,遠程無人機本身就難以完全清除,再加上背后還有伊朗等地區(qū)力量的支持。
以色列的報復行動很可能陷入一種“打不完、打不動、打不狠”的持久戰(zhàn),消耗升級,效果遞減。
而在國際層面,這種高頻率的軍事行動也在擠壓以色列的外交空間,當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新審視對以政策,以色列的“反應過度”反而可能加劇其國際孤立。
從某種意義上說,現(xiàn)在的以色列,已經不再是那個在中東縱橫捭闔、攻防自如的戰(zhàn)略強者,而是一個在多戰(zhàn)線拉鋸中疲于奔命的應對者。
1800公里的突襲不是偶然,也不是孤例,這場看似簡單的無人機打擊,實際上撕開了以色列“鐵穹”防御系統(tǒng)的技術短板,更暴露出其在地緣政治與戰(zhàn)略層面的多重壓力。
低成本無人機的突襲戰(zhàn)術,正在悄悄改寫戰(zhàn)爭規(guī)則,與此同時,以色列賴以維系的國際支持正在松動,傳統(tǒng)盟友的立場開始搖擺,這種“內憂外患”的格局,也讓人開始反思:是否該放下武器,重新拿起談判桌上的椅子。
當軍事打擊不再換來安全感,當國際支持逐漸稀薄,以色列面臨的真正挑戰(zhàn),不僅是無人機的噪音,更是如何在復雜的地緣博弈中,找到一個既能守住安全,又能贏得尊重的全新路徑。
在這場突襲之后,或許正是時候,去重新翻開那本叫做“巴以和平”的舊日筆記了。
信息來源:
以色列突遭襲擊,攔截無人機失敗,至少20人受傷!以無限期關閉約旦河西岸關鍵過境點,巴方譴責...... 2025-09-25 10:33·每日經濟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