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大家熱議的話題,莫過于海軍福建艦三型艦載機彈射試驗取得成功。而接下來的發(fā)展方向,也引發(fā)了諸多討論。
我們先來看一則消息:美國衛(wèi)星拍到大連造船廠內,一個長度達350米的龐然大物已分段成型,因此外界紛紛猜測這便是中國新型核動力航母——004型。
當被問及相關問題時,國防部新聞發(fā)言人張小剛表示:“我們始終根據國家安全需要和裝備發(fā)展情況,推進航母建設?!钡⑽赐嘎陡嘈畔?。
不過從已知信息來看,004型核動力航母亮點頗多:
1、它配備4條電磁彈射軌道,比福建艦多1條,戰(zhàn)機起降效率可提升三成;
2、電磁軌道長度達120米,刷新了福建艦的紀錄;
3、衛(wèi)星還拍到其使用了特殊鋼材,這種鋼材用于包覆核反應堆外殼,由此“核動力”的猜測得到了進一步印證。
4、該航母排水量約10萬噸,預計可搭載70架艦載機,包括固定翼預警機、隱身戰(zhàn)斗機、無人機等,將形成一支遠洋綜合作戰(zhàn)群。
外界有說法稱中國計劃建造6艘航母,如今第四艘可能正式邁入核動力時代,是否意味著未來會是3艘常規(guī)動力、3艘核動力的配置?
從目前情況看,大致是這樣的規(guī)劃。大連造船廠出現的這艘航母,噸位大概在10萬噸左右,可能是中國首款10萬噸級航母。
有人覺得噸位越大越好,但常規(guī)動力航母噸位過大的話,燒重油會很吃力,因此確實需要核動力支撐。
對中國而言,核動力技術的門檻并不算高,中國現有多艘核動力潛艇,核能發(fā)電廠的發(fā)展也很成熟。
不過,潛艇用核動力與航母用核動力存在差異:
潛艇在海中受風浪影響小,而大型航母在海面要應對暴風雨等復雜環(huán)境,對核動力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要求更高。
這項技術對中國來說雖有一定挑戰(zhàn),但并非無法攻克。中國前幾艘航母先攻克了船體、常規(guī)動力等關鍵技術,現在再攻關核動力,這種按部就班的思路非常穩(wěn)妥。
值得注意的是,核動力航母的維修是個難題。美國之所以有不少核動力航母“趴窩”,就是因為維修資源緊張——能維修核動力系統(tǒng)的船廠有限,維修周期又比常規(guī)動力航母長得多(常規(guī)動力換油相對簡單,核動力維修工序復雜)。
所以即便美國有10艘核動力航母,實際能隨時運作的可能也就六七艘,這是核動力航母先天存在的短板。
中國航母發(fā)展確實意義重大。1949年10月1日“中國人站起來了”,那是在陸地上站起來;而福建艦的服役,才是中國人第一次真正在海洋上站起來。
自北洋艦隊被日本擊敗后,中國歷經百余年才擁有了真正具備現代作戰(zhàn)能力的航母。
有人問為什么山東艦不算,因為山東艦采用滑躍起飛方式,無法搭載固定翼預警機 — 現代艦隊沒有空中預警機,基本只能被動挨打。
如今福建艦能彈射起飛空警-600預警機,這是劃時代的成就,堪稱中國人在海洋上站起來的標志性事件。
因此福建艦彈射3機的意義非凡。不過大家最關心的還是:福建艦究竟何時入列?而國防部給了最新回應:
“近日,殲-15T、殲-35和空警-600艦載機在福建艦上成功實施彈射起飛和著艦訓練,標志著福建艦具備了電磁彈射和回收能力,為后續(xù)各型艦載機融入航母編隊體系打下良好基礎,在我國航母建設發(fā)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福建艦試驗訓練正按計劃順利推進,大家期盼的那一天不會太遠?!?/p>
國防部說“期盼的那一天不會太遠”,那么入列真的為期不遠了嗎?
九三閱兵前后,中國對自身軍備的展示越來越有信心,釋放的信息也越來越多——除了福建艦和被衛(wèi)星拍到的核動力航母,美國空軍官員還稱,解放軍的轟-20已研發(fā)約10年,可能在2030年前后問世。國防部被問及此事時,也表示“值得期待”。
此前不少重要軍備都在美國官員訪華期間亮相,所以有人猜測,若特朗普后續(xù)訪華,轟-20會不會借機亮相?
另外,對比中美軍備現狀,美國的情況實在是讓盟友失望。就連美國自己也承認,軍備維修存在嚴重問題:F-22戰(zhàn)斗機有近一半無法起飛,原因竟是蜜蜂鉆進了發(fā)動機噴口。
這實在匪夷所思,正常情況下,軍機不執(zhí)行任務或進入維修棚時,渦輪都會用特殊布料包裹起來,怎么會讓蜜蜂鉆進去筑巢呢?
這就說明美國軍方的維修和機隊管理體系出了大問題。通常飛行員駕機返航后,飛機就交由后勤單位維護,能把飛機照顧到讓蜜蜂筑巢的地步,簡直像把飛機拖到了農場里,太不可思議了。
更離譜的是,日常檢修居然還沒發(fā)現這些問題。美國軍隊的管理確實出了嚴重問題,難怪赫格賽斯要把800名指揮官召回去“整頓”,這種狀況確實非整頓不可,把裝備弄到這個地步實在太荒唐了——要是哪天發(fā)現坦克里鉆進昆蟲,也不足為奇了。
咱再來說說轟-20,它一直是外界熱議的焦點,官方從未否認其存在。
雖然不知道具體入列時間,但關鍵在于,它將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款隱身轟炸機。戰(zhàn)斗機體型小,目前中美俄都能造出第五代隱身機;但隱身轟炸機技術門檻極高,目前只有美國和中國在研發(fā),俄羅斯尚未突破。
隱身轟炸機在核威懾體系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旦轟-20問世,中國的三位一體核反擊與核打擊體系就會徹底完善。
中國的軍備發(fā)展很有章法,而且現在也不再刻意低調 — 央視曝光了大量相關畫面,福建艦、核動力航母、轟-20接連釋放信號,還讓大家“拭目以待”,這說明這些裝備離正式亮相已經不遠了。
中國和印度的軍事文化截然不同:印度往往是裝備還沒影就大肆宣傳,過了很久大家都忘了,才發(fā)現東西還沒造出來;而中國只要敢展示,就說明裝備已經技術成熟了。
從整體來看,中國的軍備實力已經逐漸達到了能與美國抗衡的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