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者的凝視
劉偉冬油畫作品展
展覽時間
2025年9月25日—11月25日
展覽地點
金陵美術(shù)館2號廳
(南京市秦淮區(qū)剪子巷50號)
藝術(shù)家介紹
劉偉冬
1960年出生于江蘇南通,祖籍浙江寧波。曾任南京藝術(shù)學院院長,現(xiàn)為南京藝術(shù)學院藝術(shù)史教授。
《頤和路街景》 70×90cm 布面油畫 2025年
穿越實際的幽徑
我讀劉偉冬的畫里畫外
?劉春杰(策展人)
(一)
忘記是什么場合了,劉偉冬送我一本《朝花夕拾——我讀納蘭容若》的口袋書,賊綠的封面封底。不久趕上出差我就把它帶上打發(fā)一下無聊的車程。翻開詩集才曉得納蘭容若并非外國人,而是清朝領(lǐng)導人的御前侍衛(wèi)。一介武夫?qū)懺?,而且以愛情詩為?chuàng)作主題,真異類也。大概詩集長得太綠了吧,刺著旁邊旅客的眼,他低頭刷手機的間隙總有意無意地瞟我。一旁的同事小聲提醒:“整個車廂,就您一個人看書,而且是詩集,會不會讓人覺得怪異?”哎呀,也對??!出門在外要合群,要從眾的。我終于把那小小的、綠綠的家伙藏在包包里,也開始刷手機了。不刷不知道,一刷嚇一跳,劉偉冬竟出版了《無花果》《念念不忘》等十幾本詩集。至此我開始對他陡增了“輕視”:都啥年代了,還寫詩出詩集,就算起印500冊,賣得掉、送得完嗎?呵呵,在講究實際的實際中又遇見了一個無比不實際的人。
《頤和路街景》 60×80cm 布面油畫 2025年
我交往的詩人并不多,職業(yè)詩人北島是其中一位。他的詩有多厲害咱在此文中就不聊了,單說他傾其所有,以一己之力舉辦香港國際詩歌節(jié),頗似堂吉訶德挑戰(zhàn)巨大的風車。老北島為詩歌悲壯而活,令人佩服和敬重。劉偉冬則屬于副詩人或業(yè)余詩人,寫詩不圖名利也難能名利,他陶醉在自己構(gòu)建的世界里,樂此不疲。我猜想寫詩至少能促進消化系統(tǒng)全面運行,拉動腦筋急轉(zhuǎn)彎。然而,或許那些被動生出的詩歌善解人意抑或感恩,吹拂主人的面容褶皺減持,他那半笑半不笑、假笑真笑、不懷好意的笑里都有了詩意加持,更遮蔽了那對眼鏡片后冷峻的眼神。
《頤和路街景》 60×80cm 布面油畫 2025年
《頤和路街景》 60×80cm 布面油畫 2025年
(二)
2023年9月,劉偉冬到藝術(shù)之鄉(xiāng)巴黎小住。彼時陽光明媚,秋高氣爽已在樹梢凝結(jié),一簇簇金黃和絳紅色的樹葉,悄然潛伏在綠蔭懷抱。他踏著落葉繽紛的石板路走進奧賽美術(shù)館,再度邂逅二十年前就一見傾心的巴黎畫派的莫里斯·郁特里羅。旅行回國后他便帶著郁特里羅描繪巴黎的目光書寫南京的頤和路:“梧桐葉已盡數(shù)凋落,粗壯的樹干根部被花木師傅涂上了白色石灰,素色中透著光的痕跡。院子里的楊樹尚存星星點點的黃,遠處松柏則暈染出暖橘色,為凋敝的深秋平添溫度?!碑嫾夜P鋒倒立,痛快淋漓,如孩童般肆意。倏然兩年時光,他瘋狂地畫了六十多件《頤和路街景》系列作品,對日常街巷的凝視在這里化為些許追憶似水年華般的憂傷,時光被凝固,記憶被物化,色彩被交響。他的“頤和路”的寧靜與郁特里羅“蒙馬特街道”的孤寂隔空對話,老男人懷舊的情緒發(fā)散在梧桐樹間。他試圖敘說在都市空間中的存在狀態(tài)與情感歸屬,主觀與客觀、歷史與當下,永遠不停地交織共鳴,為每個時代的親歷者筑起多重通往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愫的幽徑。
《頤和路街景》 70×90cm 布面油畫 2025年
劉偉冬本科專業(yè)學的是英語,碩士專修美術(shù)史,所以他所接受的繪畫訓練應該是在中小學時代,也許之后偶爾偷偷地涂過鴉,大概也是為了消解枯燥。但三十余年美術(shù)史研究的浸潤,讓他有了觀千器而后識劍的才學。這些本事可以從他平時活靈活現(xiàn)地學不同人的講話中看到端倪,他賊聰明賊有才!
《頤和路街景》 90×110cm 布面油畫 2024年
如果依照學習經(jīng)歷和工作特點的世俗觀點推理,劉偉冬完全可能畫一手標準的老干部書畫養(yǎng)生和娛樂,可他偏偏沒有淪陷于江湖!從文藝復興的光影密碼到現(xiàn)代派的色彩革命,從展廳里的大師真跡到畫冊中的經(jīng)典瞬間,這些視覺經(jīng)驗如同養(yǎng)分流淌,貫穿周身,打通任督二脈。雖未經(jīng)“學院派”規(guī)訓,但畫家善于歸納,懂得法度,長于駕馭。敢把復雜的實景放置畫布,構(gòu)圖平和,張弛有度,遵從直覺,讓藝術(shù)回歸本真,恰如郁特里羅無師自通的創(chuàng)作之路。我以為,他的繪畫是自覺的。
《頤和路街景》 90×110cm 布面油畫 2024年
《頤和路街景》60×80cm 布面油畫 2025年
(三)
做一個畫院院長的不易我是深有體會的,由小至大、由外及里地推測,當一個綜合類藝術(shù)院校的校長那得多不容易?面對一群極其復雜、自恃清高的知識分子們,要說多少繞彎子的話還得顯得直率,偶爾撒謊也不能臉紅,違心還要假裝由衷,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但到動真章的時候,劉偉冬不再詩意,足夠機智,多種舉措致力于學科、專業(yè)建設(shè),審時度勢擴張教育版圖,任期內(nèi)使學校影響力大幅度提高。有成者天成也,正所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相互成就。他也因此確立了在美術(shù)教育界的廣泛影響力。
《頤和路街景》60×80cm 布面油畫 2025年
時過境未遷,作為曾經(jīng)校長的劉偉冬,平靜之下并不能完全掩飾其因角色而帶來的嚴謹。相較郁特里羅作品的隨意與熱烈,他的造型顯得客觀和理性。無論環(huán)境色多么燦爛,都被他用大量的灰色調(diào)和一番,令畫面格外溫和。這應驗了潘諾夫斯基的論斷:“一個民族、一個時代、一個階級、一個宗教和一種哲學學說,會不知不覺地體現(xiàn)于一個人的個性之中,并凝結(jié)于一件藝術(shù)品里。”毫無疑問,這不僅是劉偉冬獨有的時代留痕,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底色。
《頤和路街景》60×80cm 布面油畫 2025年
無論生活多么枯燥,多少人被擠壓得失去天真與詩意,總有聰明人緊緊抓住“實際”以求更多的好處;當然也會有一如劉偉冬這樣的人,插上不切實際的翅膀在豐富多彩的趣味中飛翔。難以設(shè)想,我們?nèi)绻麤]了浪漫沒了藝術(shù),沒了蘇軾李白梵高之類,世界被實際的墻緊緊包圍著,硬硬的觸手可及,生活缺少了看不見的飄浮著的空氣,那將多么令人窒息和可怕!
《頤和路街景》60×80cm 布面油畫 2025年
如果非要讓我用一句話來概括劉偉冬,應該是這樣的:他是一位有趣兒、有雅量的活出少年感的文化人。期待他的個展成功舉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