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臺風季開始偏晚,但7—9月臺風扎堆出沒,生成和登陸我國的數量均較常年同期偏多。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未來還會有臺風生成嗎?來看專家解讀。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董林:目前西北太平洋的臺風生成個數和登陸個數跟常年相比,不管是從1月到9月,還是7月到9月,整體生成個數和登陸個數都是偏多的。臺風的生成個數大概是偏多1.53個,登陸的個數大概偏多1.5個,而且主要偏多集中在7—9月。
主要是因為今年的季節(jié)有點偏晚,也就是說在6月底之前,只有兩個臺風生成,大多數臺風都是生成在7—9月。但7—9月又有差別,7月和9月生成的更偏多一些,但是8月生成的又偏少、登陸基本上跟生成的分布一樣。
為何臺風扎堆出現?專家介紹,這種情況主要受副熱帶高壓位置、季風氣流、海溫等方面的因素影響。今年7月和9月,
副熱帶高壓較常年總體偏強、位置多偏北偏西,為臺風形成及活躍提供空間;
海表面溫度高,利于臺風生成及發(fā)展;
臺風在副熱帶高壓環(huán)流邊緣的低風切變區(qū)域活動,垂直方向的風速和風向變化相對較少,利于臺風維持;
副熱帶高壓南側對流活躍時,形成的熱帶擾動較多,也可能出現臺風接連生成的情況。

目前,臺風活躍的格局還在持續(xù),“博羅依”將影響海南等地,需要特別關注。
假期前“博羅依”將影響海南等地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董林:目前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一共有兩個臺風正活躍著,需要我們特別關注的是今年第20號臺風“博羅依”,在27日的上午加強了臺風級。從最新的云圖上可以看到,它整體的云系覆蓋面積非常大,核心區(qū)的云也比較密,說明它的強度比較強。
受到它的影響,從27日到29日,整個南海大部、華南沿海的一部分地區(qū),特別是海南島沿海以及巴士海峽都會出現比較大的大風天氣。另外,降雨持續(xù)的時間比風更長,從27日下午到30日,海南、廣東、廣西、云南、貴州等地可能會有大到暴雨的天氣,特別是在海南、廣西南部、云南東南部等地,降雨可能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累計雨量可以到250~400毫米。
未來還將有1個臺風或熱帶低壓生成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董林:在西北太平洋上,還有新的熱帶擾動正在發(fā)展當中,這個擾動可能會在10月3日前后生成,之后逐漸向南海靠近,可能在5日前后進入南海,未來還是可能會影響我國華南部分地區(qū),還需要大家特別關注。
最后提示大家,在南海和華南沿海,需要特別加強海上的航行和作業(yè)安全。另外,海南島、廣西、云南等地需要特別防范由降雨引發(fā)的次生災害。
編輯 陳艷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