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陽明心學(xué):揭示人性本質(zhì)》是一個系列,通過王陽明把陽明心學(xué)運用到實踐中的案例,一步步揭示人性本質(zhì),以幫助我們與人交往時,正確認識人性、運用人性。本專欄通俗易懂,建議從第一章看起。
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緣分,任何人出現(xiàn)在你的身邊,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意圖。
尤其要警惕對你示好的人群,如果有人莫名其妙對你產(chǎn)生興趣,對你大獻殷勤,就一定要注意了。古話就說: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古人的話,都是從大量實踐中總結(jié)出來的,自然有一定的道理。
不要去猜測他人的意圖!這是陽明心學(xué)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猜測他人的內(nèi)心,說明你動心了,說明你有私欲了。
可是,既然每個人出現(xiàn)在我們的身邊,都有一定的意圖,那么,我們要如何做,才能知道他人的內(nèi)心呢?按照王陽明的說法,只要自己的內(nèi)心光明,就能照見萬物,也包括他人的內(nèi)心。
這話很空洞,對我們普通人來說,不僅無法理解,甚至?xí)俊?/p>
其實,按照陽明心學(xué)中的方法,簡單一個步驟,就能讓對方自露心聲,其意圖,自然就暴露無遺了。
下面,我們通過王陽明與人打交道的案例,進行詳細講解:
一、與人交往,不要去猜測他人的意圖。
雖然每個人出現(xiàn)在我們的身邊,都有一定的目的,但如果我們?nèi)ゲ聹y其意圖,就夾雜著私欲,也朝人性惡的方向發(fā)展了。
人性惡,是良知不明。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王陽明的實踐。
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王陽明用一封信化解貴州巡撫王質(zhì)對他的敵意,以及用一封信讓水西土司安貴榮平息當?shù)嘏褋y后,王陽明的名氣更大了。
有一天,王陽明正在龍場的龍崗書院給弟子們講學(xué)時,來了一位很有來頭的人物,此人是貴州提學(xué)副使席書,也就是貴州專門負責管理教育的官員。
席書到龍場,有兩個不同尋常的行為:
一是在等級森嚴的明朝官場上,席書并沒有大張旗鼓來到龍場,幾乎是微服私訪。
從級別上來看,席書是正四品,王陽明是未入流的驛丞,按理說,王陽明應(yīng)該隆重歡迎席書,但席書并沒有驚動王陽明。
二是從學(xué)識和年齡來看,席書也是進士出身,比王陽明大十一歲。此時的席書,在學(xué)識上,已經(jīng)很有名氣。
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席書來拜訪王陽明,必定有目的。
對于席書的出現(xiàn),王陽明并沒有覺得奇怪,更沒有刻意去猜測他到龍場來的意圖。
二、簡單一個步驟,讓對方自露心聲。
真正厲害的人,即使不去了解他人的意圖,但只要一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步驟,就能讓對方自露心聲。
這個步驟是什么呢?請繼續(xù)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