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是山東聊城市莘縣農(nóng)村的,1976年父親入伍后,在部隊里,他先后從班長干起,歷任排長、副連長,連長,副營長,營長,副團長,團長等職務。作為一個農(nóng)村出去的人,一步步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
在六年前,父親從部隊退休了,如今他退休工資每月14000多,在很多人的眼里,他簡直就是活出了“人生贏家”。
父親退休后,他最初在聊城生活,在2019年10月,我換了大套的房子,就把父親接到了濟南一起生活。
但令我想不到的是,他的到來,使我這個原本平靜的三口之家,卻掀起了軒然大波。
主要原因是因為父親的摳門。
說出來也不怕大家笑話,父親的一雙皮鞋,還是我大學畢業(yè)時給他買的,已經(jīng)穿了至少有十八年,腰上的皮帶,估計在二十年以上,父親的老軍裝,家里放了七八套,有些已經(jīng)很老舊,但他也不舍得扔掉。
我每次給他買鞋物,都會被他嘮叨個不停,而且買給他的衣物,如果不退掉的話,他就放在柜子里,一直“珍藏”著。
父親最喜歡說:“你沒經(jīng)歷過孬年月,根本不知道挨餓的滋味,現(xiàn)今的社會,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現(xiàn)在是豐年的時候,也要為荒年做好準備,不該花的錢,一分也不浪費……!”
我覺得他的話,簡直是杞人憂天。
我和愛人都從事教育工作,收入也不低,每次買東西時,我們也會貨比三家,不亂花錢,但我們覺得,如果過度節(jié)約,實際上就是一種自我折磨。
但父親卻不,對于用水這塊特別節(jié)約,小便的話,從來都是兩次才沖,也要求我們這樣去做,否則就會被他責罵。
家里用電方面,父親也是節(jié)省得不得了,家里的大電視他基本不看,冬天哪怕再冷,空調(diào)也不開,他就抱著個熱水袋,夏天哪怕再熱,他也都是使用風扇。
當時,離我家半里地的地方,就是一家商場,只要有機會,父親就帶著母親去逛,冬天那里很暖,夏天那里很涼,在父親的潛意識里,這樣會省很多的電費。
每次我母親洗碗,父親就會站在旁邊看著,如果母親擰的水流太大,盆水溢出了盆子,這是我父親絕對不允許的行為。
平時,父親不抽煙,不喝酒,不打牌,從來不下館子,不去影院看電影,有時,我也在想,像他拿著那么高的退休工資,活得像個乞丐一樣,人生又有什么意義呢?
聽我這樣說時,父親就會告訴我,你歲數(shù)不到,根本理解不了我的行為,你看看那些四零后和五零后,有幾個胡亂花錢,大吃大喝的?
在那三年“口罩”特殊時期,父親也沒閑著,只要有可能,他就走出家門,天天盯著小區(qū)內(nèi)的垃圾桶,翻找值錢的東西拿去賣。鄰居都說我,像你父親是一個堂堂的部隊退休軍官,還出去撿拾垃圾,真的讓人不可思議。
去年3月17日,爺爺去世的時候,村里人覺得我父親條件好,肯定酒席會辦得像模像樣,但父親卻對村里的執(zhí)事說,老人要厚養(yǎng)薄葬,用餐標準為每人15元,一人一碗雜燴菜,親戚隨禮不得超過200元,父親的做法,也受到了村里人的非議。他們都說父親摳門。
盡管父親很摳門,但他也有大方的時候。
父親兄妹五人,他是老大,四個姑媽中有三個條件不是很好,父親從自己的退休工資中,每年拿出四萬元,給四個姑媽一人一萬。
父親說:“他們的日子太苦,一母同胞,我不能看著他們作難,再者,我看病也不用花錢,都是國家給報銷,妹妹們也都老了,作為哥哥,那也算是我的一點心意吧!”
同時,父親每年拿出兩萬塊錢,打給老家鎮(zhèn)上的養(yǎng)老院,這個事,他從來不跟別人說過。父親說,我前些年回家到養(yǎng)老院里去過幾次,感覺那里的條件太差了,那些孤寡老人太不容易了,給點錢,要他們平時偶爾改善一下伙食。
還有,父親已經(jīng)連續(xù)十四年參加家鄉(xiāng)高中“貧困學子”的助學行動,至于他拿出多少錢,我們都不知道。
以前,我覺得父親的摳門,被別人小瞧,我會覺得臉上蒙羞,但如今我不這樣認為了。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nèi)心的淡定和從容。如今,我只希望父親安康,希望他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輕松自在,沒啥壓力,內(nèi)心滿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