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縣最繁華的街市上,林府大小姐林婉清正陪著母親挑選綢緞,忽聞外面一陣騷動。
“是沈家公子沈清瀾回來了!”店家笑著奉承,“沈公子此番進京赴考,必是高中了,瞧這車馬隨從,好生氣派!”
林夫人向外望去,但見一位身著月白長衫的年輕公子從馬車上下來,面容俊朗,舉止文雅,不由點頭:“沈家公子果然一表人才?!?/p>
婉清卻只瞥了一眼,便又低頭細看手中的料子,仿佛那熱鬧與她無關。
當夜,沈家便派人前來提親。林老爺喜不自勝,沈家是清河縣數(shù)一數(shù)二的富戶,沈清瀾又才學出眾,今年科舉雖未中進士,卻也得了舉人功名,前途不可限量。
“婉清,這門親事你可愿意?”林老爺雖滿心歡喜,卻仍不忘問女兒一句。
婉清沉默片刻,輕聲道:“女兒還想再斟酌?!?/p>
林老爺不解:“這般好親事,有何可斟酌的?”
三日后,沈家設宴邀請林家。席間,沈清瀾談吐不凡,詩詞歌賦信手拈來,引得眾人連連稱贊。宴畢,沈清瀾親自送婉清至庭院。
“林小姐,”沈清瀾忽然壓低聲音,“聽聞林家藏有一幅《秋山問道圖》,不知可否借沈某一觀?”
婉清微微一愣,隨即淺笑:“沈公子說笑了,家中書畫皆在父親書房,婉清從不曾過問?!?/p>
沈清瀾眼中閃過一絲失望,又很快掩飾過去。
又過了數(shù)日,婉清帶著丫鬟外出上香,歸途中見一群人圍著一個乞丐叱罵。
“你這不知好歹的東西,偷到我們醉仙樓來了!”一個胖廚子拿著搟面杖,狠狠打向蜷縮在地的乞丐。
那乞丐不躲不閃,只緊緊護著懷中一團東西。
“住手!”婉清喝止,上前問道,“他偷了什么?我替他賠?!?/p>
胖廚子見是林家小姐,忙換了一副面孔:“小姐有所不知,這乞丐連日來在店后門徘徊,今日竟偷了一只燒雞!”
婉清示意丫鬟付錢,然后走近乞丐:“你沒事吧?”
乞丐緩緩抬頭,露出一張年輕卻骯臟的臉。令人驚訝的是,他眼中并無乞兒常見的卑微與怯懦,反而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沉靜。
“我不是偷,是撿。”乞丐聲音低沉,“他們?nèi)釉诤笙?,我以為不要了?!?/p>
他從懷中掏出那只沾了塵土的燒雞,平靜地說:“既然付了錢,這個就是我的了?!?/p>
婉清注意到他言語間不俗,心中微動,又見他衣衫單薄,便解下自己的披風遞過去:“天冷了,這個給你?!?/p>
乞丐看著披風,卻不接手:“小姐好意心領,但我一身污穢,不敢玷污了小姐的衣物?!?/p>
“衣物本是御寒之物,何來玷污之說?”婉清將披風放在他身旁,轉身欲走。
“小姐留步,”乞丐忽然開口,“我身無長物,無以為報,只有一言相贈:府上東北角不宜動土,否則有破財之患?!?/p>
婉清一怔:“你懂風水?”
乞丐微微點頭:“略知一二?!?/p>
回府后,婉清得知父親果然計劃在東北角擴建花園,便將乞丐的話告知。林老爺大笑:“一個乞丐的胡言亂語,你也當真?”
不料半月后,東北角動土開工,第二天縣里稅官就上門,查出林家一處店鋪賬目有問題,罰了一大筆錢。林老爺這才想起女兒的話,嘖嘖稱奇。
幾日后,婉清再次遇到那個乞丐。他站在街角,身著那件已經(jīng)洗干凈的披風。
“多謝小姐,你的披風很暖和?!彼f道,“我也該物歸原主了?!?/p>
婉清搖頭:“既已贈你,便是你的?!?/p>
乞丐微微一笑:“那我便再贈小姐一言:城南那塊地,不要買。”
當時林家正在商議購買城南一塊地皮,這事外人并不知曉。婉清心中驚訝,回家后力勸父親放棄。林老爺半信半疑,但還是聽了女兒的話。后來才知道,那塊地契有問題,原主人一仆二嫁,已先賣給了別人。
經(jīng)過這兩件事,婉清對乞丐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時常借外出之機與他交談。乞丐自稱墨塵,原是書香門第,家道中落,又遭災禍,才流落至此。他博學多才,天文地理、醫(yī)卜星相無所不通,令婉清欽佩不已。
一月后,沈家催婚愈急,林老爺也欲定下這門親事。誰知婉清卻做出了一個震驚全城的決定。
“什么?你要嫁給那個乞丐?”林老爺拍案而起,氣得渾身發(fā)抖。
“父親,墨塵雖眼下落魄,但才學品行都在沈公子之上?!蓖袂迤届o地說。
“你、你瘋了不成!”林夫人淚如雨下,“那沈家公子哪點不如一個乞丐?”
婉清跪在父母面前:“女兒觀人,不看衣冠看心胸。沈公子雖表面光鮮,但言談間斤斤計較,目光短淺;墨塵身處困境卻不失氣節(jié),見識遠大。女兒心意已決,請父母成全?!?/p>
然而無論婉清如何懇求,林老爺堅決不允。次日,他命人將婉清鎖在房中,又派人去沈家,答應婚事。
當夜,婉清留下一封信,與墨塵私奔離去。
林老爺大怒,宣布與女兒斷絕關系。全城人都在議論林家小姐的荒唐事,成為一時笑談。
光陰似箭,三年轉瞬即逝。
這三年來,林家的生意每況愈下。先是貨船遭遇風浪,損失慘重;后又投資失誤,賠了大半家產(chǎn)。而沈清瀾雖中了進士,卻在任職期間貪贓枉法,被革職查辦,沈家也因此受到牽連,一蹶不振。
林老爺夫婦每每想起女兒,既思念又懊悔。這日,林老爺在清查賬目時,發(fā)現(xiàn)一筆來歷不明的款項,正是三年前家中最困難時出現(xiàn)的,這才渡過了難關。經(jīng)多方查證,竟是一位名叫墨塵的商人暗中相助。
“墨塵...”林老爺喃喃道,忽然想起女兒私奔的那個乞丐似乎就叫此名。
林夫人得知后,淚眼婆娑:“莫非那乞丐真非池中之物?我們的婉清...她還活著嗎?”
正當二人悔恨交加時,門外來了一個衣著體面的小廝,遞上一封請柬:“我家主人請老爺夫人過府一敘?!?/p>
“你家主人是誰?”林老爺問道。
“老爺夫人到了便知?!毙P恭敬地回答。
馬車載著林老爺夫婦來到城西一座幽靜的宅院前。但見白墻青瓦,樸素卻不失雅致。門開后,一位身著青衫的年輕男子迎了出來。
“岳父岳母大人,小婿有禮了。”
林老爺定睛一看,這不就是三年前那個乞丐嗎?只是如今面目潔凈,衣冠整齊,眉宇間氣度不凡,哪還有半點當年的落魄模樣。
“你...你是墨塵?”林老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正是小婿?!蹦珘m微笑躬身,“婉清已在廳中等候?!?/p>
林老爺夫婦迫不及待走進廳中,果然看見三年未見的女兒正笑盈盈地站在那里。她身著淡紫衣裙,比三年前更加豐潤秀美,眼中卻仍是那份獨特的清澈與堅定。
“爹,娘!”婉清快步上前,與母親相擁而泣。
一番唏噓后,大家落座。墨塵才娓娓道來他的故事。
原來他本是江南名士之后,家道中落后,又遭仇家追殺,不得已偽裝成乞丐隱匿市井。三年前,婉清的慧眼識人和深情厚意打動了他,二人私奔后,他憑借自己的才學和智慧,從一小本生意做起,逐漸積累財富。又因曾救過一位微服私訪的官員,得以洗清冤屈,重振家聲。
“這么說,三年前你就知道他不是普通乞丐?”林老爺問女兒。
婉清微笑:“女兒當時也不知他的具體身世,但觀他言談舉止,知其絕非池中之物。況且...”
“況且什么?”
墨塵接話道:“況且婉清早就看出沈清瀾心術不正。岳父可還記得《秋山問道圖》?”
林老爺驚訝:“你也知道此事?”
墨塵點頭:“沈清瀾早知林家藏有此畫真跡,價值連城,他求親大半是為了這個。后來他任職期間,正是因受賄名家書畫而被揭發(fā)?!?/p>
林老爺恍然大悟,不由汗顏:“我活了這么大歲數(shù),竟不如女兒有識人之明?!?/p>
婉清柔聲道:“父親是當局者迷罷了。墨塵初時不肯接受我的幫助,寧撿棄食也不乞討;得人恩惠必思回報,這樣的人,再落魄也終有出頭之日?!?/p>
墨塵深情地望了妻子一眼:“若不是婉清,我或許早已凍死街頭。她不僅救我性命,更信我才華,陪我度過最艱難的時光。我今日所有,半是努力,半是婉清所賜?!?/p>
原來,墨塵經(jīng)商之初,婉清便憑著自己的見識,幫他出了許多主意;后來生意做大,她又協(xié)助管理賬目,提出許多獨到見解。夫妻二人同心協(xié)力,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林老爺夫婦聽后,又是慚愧又是欣慰。
次日,墨塵與婉清陪同林老爺夫婦參觀自家的工坊。但見里面工匠忙碌,織機聲聲,生產(chǎn)的是墨塵獨創(chuàng)的一種混紡布料,既柔軟又耐磨,深受市場歡迎。
“我們不僅自己生產(chǎn),還教會了許多貧苦人家織布技術,讓他們在家即可謀生。”婉清介紹道,“城西的慈善堂也是我們資助的,收容無家可歸的老人和孤兒?!?/p>
林老爺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位曾經(jīng)被他看不起的女婿,不僅生意成功,還廣行善事,在當?shù)芈曂麡O高。
傍晚時分,一家人在花園中用膳。墨塵舉杯道:“岳父岳母,三年前我不告而娶,實屬無禮。今日小婿正式提親,懇請二老將婉清許配于我?!?/p>
林老爺老臉一紅:“你們都已成親三年,還提什么親...”
婉清笑道:“爹,這是墨塵的心意。他說當年委屈了我,如今要補我一場風風光光的婚禮。”
林夫人喜極而泣:“好,好,我們答應!”
一月后,墨塵與婉清重新舉辦婚禮,場面盛大,全城轟動。人們這才知道,當年那個嫁給乞丐的林家小姐,如今已是富甲一方的墨夫人。而她慧眼識人的故事,也成了清河縣的一段佳話。
婚禮當晚,婉清依在墨塵懷中,輕聲道:“其實我當初選擇你,并非全因看出你非平凡之輩?!?/p>
墨塵挑眉:“哦?那還為何?”
“更因你身處困境卻不失尊嚴,面對不公卻不懷怨恨?!蓖袂逄ь^看他,“世間有才者眾,有德者也不少,但才德兼?zhèn)淝倚貞褜拸V者,卻是鳳毛麟角?!?/p>
墨塵握緊她的手:“那你可知,我為何在那日接受你的披風?”
“不是因為天冷嗎?”
墨塵搖頭:“那日我本已心灰意冷,打算離開人世。是你的善意,讓我覺得這人世間尚有一絲溫暖值得留戀?!?/p>
二人相視無言,眼中卻已道盡千言萬語。
此后,墨塵與婉清攜手同行,生意越做越大,但始終不忘初心,廣行善事。他們資助學堂,開辦醫(yī)館,幫助無數(shù)貧苦百姓渡過難關。
多年后,當有人問及墨夫人當年為何能慧眼識人時,她總是淡淡一笑:“觀人如觀玉,不看皮相看骨相。世間多少明珠蒙塵,只因世人只愛表面光華罷了?!?/p>
而墨塵則在自家庭院中立了一塊石碑,上刻“慧眼識塵”四字,以紀念妻子當年的知遇之恩。這四字后來成為當?shù)匾粍t諺語,用以形容那些能透過表象看到本質(zhì)的非凡眼力。
夕陽西下,兩位白發(fā)老人攜手漫步在花園中,一如多年前那個街角初遇的瞬間,時光改變了他們的容顏,卻從未改變彼此的初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