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陌生人你好,我是悟空。
我一直覺得自己不太開心,但這種“不開心”又很模糊。
大部分時間是一種平靜,或者說麻木的狀態(tài)。
我能正常工作、吃飯、社交,只是感覺一切都隔了層紗。
這種狀態(tài)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
然后,在奶奶去世后的5年里,愈發(fā)凸顯。
偶爾,這種平靜會突然被強(qiáng)烈的情緒打破,讓我極其難受,不想理任何人,甚至想過結(jié)束生命。
這5年,我感覺自己一股無形的黑暗力量困住,掙不脫走不出。
直到一次徹底崩潰,讓我決心自救,并真的從中掙脫了出來。
今天,我想和你分享我的經(jīng)歷,告訴你,我是怎么走進(jìn)去,又怎么走出來的。
我終于承認(rèn),我病了
那次崩潰,是3年前的夏天。
當(dāng)時,我入職了快半年才被要求參加入職封閉培訓(xùn)。
所以那時候,我既要參加培訓(xùn),還得完成工作。
某一天,培訓(xùn)完大家三三兩兩地聚餐、玩耍、運動……除了我。
沒有熟人、也沒有新認(rèn)識的人,我孤身回到宿舍,還沒坐下,就接到了同事的電話。
是那個暫時接替我工作的同事,他說:“你培訓(xùn)前交接給我的資料不是說齊全了么?怎么對方還說差好多東西,我不知道怎么做啊,你有空做一下嗎?”
我整個人愣在那里,不知所措。接著像個機(jī)器人一樣,一晚上麻木地完成了工作。
隨后幾天,我就像個游魂:
迷糊間聽到培訓(xùn)老師說,剩下的三天大家可以回家上網(wǎng)課,然后收拾東西回租房。
我忘了自己是怎么收拾的、怎么回去的;也忘了那三天自己有沒有起床、洗漱、吃飯……
我只記得,窗簾拉得緊緊的,天昏地暗。
而我,躺在沙發(fā)上淚流不止,電腦播著的網(wǎng)課成了遙遠(yuǎn)的背景音。
一周后,對象把我?guī)У搅酸t(yī)院的心理科,拿了抗抑郁和助睡眠的藥。
那段時間的我,每天都昏昏沉沉的,吃完藥倒頭就睡。
看了些科普后,我打算撿回自己看書的愛好,給自己增加點動力。
可我未能如愿。
某天晚上,我在書店里逛了一圈又一圈,試圖找到一本自己看得進(jìn)去的書。
可無論我拿起哪本,里面的文字都好模糊,好像要飄出來,讓我看不清任何一個字。
一瞬間我崩潰了,再也沒辦法當(dāng)鴕鳥。
我病了,而且好像沒辦法好起來……
我想找個人問問,為什么我會這樣?為什么我努力了這么多年,還是病了?
帶著絕地求生的渴望,我預(yù)約了心理咨詢。
當(dāng)我一層層撕開內(nèi)心掩埋的傷口
我的咨詢師是一位很專業(yè)且溫暖的人。
但初次接觸時,我還是抱著一定的警惕心。
我不確定她是不是能真的理解我,我是不是真的要和盤托出。
所以一開始,我只跟她講述自己最近的經(jīng)歷。
然后跟她說,我不知道為什么自己在接到同事電話時會懵掉,為什么我煩工作能煩成這樣。
她問:“你是感覺自己沒處理好給同事帶來了麻煩嗎?是不是覺得愧疚?”
這個問題如同當(dāng)頭一棒,道明了我自己都說不清的復(fù)雜心情。
我開始放松下來?;蛟S,面前的這個咨詢師能懂我。
于是,那些藏在心里很久的傷痛,開始一點點地剝開。
我告訴她,我從3歲起就沒有媽媽,她失蹤了;
我告訴她,我最親最親的人是奶奶,可是她去世5年了;
我告訴她,我無數(shù)次想傷害自己,想從樓上跳下去,但是我怕親人傷心;
我告訴她,這么多年我一直很努力,讀書、做人都很努力……
我邊流淚邊講,好像想一口氣把憋了好久的話都講完。
咨詢師始終懇切地關(guān)注著我,在我有些喘不上氣時輕拍我,讓我緩緩,然后對我說:
“小空,這些年你辛苦了。你有在努力保護(hù)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很棒的人?!?/strong>
那一刻,我嚎啕大哭。
心里那層凍住了太多情緒的、硬邦邦的湖面,終于被這句溫柔的“看見”鑿開了一個口子。
我以為,只要封閉內(nèi)心、隔離情緒,刻意回避、埋藏那些傷痕累累的記憶,我就能“什么事都沒有”。
卻不曾想,那些傷口從未消失。
它們只是在暗處發(fā)酵,最終以更尖銳、更兇猛的方式,反過來啃噬我搖搖欲墜的心。
后來的咨詢中,為了更深刻的看見,我們的討論都圍繞著奶奶。
咨詢師讓我講講我的奶奶,說說她是個什么樣的人。
因為刻意回避了太久,我似乎忘了很多事,只能想起什么講什么。
我說,從我懂事起,奶奶就是一直照顧我的人,每晚都是她陪我睡覺;
我說,小時候比起和小伙伴出去玩,我更愿意在家陪奶奶;
我說,我生病總愛半夜發(fā)燒,都是奶奶一整晚抱著我睡的;
我說,奶奶去世時89歲,沒什么大病痛,長輩都說是喜喪,可我,一點都不開心……
原來,關(guān)于她的記憶,只是我以為自己忘了。
隨著講述的深入,隨著一次次的情緒崩潰,我把那些記憶碎片都找了回來。
我問咨詢師:“為什么奶奶去世后我從沒夢見過她?她是不是在生我的氣?她去世前那段時間,我一直在上學(xué),就回去看了她一次?!?/p>
咨詢師輕輕搖了搖頭,說:“你有沒有想過,或許是你自己不肯接受奶奶的去世,不肯面對對她生出的復(fù)雜感情?”
我疑惑地看向她,然后被她的下一句驚得瞪大雙眼。
“你對奶奶有恨,”她說。
怎么可能呢?我這么愛奶奶,愛她愛到許愿用我的壽命去換她的長命百歲,我怎么會有恨呢?
雖然青春期的我時常情緒不好,不想理人,讓奶奶總以為我莫名其妙地跟她置氣,和我吵架;
雖然奶奶去世前老人癡呆,不太認(rèn)識人,半夜吵我睡覺惹得我發(fā)脾氣……
可即便如此,我怎么能有恨呢?
“你不會去恨一個陌生人,因為有愛才有恨。正是因為你愛她,在意她,才會恨她?!?/strong>
“你最恨的,是她像媽媽一樣拋棄了你,即便這不是她能決定的。”
我很難形容當(dāng)時聽到這些話的心情。
我只知道,奶奶去世后的悲傷、痛苦、愧疚、憤怒等一系列的復(fù)雜心情,在那一刻終于有了解釋和出口。
至此,咨詢開始邁入更深一步——“治愈”。
我終于真正完成了對奶奶的告別
情緒有了出口后,我一度困在其中。
我的咨詢師一直陪著我,和我在一起面對那些錯雜的情緒,不帶任何評判地、堅定地站在我身邊。
我無法接受自己的“恨”。
她說:“愛一個人也可以有情緒的。不管你有什么情緒,都是正常的。不要壓抑自己?!?/strong>
我無法原諒自己曾對奶奶的埋怨:“我當(dāng)時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就是心情不好,不想理人,不是真的不理她,還覺得奶奶不理解我,我好像在怪她,這正常嗎”
她點了點頭:“正常?!?/strong>
我提及自己對奶奶的不耐煩:“她老年癡呆后一直半夜吵我睡覺,我特別煩躁,擔(dān)心影響到白天學(xué)習(xí),為此還搬出房間,這正常嗎?”
她有力地點頭:“正常?!?/strong>
我再問:“奶奶去世這么多年,我都沒回去看她,這正常嗎?”
她再次用力地點了點頭:“正常?!?/strong>
然后說:“小空,不要苛責(zé)自己。這些年你能陪在奶奶身邊,我相信她是很開心的。”
隨后,她羅列了很多在我的講述中捕捉到的細(xì)節(jié)。
比如:
我會為了陪奶奶,而拒絕小伙伴的玩耍邀請;
我出門看到好吃的就會帶多一份;
我會眉飛色舞地給奶奶講在學(xué)校的見聞……
這些細(xì)節(jié),我講述時并沒有什么感覺,也不覺得這些能給奶奶帶來什么。
“在我一個旁觀者看來,你已經(jīng)做了你能做的全部了?!?/strong>
在咨詢師的一句句的肯定,一次次幫助回憶的細(xì)節(jié)中,我終于重新記起了那個,一直很包容我、從不舍得兇我的奶奶的模樣。
重新記起奶奶溫柔的模樣后,我爆發(fā)了前所未有的悲傷。
就好像原本平靜的海面,突然之間出現(xiàn)了狂風(fēng)暴雨。
那段時間的每次咨詢,我都是聲嘶力竭、嚎啕大哭。
我真的很想奶奶。
甚至一度有些責(zé)怪咨詢師為什么要讓我想起那么多。
咨詢師說,這是因為我壓抑自己太久了?,F(xiàn)在防御系統(tǒng)終于有所松動,我的情緒慢慢出來了。
如果一直壓抑,就會像彈簧被壓到底一樣,終有一天會被反噬。
“接受你自己的情緒,不論好壞。”
這是咨詢師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不論我說什么做什么,老師都會說沒事的,她陪著我。
我一遍遍地發(fā)脾氣,又一遍遍地確認(rèn)是否可以這樣。
慢慢地,我開始發(fā)現(xiàn),我雖然悲傷,但不再那么無助和絕望。
今年,我開始會夢到奶奶了。
有一次夢見她來我工作的地方找我玩;有一次夢見她參加了我的婚禮;還有一次夢見我跟她一起出去旅游。
這是我學(xué)生時代最大的愿望,讀好書,考好成績,賺大錢,帶她吃喝玩樂。
好像,都在夢里實現(xiàn)了。
清明節(jié)前,我跟家里人說,要回家看看奶奶。
這是奶奶去世后的第一次。
我想去到她的面前,告訴她,我想她了。
按咨詢師的說法,我終于真正完成了對奶奶的告別。
現(xiàn)在,我依舊很想她。
但跟以前不同的是,我不再痛苦、不再深陷。
這就像傷口結(jié)了痂,會偶爾發(fā)癢,提醒你傷口曾經(jīng)存在。
但不會再痛了,更不會讓你歇斯底里。
我學(xué)會了自己包餃子。以前我能一口氣吃好多個奶奶包的餃子,老是把自己吃撐;
我還會偶爾拿她的老照片出來看,全是我小時候拿著相機(jī)亂拍的。
最近做的一個夢更搞笑,奶奶火急火燎地要我和對象的生辰八字,說拿去給算命先生看我們合不合適。
結(jié)果我想了很久說我連對象生日不知道,把奶奶氣得圓鼓鼓的。
醒來后,我開玩笑似的和別人說:“老太婆著急了,跑我夢里給我催婚來了?!?/p>
說真的,我真的很感謝那個嘗試咨詢的自己,以及陪伴著我的咨詢師。
讓我現(xiàn)在能夠,哭著笑著寫下好多關(guān)于奶奶的事;能在某個陰雨天,抱著玩偶,想著奶奶,進(jìn)入夢鄉(xiāng)。
最后的最后,我想說:
生活從不是遺忘過去,而是帶著愛繼續(xù)前行。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想通過心理咨詢來看見和治愈內(nèi)心的傷,又不知道如何選擇咨詢師,可以看看這位經(jīng)驗豐富、專業(yè)扎實的咨詢師——王幼惠。
王幼惠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北師大心理學(xué)專業(yè)出身,從業(yè)超10年,服務(wù)時長6200+小時,理論和實踐經(jīng)驗豐富。
王老師擅長基于人本主義取向、心理動力取向和客體關(guān)系取向等,幫助解決個人成長、情緒管理,尤其擅長高效地處理抑郁焦慮、女性成長、童年創(chuàng)傷等議題。
為鼓勵求助意愿,王老師特意開通3個半價咨詢名額,原價600/次的咨詢,僅需300元/次。
請你大膽地出發(fā)吧
到新的愛和喧囂中去↓
如果,你也在情緒風(fēng)暴中掙扎,出現(xiàn)抑郁焦慮、壓力過大、哀悼與悲傷等心理困擾,又想選擇更多不同風(fēng)格的咨詢師,不妨試試壹心理的「半價咨詢」,找到更合適你的那一位咨詢師↓
作者:來訪者悟空
編輯:小西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Unsplash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