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郊野公園遛彎,看見鄰居阿姨蹲在邊挖蒲公英,嘴里念叨著 “這草泡水喝敗火”,突然就想起剛看完的一套書 ——《山野草木繪真》。沒看這套書之前,我總覺得路邊的草就是 “雜草”,看完才發(fā)現(xiàn),原來從墻角的蒲公英到高原的紅花綠絨蒿,每株草都帶著咱們中國人的生活記憶,連畫畫都畫得像在跟你打招呼似的。
先說這書里的畫,真的太戳人了。不是那種冷冰的標本圖,是博物畫家花了 3 年才畫完的 300 幅科學手繪,科學畫不同于一般的繪畫,它們講究還原植物形態(tài)的科學性、真實性,又注重了藝術(shù)美。
你仔細看這些圖,連薺菜葉子上的小鋸齒、酢漿草心形的小葉都畫得清清楚楚。我翻到紅花綠絨蒿那頁時,盯著看了好半天 —— 那花是透亮的紅色,花瓣像裹了層薄紗,書里說它長在 3000 米以上的高山上,葉子厚得像穿了防風大衣,一生只開一次花,7 到 10 天就謝,看完心里直嘀咕:這么嬌貴又能扛凍的花,下次去青??傻煤煤谜艺摇?/p>
不僅美,看文字也很長知識,我們祖先的很多文化和智慧都是來源于身邊的草木。比如很厲害的江湖暗器——鐵蒺藜,它的形態(tài)就來源于植物蒺藜的果實呀。
看到書只覺得又美又很有趣,后來了解到,這套書的誕生還有個特別讓人觸動的故事 —— 這套書的編輯之前去英國,在一個高大的古堡建筑里,滿墻都貼滿了植物科學畫,鋪天蓋地的,特別震撼??稍僮屑氁豢?,心里就不是滋味了:那些畫里的植物,大部分都是當年英國植物獵人從中國 “獵取” 過去、培育出的新品,現(xiàn)在這個園藝新品又被我們花大價錢重新引進國內(nèi),被園藝人當成寶貝追捧。那感覺就跟在大英博物館里,看見咱們國人無比珍視的文物,被他們掠去后,卻被隨意堆砌在博物館的柜子里一樣,很是心疼。
咱們中國本來就是 “世界園林之母”,中國草木都為世界做出過無可估量的貢獻,咱們的植物也應該有屬于自己的展示機會。然后前前后后經(jīng)歷4年,這套書總算順利出版了。更讓人高興的是,英國 ACC 圖書出版公司將引進代理了這套書的英文版出版和全球發(fā)行 —— 說不定明年大家去邱園,就能在那兒看見它的英文版了,想想都覺得提氣!特別希望讀到這套書的人,能帶著看自家孩子的眼光去讀它 ——畢竟這些草木,都是咱們中國土地上長出來的 “自家寶貝” ??!
這套書分兩本,一本講草木的 “生態(tài)本事”,一本講草木跟咱們的 “人情往來”,都不晦澀,看得懂。而且,看這套書的分類也很長知識——
第一本里說的 “先鋒植物”,我第一次知道 —— 就是那種能在荒地里扎根的草,像拓荒者似的,先把貧瘠的土養(yǎng)肥,再讓別的植物來長;還有 “指示植物”,跟大自然的 “晴雨表” 一樣,比如有些植物能告訴你哪里有礦脈呢。最讓我揪心的是 “珍稀植物” 那部分,書里說有些草快沒了,每保護一株,都是給以后留著解開咱們文明基因的鑰匙,這話聽著就覺得得好好護著這些寶貝。
第二本就更熟悉了,全是跟咱們生活沾邊的草木。就說薺菜吧,我小時候跟著奶奶在地里挖過,奶奶說 “三月三,地菜煮雞蛋”,煮出來的雞蛋帶著股清香味。書里居然說,這薺菜在《詩經(jīng)》里就有了,蘇軾還專門繞著麥田找它煮羹吃,連南宋皇宮都辦 “挑菜節(jié)”,挖到薺菜能領(lǐng)金盤子 —— 原來我小時候挖的野菜,早就是 “皇家網(wǎng)紅” 了!
還有酢漿草,就是那種葉子酸酸的小草,我小時候總蹲在地上找四葉的,以為找到就能變幸運。書里說,十萬株三葉酢漿草里才出一株四葉的,難怪我當年找了半天也沒找著!而且它不光能當 “幸運符”,還能吸引蜜蜂蝴蝶,根還能幫土壤存養(yǎng)分,真是看著小,本事大。
這套書不光能看,還特實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劉冰老師的科學性審核,說明不是瞎編的。最貼心的是還有三款文創(chuàng),我最喜歡那個自然觀察筆記,我打算給孩子當作業(yè)本,讓他學著畫身邊的草,比光看動畫片強;石膏香掛也不錯,掛在衣柜里,衣服上都是淡淡的草木香,比香水柔和多了;還有 8 幅裝飾畫,貼在客廳墻上,看著就像把小花園搬回了家。
畫這些草木的兩位老師也特別厲害,吳秀珍老師(筆名出離)給《中國國家地理》畫過圖,還得過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手繪月季競賽金獎;李小東老師也拿過中國國家地理自然大賽手繪銀獎,難怪畫得又專業(yè)又有溫度。
以前咱們的草木總在世界博物書里缺席,現(xiàn)在這套書把它們好好畫下來、寫下來,就像給每株草都發(fā)了 “身份證”,讓大家知道它們有多好。
現(xiàn)在我再看小區(qū)里的草,眼神都不一樣了 —— 看見蒲公英,就想起書里說它是 “生態(tài)改良植物”,能幫土壤排毒;看見酢漿草,就想找找有沒有四葉的;就連以前覺得 “臭烘烘” 的蕺菜(就是折耳根),也知道它在《本草綱目》里就有記載,能清熱解毒。
其實咱們跟草木的緣分,早就刻在日子里了:春天挖的薺菜、夏天泡的蒲公英茶、秋天插的菊花、冬天腌的雪里蕻…… 這套書就像個懂行的老朋友,把這些草木的故事慢慢講給你聽,讓你知道,原來家門口的一草一木,都藏著咱們中國人的生活智慧和鄉(xiāng)愁。要是喜歡這些草木故事,這套書真可以翻翻,說不定你也會像我一樣,從此看草都覺得親切多了。
點擊下方封面,可立即購買圖書
注:圖文經(jīng)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授權(quán)使用。
互動有禮
你可以任選一個話題展開思考:
No.1 在你的記憶里,有沒有一種野外植物讓你特別難忘?也許是童年時吹散的蒲公英,也許是爬山時偶遇的一株奇特小花,歡迎分享你和它的故事!
No.2 如果請你仔細觀察一種身邊的植物(路邊的野草、陽臺的盆栽都可以),并用一句話描述它最打動你的細節(jié)(形狀、顏色、氣味等),你會怎么形容它?
No.3 對于記錄自然的方式,你更偏愛哪一種?是【用相機定格瞬間】的便捷,還是【用畫筆慢繪細節(jié)】的沉浸?來聊聊你的看法吧!
我們將選出最走心的2個評論送出《山野草木繪真》(全2冊)中的隨機一冊! (截止時間為:2025年10月3日,我們會在自然之友下期薦讀文末公布獲獎讀者)
溫馨提示:本期互動獲獎結(jié)果,將在公眾號“自然之友”后續(xù)發(fā)布的薦讀欄目中公布,請參與活動的朋友,關(guān)注自然之友公眾號更新,以保證獲獎結(jié)果有效。
【】一位獲獎讀者(共計有20位讀者參與互動):
恭喜以上獲獎的讀者,麻煩在10月3日前在本文文末留言您的姓名、手機號和地址,我們將在7個工作日內(nèi)以快遞的形式寄出!逾期未回復的將視作放棄獲獎資格!
如果您是出版機構(gòu)
來跟自然之友一起做有趣的事兒~~
“自然說”讀書會
“自然說”讀書會是自然之友全新推出的知識品牌,自2018年12月發(fā)起以來,為讀者嚴選自然與環(huán)保領(lǐng)域好書,為愛書人建立社群,發(fā)起閱讀推廣活動,產(chǎn)出創(chuàng)意音視頻課程,為綠色公民參與自然之友打開全新的入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