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站在中華門甕城上,既能看見紫金山的輪廓,也能追溯六朝至南唐的城市中軸線,更能觸摸到1937年南京保衛(wèi)戰(zhàn)的烽火記憶。”9月28日,“書香城韻 閱向未來”9·28經(jīng)典誦讀活動在南京城墻博物館啟動,8小時不間斷讀城直播同步開啟?;顒拥囊婚_場,南京城墻博物館館長馬麟受邀在中華門甕城擔任“讀城”云導游,帶領廣大網(wǎng)友走讀南京城墻,講述這座660歲建筑背后的歷史密碼、文化價值與傳承故事。讓廣大熱愛南京的朋友們通過南京城墻,更加讀懂南京這座城。
一座城門的千年敘事
中華門這個名字,大家耳熟能詳,但你知道這座城門是怎么得名的嗎?
“很多人知道中華門是明代南京十三座城門之一,但少有人知它的根基早在南唐就已埋下?!瘪R麟的話語里滿是對中華門歷史沿革的熟稔,他介紹,中華門的前身是南唐江寧城的南門,明太祖朱元璋建南京城時,在其基礎上擴建,并因當時雨花臺名為“聚寶山”,而將對著雨花臺的門命名為“聚寶門”——這一名字沿用至民國時期,1928年改名為“中華門”,自此,這座城門便與“中華”二字緊密相連。
作為南京現(xiàn)存、且世界規(guī)模最大的內(nèi)甕城,中華門的“硬核”軍事防御設計堪稱明代筑城技藝的巔峰?!八媳遍L128米、東西寬118米,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三重甕城環(huán)環(huán)相扣,搭配三道閘門、四重券門,再以石材夯筑、城磚壘砌,形成了一套‘易守難攻’的完善防御系統(tǒng)?!瘪R麟指著甕城的墻體解釋,即便在戰(zhàn)火中,這套系統(tǒng)也展現(xiàn)出驚人的堅固性——1937年南京保衛(wèi)戰(zhàn)時,雨花臺作為戰(zhàn)略高地被日軍猛烈進攻,守軍退守中華門頑強抵抗,“當時城臺上的清代城樓被炸毀,但城臺本體頂住了坦克與炮火的侵襲,最終還是在守軍撤退后才攻入城門?!边@段歷史,讓中華門不僅是一座建筑,更成為中華民族英勇抵抗的“精神堡壘”。
如今,南京城墻正作為“中國明清城墻”的申遺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在馬麟看來,這座城垣能站上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候選舞臺,核心在于它滿足了三大獨特的遺產(chǎn)標準——技藝典范、規(guī)劃典范和人地關系典范。“國外的城堡多是領主或國王為保護自身建造,而南京城墻是為百姓生活設計的?!瘪R麟強調(diào),南京城墻內(nèi)不僅有宮殿,更有密集的居民區(qū)、商貿(mào)區(qū),“比如中華門內(nèi)就是十里秦淮,歷史上這里市井繁華,城墻既是防御屏障,也是百姓生活的‘邊界’,這種‘以城護民、以民興城’的關系,是南京城墻最溫暖的價值?!?/p>
全民守護,讓660歲遺產(chǎn)“活”在當下
跟隨馬麟漫步在城墻之上,在中華門甕城東側,一座現(xiàn)代建筑格外顯眼——這便是南京城墻博物館。馬麟介紹,這座建筑雖然年輕,卻與古老城墻相得益彰,更在去年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走進博物館,觀眾能找到不同維度的“城墻記憶”:老南京人能在展陳中看到小時候城墻下的生活場景,年輕人會為“網(wǎng)紅磚劉德華”打卡,學者則能通過文物研究明代筑城技藝。
“我們的基本陳列圍繞‘南京城墻的歷史、價值與保護’展開,同時還做國際化交流,開館以來已辦過兩場國際展覽?!瘪R麟說,博物館的意義,就是讓600年的城墻不再是“靜止的古跡”,而是能與當下對話的“文化平臺”。
“明年南京城墻就660歲了,保護它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長期工程?!瘪R麟坦言,為了守護這座城垣,博物館建立了一套“科技+人文”的保護體系。在科技層面,城墻本體上布設了1700多個監(jiān)測點位,實時監(jiān)測風化、震動、植物侵害等風險,數(shù)據(jù)會同步傳輸?shù)竭z產(chǎn)監(jiān)測數(shù)字中心。
而在人文層面,“顆粒歸倉”行動開啟全民保護模式?!澳暇┏菈Υu質量極高,歷史上因拆損,不少城磚被用于建房、筑墻。近年來城市更新中,很多市民在拆遷時發(fā)現(xiàn)城磚,會主動聯(lián)系我們?!瘪R麟介紹,這些無償捐獻的城磚,一部分用于文物研究,一部分用于城墻本體修繕,“目前我們已回收了60萬塊城磚,每一塊都有銘文、可溯源?!彼锌?,“顆粒歸倉”不僅是回收城磚,更是凝聚市民對文化遺產(chǎn)的情懷,大家愿意無償捐獻,是因為都懂這些磚是南京的根,要守好。
“走讀”尾聲,馬麟站在中華門甕城上,望著往來的游客說:“閱讀南京城墻,就是閱讀南京的城市精神——它有明代筑城的智慧,有抗戰(zhàn)時期的堅韌,更有今天全民守護的溫暖。未來,我們會繼續(xù)用‘讀城’的方式,讓更多人愛上這座城,傳承這份文化自信?!?/p>
現(xiàn)代快報/現(xiàn)代+記者 宋經(jīng)緯 王凡/文 蔡玥 李廣東/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