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還不怎么懂車的時候,心里面的豪車其實只有兩輛。
一輛是奧迪 A6L,一輛是邁巴赫。
奧迪 A6L 自不必說,在北方城市,這個車型自帶一股「體面」的濾鏡。
而邁巴赫,則是另一個維度的存在。
我之所以知道它,不是因為雜志,也不是因為廣告,而是因為江南老賊的《龍族》。
「雨天、高速、邁巴赫」。
這三個詞組合在一起,帶來了一種難以言說的浪漫感:黑夜暴雨,高速公路,車燈照亮前路,而邁巴赫就像是命運的戰(zhàn)車,帶人沖出尼伯龍根。
當時的我甚至不知道邁巴赫是奔馳旗下的品牌。
那時候我只覺得,世界上有這樣一輛神奇的車,它能和親情、和宿命、和悲壯聯(lián)系在一起。
說實話,這可能是奔馳最值的一次傳播——他們沒花一分錢,卻在一代年輕人心里種下了星徽的信仰。
長期以來,在各種文學影視作品的塑造下,奔馳已經(jīng)成功的將品牌和成功、精英聯(lián)系在了一起。
即使是在國產(chǎn)豪華品牌已經(jīng)崛起的當下,在大眾的認知中,奔馳依舊是「成功主義」特質(zhì)最為突出的品牌。
▲「品味」「精英」兩個標簽下感知最高的品牌是奔馳
它從來不靠性價比取勝。你買奔馳,買的不是一輛代步工具,而是一種「精英感」。
精英感這東西很玄妙,你說它虛吧,它又能實打?qū)嵉馗淖儎e人看你的眼神;你說它實吧,它又往往沒有一個量化指標。
奔馳要守住的,就是這種「看不見但必須有」的氛圍。
所以我們能看到奔馳近些年來不斷在贊助各種賽事和活動,幾乎覆蓋了大部分的人群、場景和年齡段。
在傳統(tǒng)體育界有 F1 車隊、有網(wǎng)球,最近還官宣了乒乓球選手王楚欽作為品牌新銳大使。
在時尚領域,奔馳冠名了紐約、柏林和中國國際時裝周,舉辦國際音樂節(jié)等等。
而在年輕一代人群最關注的電競賽事中,從 2017 年奔馳開始贊助英雄聯(lián)盟 S7 全球總決賽算起,如今已經(jīng)是第 8 個年頭。
初入賽場時,奔馳的元素還停留在「存在感」層面,只是多了一個 Logo 和一段播片。
隨著賽事影響力飆升,奔馳介入舞臺,開始定制獎杯和頒獎典禮,進入名人堂的選手也會得到一輛專屬奔馳座駕。
這些充滿儀式感的節(jié)點,讓奔馳的「尊貴感」與電競的「榮耀感」緊緊捆綁在了一起。
董車會 21 日在深圳觀看今年的 LPL 總決賽時,奔馳的露出無處不在,比賽期間,奔馳的 Logo 進入了召喚師峽谷,選手舉起冠軍獎杯的時候,舞臺背景板上永遠有個三叉星徽在閃。
奔馳把自己硬生生插在了最熱鬧的舞臺正中央。
▲ 董車會攝于總決賽現(xiàn)場
試問,哪個電競少年看完后不在心里默默幻想:或許某個平行時空中的自己也是個十冠王呢?
在 S15 資格賽結(jié)束之后,奔馳和 LPL 回顧 8 年以來的經(jīng)典,共創(chuàng)了「白玉銀龍」數(shù)字概念車史詩三部曲。
以全新梅賽德斯-奔馳純電 CLA 與純電 G580 為原型的秘銀蒼龍和白玉霜龍從競速追逐,到并肩馳騁,最終合為一面完整龍璧。
熟悉英雄聯(lián)盟賽事的老觀眾應該一眼就能看出,「浮雕+中國龍」元素為核心的主視覺設計,是在 S7 全球總決賽上首次被使用的。
而那一年的兩支中國戰(zhàn)隊 WE 與 RNG,止步于四強,最終登上北京鳥巢總決賽舞臺的,則是 T1 與 SSG。
而今年全球總決賽再次回到中國舉辦,或許我們將有機會看到國內(nèi)隊伍首次在本土舉起冠軍獎杯。
那一瞬間的情感積累,就是奔馳投資電競的價值所在。
這不就是新版的「雨夜邁巴赫」嗎?
當年的雨夜高速,打動的是小說讀者的青春情懷,如今在比賽現(xiàn)場,打動的則是電競觀眾的青春記憶。
▲董車會攝于總決賽現(xiàn)場
奔馳最懂的,就是將那種虛無縹緲的成功感和個人的具象化記憶結(jié)合起來。
所以你看,奔馳的邏輯其實很簡單:
豪華品牌的根基不是馬力和價格,而是故事和信仰。
▲ 奔馳定制冠軍戒指
馬力和價格別人都能追上,但故事和信仰,只有先入為主才能穩(wěn)住。
奔馳講過「雨夜高速」的故事,講過「百年豪車」的故事,現(xiàn)在又在電競里講「成功與信仰」的故事。
只要讓人們覺得「三叉星徽」依舊代表著豪華、成功與傳奇,那奔馳就永遠有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