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我們的樂隊——十世紀樂舞文化展”在南漢二陵博物館特展廳Ⅰ正式開幕。該展覽由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成都永陵博物館、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博物館、寶雞市大唐秦王陵文物管理所共同主辦,河北博物院、咸陽市文物保護中心支持。
展覽現(xiàn)場
展覽以五代十國時期的樂舞文化為主題,以“樂隊”為敘事主線,匯集近200件(組)文物及展品,通過“序曲”“前奏”“背景音”“交響”“尾聲”五大板塊,系統(tǒng)重構(gòu)十世紀樂舞文化多元交融的歷史風貌,展現(xiàn)亂世中樂舞藝術(shù)跨越地域的共鳴與文明交融?!扒白唷弊鳛檎褂[開篇,回溯漢唐樂舞傳統(tǒng),闡釋漢代“樂舞百戲”與隋唐“九部樂”“十部樂”的融合脈絡(luò),揭示中華文明開放包容、創(chuàng)新轉(zhuǎn)化的精神特質(zhì)?!氨尘耙簟辈糠忠劳薪昕脊虐l(fā)現(xiàn)的圖像與文獻資料,引導觀眾在具體歷史語境中認識五代樂舞藝術(shù)的兩大體系:承襲唐代宮廷的“燕樂”與流行民間的“散樂”,展現(xiàn)社會審美的多樣化與唐宋之際樂舞轉(zhuǎn)型的關(guān)鍵特征。
“交響”部分作為展覽核心,以五位歷史人物墓葬中的樂舞文物為主體,構(gòu)建一場跨越千年的“樂隊合奏”:前蜀王建墓永陵“二十四伎樂”石刻圖像再現(xiàn)唐代宮廷燕樂陣容;后蜀趙廷隱墓彩繪陶樂舞俑還原《花間集》中的宴樂場景;李茂貞夫婦墓磚雕與壁畫展現(xiàn)王侯家的樂舞生活;馮暉墓彩繪浮雕樂舞畫像磚雖實物未至,卻以沉浸式場景呈現(xiàn)完整的大曲歌舞場面;王處直墓?jié)h白玉彩繪散樂浮雕則通過多媒體交互,生動展現(xiàn)由13人組成的“樂隊”的演奏場面。五大“樂隊”共同奏響五代十國樂舞文化的歷史和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有多件重要文物首次亮相廣東,包括趙廷隱墓樂舞俑、李茂貞夫人墓“乘鳳駕鶴西游圖”磚雕等精品。此次展覽是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與川、陜、冀等地文博機構(gòu)為廣州市民聯(lián)合奉上的一場文化盛宴。
互動體驗
此外,展覽還打造了沉浸式互動體驗,將設(shè)計語言與文物內(nèi)涵深度融合,打造舞臺化展演區(qū)、馮暉墓甬道復原場景等沉浸式空間。觀眾既可參與“我們的樂隊”主題打卡,也能體驗“永陵二十四伎樂俑”演奏、王處直墓散樂浮雕粒子交互等多媒體項目,在互動中感知五代樂舞的生動魅力。
展覽開幕當日,第二屆“發(fā)現(xiàn)文化遺產(chǎn)之美”文物仿妝大賽決賽暨“2025廣州漢服文化季”首場活動在南漢二陵博物館舉行,以精湛的仿妝技藝與生動的舞臺演繹,讓沉睡千年的樂舞文物形象煥發(fā)新生。
展覽期間,南漢二陵博物館還將為觀眾推出“考古廣州·名家講壇”系列學術(shù)講座,從考古、文學、音樂等不同緯度為觀眾深度解讀展覽,并在展覽期間面向不同人群推出“花間樂舞”主題系列活動。展覽持續(xù)至2026年3月29日。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許曉蕾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