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北日報)
轉(zhuǎn)自:河北日報
社區(qū)手藝人,巧手暖居民
9月22日,在石家莊市長安區(qū)建安路社區(qū)的一家理發(fā)店內(nèi),理發(fā)師正為老年人義務理發(fā)。 本報記者 賈東亮攝
□本報記者 賈東亮 見習記者 屈玉琪
理發(fā)剃頭、車子維修、衣物縫補……這些社區(qū)手藝人提供的服務看似不起眼,卻是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
近日,記者采訪了多位社區(qū)手藝人,通過記錄他們的日常工作,觸摸樸素技藝中的匠心,感受其中溫暖。
一把剪刀,剪出敬老情深
9月22日9時許,石家莊市長安區(qū)建安路社區(qū),理發(fā)師柳樹像往常一樣來到一棟居民樓下的理發(fā)店,為老年人免費理發(fā)。
“大爺,這回您想把頭發(fā)留長點還是短點?”
“天涼了,稍微長點吧?!?/p>
只見剪刀在柳樹的手里上下翻飛,只用了十五分鐘,就剪好了。
柳樹的理發(fā)店有一個規(guī)定,每個星期一的上午,專門給6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理發(fā)。
“這幾年,我一直在這里理發(fā),理發(fā)師的服務態(tài)度很好,技術(shù)也過硬,剪出來的效果非常好?!?4歲的中基禮域尚城小區(qū)居民任秋珍說。
柳樹1986年出生于福建省霞浦縣,從小就對美容美發(fā)感興趣。他18歲北上學習理發(fā)技術(shù),后來扎根石家莊,成了一名理發(fā)師。
2012年,他開始在栗中路開理發(fā)店。因為手藝好,附近不少居民都喜歡到他店里理發(fā)。他發(fā)現(xiàn)附近小區(qū)近四分之一居民都是老年人,于是萌生了給老年人免費理發(fā)的想法。
當年,他開始為7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理發(fā),后來又把年齡放寬到60歲。
現(xiàn)在,柳樹雖已成了店里的首席理發(fā)師,但只要有時間,都會親自上手給老人理發(fā)。“能給老人免費理發(fā),比賺錢更有意義。每次給他們理發(fā),我都會想到撫養(yǎng)自己長大的外公?!绷鴺湔f。
在等候理發(fā)時,這家小店便成了老人們聯(lián)絡感情、閑話家常的場所。也常有老人路過,順手給柳樹和他的同事們送些花生瓜子之類的零食。
“開著理發(fā)店卻總是免費給老人們理發(fā),你圖什么?”
面對這樣的問題,柳樹總是淡淡一笑:“全靠大家的幫襯,我才有了今天,平時能為叔叔阿姨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是應該的?!?/p>
一個修車攤,守護平安出行
“老董,車子剛出小區(qū)就咯噔咯噔響,不知道哪里壞了,你給看看?!?/p>
9月23日9時,在邯鄲市邱縣新華社區(qū)的街邊,居民談保雨推著一輛自行車徑直走向董蘭江的修車攤。
董蘭江一邊仔細觀察車子,一邊詢問車子使用情況。“是后車軸壞了,換個新的吧?!钡玫酵夂螅断伦孕熊嚭筝?,動作熟練地更換起了后車軸,只用了20多分鐘就修好了。
董蘭江今年56歲,已經(jīng)在新華社區(qū)干了30多年的自行車維修生意。從干上這一行,他就堅持誠信經(jīng)營,以高水平修理、低價位收費贏得了群眾的口碑。
這些年,山地自行車越來越多。眼看著修這種自行車的需求越來越大,董蘭江自學了山地自行車的維修技術(shù)。
剛開始,董蘭江對變速器一竅不通。不過,他有股韌勁,認為只要肯學,一定能掌握修這種器件的技巧。從拆解廢舊零件入手,他一點點摸索,終于掌握了變速器的修理方法。
在日復一日的琢磨、操練中,董蘭江的山地自行車修理技術(shù)不斷提升,周圍的居民修理這類車子,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新華社區(qū)居民李雪峰對此深有體會。有一次,他的山地自行車變速失靈,本以為要花更多錢更換整套變速器,沒想到董蘭江只調(diào)整了一個小零件,僅收5元就解決了問題?!岸m江手藝好、為人實誠,有他修車,我們就特別放心?!崩钛┓逭f。
董蘭江的修車攤還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打氣、換螺絲等零碎活計,基本不收費。特別讓人稱道的是,他會為6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修理自行車、三輪車。“能讓老人們安全出行,我心里踏實?!倍m江樸實的話語透著真誠。
這些年,騎電動自行車的人越來越多,董蘭江又學起了電動自行車的維修技術(shù)。
他還自備茶桌,供居民歇腳、聊天,這個小攤不僅是修車點,還成了附近居民的暖心小驛站。
一根繡花針,縫出鄰里溫情
“褲腳再往里收一公分,走路更利索。”9月22日,石家莊市新華區(qū)新苑小區(qū)7號樓4單元1樓的裁縫鋪里,63歲的趙美香正拿著軟尺給顧客量褲長。
在這間不足10平方米的店鋪里,電動縫紉機與三線鎖邊機靠左墻擺放,右側(cè)裁縫臺上放著熨燙機和待修的衣物,后墻掛滿各式拉鏈,各色線軸在側(cè)墻排得整齊,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陽臺的盆栽上,滿是生活氣息。
量體、裁剪、配線、換軸、縫紉、熨燙,趙美香的動作行云流水,手上忙活的同時,還不忘和顧客拉家常。
“這手藝練了四十多年了。”她笑著說,19歲時跟老師傅學裁剪縫紉,7年前,為了接送孫子方便,也想讓晚年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便在家門口開了這家裁縫鋪。
“趙大姐的手藝非常棒,修得漂亮又合身?!毙^(qū)居民崔阿姨邊說邊掃碼付款。作為老顧客,她家衣物有了問題,都會送到這里來解決。
趙美香說:“工廠按照標準尺碼制作成衣,衣服難免會有大小肥瘦不合適的地方。我可以根據(jù)顧客身材量體裁衣,修改出來的衣服比新買的更合身、美觀?!?/p>
起初遇到顧客修拉鏈,趙美香都直接換新的。后來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壞拉鏈是由拉頭咬合力不足所致。她反復摸索,搞清楚了修理拉鏈的竅門,如今多數(shù)衣服換個拉頭就能解決問題,價格比換整條拉鏈低得多。
實惠是裁縫鋪的金字招牌?!敖址秽従佣己苁?,一些小活收個三五塊錢,賺點手工費就行?!壁w美香說,薄利多銷圖個踏實。
7年來,這個小小的裁縫鋪,用一針一線為鄰里編織著方便與溫情,成了社區(qū)里一道暖人的民生風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