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 年,朱棣攻破南京登基,第一時間召來謀臣姚廣孝。這位全程未上戰(zhàn)場的僧人,被視作 “靖難首功”。
朱棣要他蓄發(fā)還俗,賜豪宅美女,封正二品太子少師??梢V孝一一回絕,依舊穿著破舊僧袍回了慶壽寺。
這事兒透著古怪。古往今來,謀臣輔佐君主奪權,誰不是為了功名利祿?這個法名道衍的和尚,到底圖什么?
答案藏在他五十年的等待里。1335 年,姚廣孝生于蘇州郎中家庭,14 歲出家卻不安分。他拜道士席應真為師,學陰陽術數(shù)、兵法,還通曉儒佛道三教。
他常說要走元初僧劉秉忠的路 —— 輔佐明君定天下??芍煸敖y(tǒng)一天下時,30 歲的他沒趕上時機。兩次應試僧官,要么因病錯過,要么只獲一件僧衣。
直到 47 歲,馬皇后去世,他才經推薦結識朱棣。初見時,他直言 “臣奉白帽著王”,暗指要幫朱棣稱帝。朱棣被這狂僧的才華吸引,邀他北上。
接下來的七年,姚廣孝在慶壽寺當住持,實則天天潛入燕王府謀劃。1398 年,朱允炆登基,削藩刀先砍向周王、湘王。湘王不堪受辱,閉門自焚。
朱棣慌了,姚廣孝卻抓住時機勸他起兵。朱棣猶豫:“民心向朝廷,怎么打?” 他答:“臣知天道,何論民心?!?還以占卜堅定其心。
為掩人耳目,他在燕王府挖地下室造兵器,養(yǎng)滿鵝鴨掩蓋聲響。建文元年,朱棣以 “清君側” 起兵,這場內戰(zhàn)打了四年。
關鍵時刻,還是姚廣孝定計。靖難第三年,燕軍久攻濟南不下,他遠程建議:“繞過城池,直取南京。” 這一招直擊要害,燕軍果然速勝。
1402 年朱棣稱帝,姚廣孝成了最該受賞的人。但他卻把賞賜的金銀全給了同族,自己住寺廟,上朝穿朝服,退朝換僧衣,得了 “黑衣宰相” 的稱號。
有人說他是怕 “功高震主”。他熟讀史書,見慣朱元璋殺功臣,自然懂自保??蛇@只是表層原因。他給自己取號 “逃虛”,擺明了要逃離塵世。
更深層的,是理想已實現(xiàn)。他一生學的是帝王術,盼的是施展才華。朱棣曾贊他 “天生哲人,輔我國家”,這份認可已夠。
還有藏在心底的懺悔。戰(zhàn)爭讓無數(shù)百姓流離失所,他寫詩感嘆 “何如東流水,寫此長恨端”。清代進士劉湄金說,他是 “因殺業(yè)太甚,故終身為僧”。
84 歲病重時,朱棣問他要什么。他只請求赦免建文帝的主錄僧溥洽。這個請求,像對佛門的回歸,也像對過往的救贖。
他死后,朱棣輟朝兩日,以僧禮厚葬,追封榮國公。史書評價他 “帷幄功高,出家持節(jié)”,這或許正是他想要的結局。
姚廣孝圖的從不是名利。他圖的是不負平生所學,圖的是在歷史上留下 “謀士” 的印記,圖的是功成后能退回佛門,求一份心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