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段時間,各大車企都推出了禁售燃油車的計劃表。
比亞迪最早行動,2022年3月就全面停售燃油車了,北汽和長安計劃在2025年全面停售燃油車。豐田計劃2030年在中國、歐洲、北美停售燃油車,奧迪曾計劃于 2032 年前全面放棄燃油發(fā)動機。奔馳和寶馬則計劃在2030年停售燃油車,日產雖然沒有具體年份,但也表示2025年后會逐步停售燃油車。當時那個決心下的,可以說是相當堅決,好像誰不搞電動車誰就落后于時代了。
但是現在來看,各大車企幾乎都推遲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比如說奧迪,該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格諾特?多納(Gernot D?llner)近期發(fā)表的聲明,奧迪目前將保持戰(zhàn)略靈活性,未來“7 年、8 年,甚至可能 10 年內”仍會繼續(xù)銷售燃油車。
不只是奧迪,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表示將調整2030年電動化戰(zhàn)略,不再堅持“在條件允許的市場全面轉向純電銷售”的目標,轉而采取燃油車與電動車長期共存的靈活策略。沃爾沃、寶馬、日產等車企則在2024年就有調整燃油車和電動車的動作。如沃爾沃取消2030年全面電動化策略,寶馬選擇靈活推進電動化,日產削減電動車開發(fā)費用并調低電動車銷量占比
英國政府同年4月將燃油車禁售令推遲至2035年,允許混合動力車型繼續(xù)銷售;德國則取消了電動車補貼。
前些年看起來如同燎原之火的新能源轉型,突然像慢了下來,不只是國外車企,中國車企這邊也暫停了全面禁售燃油車的計劃,除了比亞迪之外,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從全球的汽車市場來看,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存在不均衡的狀況,中國市場風景獨好,但是在其他市場,比如說歐洲美國,新能源汽車的基礎設施還不健全,還無法取代燃油車,成為家庭唯一用車,奧迪歐洲市場調研顯示,73%的消費者仍將“長途出行便利性”視為首要購車考量。2025年4月至5月,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45%,德國為26%,挪威達(參數丨圖片)到81%,英國為30%,而美國僅有9%,日本僅有2%。
從車企的角度來說,這些車企的新能源汽車,技術發(fā)展并不是很順利,BBA推出的純電產品,真的是一點都不能打,特別是和中國新能源汽車對比,去年,奧迪電動汽車交付量同比下降 7.8%,僅為 164,480 。輛而且,它們賣新能源汽車是賣一臺虧一臺,大眾集團財報顯示,其2024年電動車業(yè)務虧損達21億歐元,而傳統(tǒng)燃油車仍貢獻65%的利潤。
對于這些國外車企而言,燃油車還是利潤的大頭,說停產就停產了,誰也不敢下這個決心。而且車企的內部利益錯綜復雜,實在是很難短時間去統(tǒng)一。
而這些國外車企,未來幾年可能會推出更多的增程式車型和插混車型,來慢慢度過這個過渡期,不過這些對于國產車企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一步慢步步慢,當國外車企還在為液態(tài)電池的性能發(fā)愁時,中國的企業(yè)已經開始布局下一代的固態(tài)電池了。這種技術上的領先,很難追趕。禁售燃油車,和全面轉型電動化,就像是兩杯毒藥,總要去喝下一杯,而對于這些國外車企來說,似乎只能選擇這杯慢性毒藥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