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惠訂單又來了,不接今天沒飯吃,接了就是倒貼油錢。”
9月29日凌晨2點,深圳南山充電站,43歲的李梓銘盯著手機屏幕,手指在“接受”鍵上方懸了3秒,還是點了下去。
10公里里程,平臺顯示乘客付費11.8元,抽成27%,再扣掉電費、折舊,他嘆口氣:“又白送一次外賣價?!?/p>
這條“1公里1塊錢”的短視頻昨晚沖上抖音熱榜,評論區(qū)7萬條留言,一半司機在曬流水,一半乘客在喊“活該”。
我們花了5天時間,跑了全國6城、問了87位司機、扒了3家平臺內部數(shù)據(jù),終于拼出這張“收入斷崖”全景圖——
原來讓司機崩潰的,根本不是訂單少,而是“算法”把他們的時薪釘死在了30元。
01 訂單暴增38%,司機卻多159%!供需錯位真相
交通運輸部最新數(shù)據(jù):
2020→2024 年全國網(wǎng)約車駕駛員證從289萬本狂飆到748萬本,漲幅159%;
可同期月均訂單量只增加了38%。
翻譯成人話:4年多了2.5個司機搶同一塊蛋糕。
“以前早高峰2公里接人3公里送,乘客付18塊我拿14,現(xiàn)在同樣路線平臺直接給乘客砍到9塊,我還得再貼2塊空駛?!?/p>
——濟南司機王強給我們看了兩段行程,2021 vs 2024,里程費從1.65元/公里→0.85元/公里,腰斬只用兩次“系統(tǒng)升級”。
02 特惠單“殺人”算法:平臺用司機的錢補貼乘客
“一口價”不是新故事,卻第一次被內部員工講清套路:
1. 平臺把全天切成288個“小時段”,每15分鐘算一次供需比;
2. 只要實時車輛>需求130%,系統(tǒng)自動觸發(fā)特惠;
3. 降價部分全部由司機承擔,平臺抽成比例不變。
“簡單說,就是把司機當庫存,車多了就打折清庫存。”這位離職運營總監(jiān)說完又補一刀,“乘客省下的那5塊錢,其實是司機口袋里的?!?/p>
西安、清遠、開封等7城已叫?!耙豢趦r”,但司機們發(fā)現(xiàn):叫停的是名字,沒叫停算法。
“現(xiàn)在改叫‘實時優(yōu)惠價’,換湯不換藥。”
03 抽成降2%≠收入漲!平臺“花式費用”大起底
8月滴滴、T3、曹操集體官宣降抽成:最高29%→27%。
我們拿到一位深圳司機8月完整流水:
- 總營收11846元
- 平臺抽成27% 3198元
- 信息服務費、技術服務費、營銷費額外再扣412元
實際綜合抽成30.5%!
“乘客付100塊,我賬上只進69,比出租車時代還低。”司機苦笑。
04 聚合平臺“流量稅”:司機被抽兩次成
更隱蔽的刀子來自高德、美團等聚合入口。
曹操出行招股書顯示:2024年85%訂單來自聚合,公司要再付一次“流量費”。
層層轉嫁后,司機端等于被平臺+聚合一起抽,部分訂單綜合費率高達35%。
“同樣20公里,自營入口到手52塊,聚合入口只剩38,你說我接哪個?”——成都司機周斌同時掛4個平臺,手機支架上“秒切”界面已成肌肉記憶。
05 無證車搶單,合規(guī)司機“被退役”
市場飽和,平臺仍在拉新!
我們臥底某平臺“司機招募群”,管理員公然吆喝:
“沒車沒證也能跑,先租公司車,雙證我們幫你‘慢慢辦’?!?/p>
交通部數(shù)據(jù):全國合規(guī)率僅56%,意味著近一半司機在裸奔。
“他們保險只要兩千多,我們營運險八千多,接同樣單價,出了事故還能拿保險,我們怎么比?”——鄭州老司機趙師傅2021年花18萬買的新能源車,如今殘值不到7萬,“合規(guī)的正在被不合規(guī)的擠死?!?/p>
06 算法“鎖時薪”:跑得快就讓你“休息”
“上午流水沖400,下午絕對不給大單,好像系統(tǒng)怕你一天賺太多?!?/p>
我們測試了3位司機的GPS+接單日志,發(fā)現(xiàn)日流水一旦突破平臺預測值,系統(tǒng)確實會降低派單優(yōu)先級,把大單分給“還差幾塊就達標”的新手。
“它不是在派單,是在做收入分配?!敝袊嗣翊髮W張友浪教授一語道破:算法把司機日收入鎖在“平臺舒適區(qū)”,既讓司機餓不死,也讓司機富不了,從而維持最大在線運力。
07 乘客也受傷:3公里11塊的“臭車”體驗
司機收入下滑,直接反饋到服務:
- 充電貴,空調能不開就不開;
- 為了省時間,吃住都在車上;
- 疲勞駕駛、車內異味投訴激增。
微博話題閱讀量4.8億,本質是低價戰(zhàn)把服務也砍掉了。
08 破局唯一路:把“算法”關進籠子
監(jiān)管已經開始動手:
- 上海、深圳試點“抽成比例實時可查”,乘客掃碼就能看司機到手多少;
- 莆田、鞍山實施“一案雙罰”,平臺給無證車派單,司機罰1萬、平臺罰3萬;
- 成都網(wǎng)約車協(xié)會首次寫入“不得通過算法限制司機流水”,違者暫停經營許可。
交通部9月28日發(fā)文,明確四季度將在全國推廣“陽光抽成”和“算法備案”兩大制度。
司機們把截圖轉到群里:“終于等到這一天,希望不是雷聲大雨點小?!?/p>
09 寫在最后:別讓“共享”變成“共貧”
李梓銘們不是怕吃苦,他們怕的是苦得沒尊嚴。
當1公里只值1塊錢,當算法把人力壓榨到分鐘,當平臺用司機的汗水換市值,這場零和游戲就沒有贏家——
乘客省了5塊,卻可能坐上隱患車;
司機多跑10單,卻養(yǎng)不起一家人;
平臺數(shù)據(jù)越來越好看,社會信任卻越來越薄。
下一次你打車,如果看到司機拒接特惠,請別急著給差評。
那個“拒絕”背后,是一個想靠雙手掙明天的中年人,最后一次對算法說不。
#網(wǎng)約車1公里1塊錢合理嗎?
#你支持叫停特惠訂單嗎?
評論區(qū)已開放,司機、乘客、平臺,歡迎來對號入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