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環(huán)球科學 ,作者環(huán)球科學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環(huán)球科學”(id:huanqiukexue)
圖片來源:unsplash
從古籍中尋覓科學線索。
撰文 | Mark Thompson
審校 | 時小舟
編輯 | 黃雨佳
破解中國古代天文事件是現(xiàn)代天體物理學中一個有趣的研究領域。兩千多年來,中國天文學家以驚人的準確性與一致性,詳細記錄了各種天象,從“客星”(短暫存在的發(fā)光天體)到彗星、日月食及行星合相,無所不包。這些記錄組成了一份絕妙的天文觀測檔案,而且通常早于西方的記錄幾百年。然而,要準確解讀這些材料面臨著許多挑戰(zhàn):我們需要翻譯古代的用詞,轉換坐標體系,并根據(jù)簡短的描述來推測這些暫現(xiàn)天象的本質??茖W家若成功破解這些天象,將會為各種天文事件的研究提供重要數(shù)據(jù);而那些未被破解的,則會成為持續(xù)數(shù)十年甚至數(shù)百年的謎團。
謎團之一發(fā)生于公元1408年10月?!睹魈趯嶄洝分杏涊d了一顆客星:“夜,中天輦道東南有星如盞大,黃色光潤,出而不行,蓋周伯德星云?!?strong>這是一個靜止的黃色天體,連續(xù)十余天都能觀測到。換算到現(xiàn)代星圖中,該天體位于天鵝座與狐貍座交界處的輦道星官附近,符合新星的特征:亮度大(星等大約為-4至0),色彩穩(wěn)定,光變曲線持久地平穩(wěn)。直至今日,這個塵封600年的謎團,仍是對現(xiàn)代天文學解讀歷史天文記錄的一大挑戰(zhàn)。
《明太宗實錄》中的相應記載丨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近期,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后研究員楊伯順帶領的天文學家團隊揭開了此事的謎底。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發(fā)現(xiàn)的證據(jù):在1408年觀測到客星的數(shù)周后,翰林學士胡廣撰寫了一份詳細的《賀瑞星表》。相較于此前看到的簡略記載,這份證據(jù)提供了更真實的信息。
《賀瑞星表》中寫道:“欽天監(jiān)奏,永樂六年十月初六日昏初刻,中天輦道南有星見,大如盞,色正黃,光潤煜然。測候十日,安靜不行。按占書,此為瑞星,見則天下和平,一名德星?!?/p>
《胡文穆公文集》中的相應記載丨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這份賀表的出現(xiàn)打消了人們對偽造記載的擔憂,也揭示了歷代文獻傳抄過程中出現(xiàn)的重要表述差異。中國天文學家向皇帝呈報天象時,會謹慎地選用褒義詞,例如將其描述為“黃”“光潤”而不是“芒”,刻意避免不吉利的措辭。這反映了他們在將政治考量置于純粹客觀的天文學術語之上時,仍會保留天象觀測的珍貴細節(jié)。
研究團隊認為,基于“測候十日,安靜不行”的描述,這很有可能是恒星瞬變事件而非彗星;同時,其恒定的光變曲線表明這是一種具有平穩(wěn)特征特殊新星。考慮到中國文化對特定色彩的偏好,以及古代顏色術語的限制,我們應當謹慎解讀記載中的“色正黃”。但顯然,即便在明亮的銀河系中,該天體都足以清晰可見,而且亮度足以讓朝廷官員們觀測和討論。科學家對其亮度的估計主要基于以下幾條線索:只有亮度大于2個星等的星體才會顯現(xiàn)出顏色,而“周伯星”一詞專指亮度極高的天象。亮度持久、顏色可見的特征,結合欽天監(jiān)對此次觀測的隆重記載,說明這個1408年的天文事件很有可能是一顆極為重要的新星,在持續(xù)觀測期間始終保持穩(wěn)定。
楊伯順團隊尋找1408年新星的區(qū)域丨原論文
研究團隊確信,他們終于弄清了1408年天文事件的真相,盡管我們可能永遠無法下百分百的定論。楊伯順及其團隊通過仔細研讀新發(fā)現(xiàn)的原始文獻,結合現(xiàn)代恒星物理學理論,將塵封數(shù)百年的謎題轉化為遠古星體事件的寶貴科學數(shù)據(jù)。這一突破表明,如果能恰當解讀中國古代天象記錄,或許能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了新星的特征與恒星的演化。這顆1408年的新星,以及1054年的蟹狀星云超新星等已得到確證的中國古代客星,共同證實了歷史天文觀測的重要性。
https://www.universetoday.com/articles/astronomers-identified-the-lost-star-of-1408or-have-they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環(huán)球科學(ID:huanqiukexue),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newmedia@huanqiukexue.com。 歡迎轉發(fā)到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