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師生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校園安全,9月11日,深圳市應急管理局(地震局)在深圳市淘金山小學開展“開學第一課”防震減災科普宣教活動。活動特邀廣東省防震減災科學傳播師歐陽麗彤擔任講師,匯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資源,豐富教育內容,惠及全校1300余名師生。
動物與地震宏觀觀測講解環(huán)節(jié),來自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深圳野生動物園)的黃峰老師以“動物超能力”為切入點,通過互動提問以及展示豹紋守宮活體和火烈鳥腿骨標本的方式,趣味講解了動物在地震前的異常反應及其可能存在的生物機理,激發(fā)了學生們對地震宏觀觀測知識的探索欲,并引導大家要堅定“相信科學、不信謠、不傳謠”的信念。
廣東省防震減災科學傳播師歐陽麗彤聚焦于“校園地震避險指南”,運用“板塊運動”動畫演示地震成因,以通俗語言科普地震三要素、震級與烈度等知識,結合實際案例講解校園避險要點,并在現(xiàn)場示范如何利用身邊物品進行震后止血包扎,將理論教學與實用技能緊密結合。
在課堂互動體驗環(huán)節(jié),淘金山小學推薦4名學生擔任“地震小小講解員”,對家庭地震應急包中儲備的物品種類和功能進行了詳細介紹。參與活動的同學們分組體驗了地震波模擬平臺和不同建筑結構抗震性能演示裝置,身臨其境地感受了地震的威力與建筑抗震設防的重要性;并實操消防安全知識搶答系統(tǒng)、模擬滅火體驗系統(tǒng)和不同場景安全隱患排查系統(tǒng)等互動設備,在“玩”中掌握了地震次生火災的應對方法。
9月開學以來,深圳市應急管理局(地震局)聯(lián)動消防部門,先后在翠園中學、深圳市松泉實驗學校、前海小學、文理學校等多所學校,以多種形式開展“開學第一課”防震減災安全教育活動,提升師生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守護青春和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