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培德從基層戰(zhàn)士干起,一步步爬到團副參謀長這個位置。他負責作戰(zhàn)計劃和協(xié)調,1979年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打響,50軍150師作為預備隊,后來接到任務從廣西水口關進越南,配合41軍清剿高平以西的殘敵。
付培德隨448團行動,本來以為是簡單任務,誰知道撤退時出了大岔子,導致全團遇伏,好多人被俘。他回國后上了軍事法庭,做了詳細陳述,講了整個過程。
3月6日448團從廣西寧明出發(fā),下午五點過境越南,三營打頭陣,他和師偵察科的人引導車輛前行。7日早上到高平扣頓,全團下車待命,不久副軍長來了,布置任務:二營阻擊朗登,一營三營搜索西北。
部隊趕路,中途在吞片東側山地露營。那時候部隊新兵占多數(shù),但訓練還算扎實,開頭幾天打得順手。
8日中午到班英,發(fā)現(xiàn)敵軍占了公路前方六處高地,付培德指揮進攻,先后拿下1到4號高地,擊退敵方反撲。休整兩天后,收到41軍命令,停止進攻,三天內由南向北清剿,14日從平孟回國。但命令沒及時下來,11日中午外圍發(fā)現(xiàn)小股敵軍,夜晚沒動靜。
黃昏時團長接到信令,改從班英北側山區(qū)撤離,不走公路。付培德在陳述中提到,這決定有問題,因為山區(qū)地形復雜,容易中埋伏,但軍令如山,只能執(zhí)行。
12日上午,二營先頭遭伏擊,全團逐步陷入包圍。團長李紹文四次請求走公路,都被師部拒了,工作組下達只準前進不許后退的指示。付培德說,當時部隊情緒低落,但還得硬著頭皮上。團部讓他率八連和一連攻制高點佯攻,主力突圍。
13日凌晨行動,霧大,隊伍被分割成三組:王立新部、付培德部、李和平部。付培德帶56人,包括劉興武和李鐵橋,半數(shù)沒武器。他陳述說,爬山時天亮了,隱蔽半山腰,上午十點報告團部,一連失蹤,八連分散,要求夜間行動。
夜間他們下山,用干糧袋連接吊巖壁,付培德說自己先下去,到山腳只剩幾人,敵軍圍上。14日試突圍,敵火封鎖,多人傷亡,電臺壞了,報務員犧牲。接下來幾天敵搜山,部隊苦撐,渴了舔露水,餓了嚼草根。
付培德承認,他反對突圍建議,堅持固守待援,結果錯失機會。有些士兵如司福林、劉兆華他們19人自己下山,找到公路會師友軍。但付培德沒動,電臺班長殷濤建議去505高地,他以情況不明拒了。殷濤后來走失,為掩護戰(zhàn)友拉手榴彈同歸于盡,年僅22歲。
付培德陳述,到18日派四排長帶人下山摸敵情找水,沒成。19日上午敵炮轟,部隊散開,下午四點他和通訊員被俘。全過程7晝夜,部隊從輕裝行軍,沒帶夠物資,糧食彈藥早耗光。
法庭上他指出,上級猶豫導致延誤,師長劉同聲想走公路安全,但工作組要邊撤邊打鍛煉隊伍,兩邊爭執(zhí),給了敵軍設伏時間。結果448團7連打散,218人被俘,332人失蹤陣亡。
李和平帶104人占矮高地,沒地圖,彈盡糧絕下山投降。王立新帶43人突圍,被打散,王立新沖敵陣拉手榴彈,耿軍跳崖自殺,余者重傷被俘或陣亡。
付培德說,自己部形勢最糟,缺槍少彈,戰(zhàn)意低落,堅持固守是錯的。殷濤要“光榮彈”跟劉兆華別離,后犧牲。付培德沒美化自己,承認指揮保守,造成更大損失。
事件后,許世友將軍火大,想調兵營救,但中央否決,因為16日外交部宣布中國在越南無一兵一卒。被俘者通過交換回國,付培德他們接受調查審判。李和平判6年徒刑,出獄生活難。
付培德判刑,出獄丟軍人待遇,在學校做勤雜,一輩子低頭。其他俘兵多復員,失蹤陣亡者有烈士名,但沒墳。50軍軍官處分,1985年裁軍,50軍撤編。2019年龍州陵園建英名墻,紀念332烈士,9月民兵墻添名。
付培德入伍后,從戰(zhàn)士到班長、排長、連長、營長,1978年升副參謀長。部隊整編,新兵多,他抓訓練,強調適應實戰(zhàn)。入越前,檢查裝備,動員士兵。作戰(zhàn)初,指揮高地進攻,部隊拿下陣地,但撤退轉折點上,出問題。
他帶隊時,拒絕殷濤建議,沒采納突圍機會。司福林他們成功脫險,證明有機會,但付培德固守,錯上加錯。法庭認定他負次要責,黨內警告,但實際判刑。出獄后,生活普通,推車掃地,搬東西維持。相比王立新耿軍追記一等功,他結局差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