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就像一個大舞臺,紅綠燈就是維持秩序的 “裁判”。但現(xiàn)實里,總有騎電瓶車的人闖紅燈,結果出了事故,不僅有人受傷、東西被撞壞,還搞得大家一頭霧水 —— 明明是被撞的,怎么還要擔責任?弄清楚這類事故誰該負責、怎么賠償,不只是守法律,更是保護咱們自己的小命。不管是貴州白云區(qū)街頭的車禍,還是上海浦東的處理現(xiàn)場,這些事兒都在提醒我們:交通規(guī)則可不是擺設,守規(guī)矩才能保平安。
責任咋算:法律眼里誰對誰錯
出了事故,到底誰該負責,得看法律怎么說?!吨腥A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白紙黑字寫著,不管開車騎車還是走路,都得按紅綠燈來。交警處理事故時,會去現(xiàn)場勘查,調監(jiān)控錄像,找證人詢問,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然后出一份責任認定書。這時候,“闖紅燈” 這個行為就成了關鍵證據。
一般來說,只要電瓶車闖紅燈出了事,騎車的人基本要負全責。貴州的馮某賢騎電瓶車闖紅燈,撞上正常行駛的小轎車,最后自己受傷,交警認定他全責;上海有個女士闖紅燈過馬路被撞,還覺得奇怪 “車主難道沒責任?”,結果交警根據現(xiàn)場證據,還是判定她全責;海南澄邁一個女士帶著孩子闖紅燈被撞,不僅被罰了 50 塊錢,事故所有責任也都得她擔著。這些例子都說明,騎電瓶車的人闖紅燈,如果沒有證據證明開車的人有錯,那只能自己承擔全部后果。
不過法律也不是一刀切,有些特殊情況會考慮得更人性化。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要是開車的人超速、酒駕,有錯在先,那電瓶車駕駛人的責任就會減輕。就算開車的人沒犯錯,出于保護弱者的考慮,也要承擔不超過 10% 的賠償。但要是能證明電瓶車駕駛人是故意撞上去的,開車的人就能免責。有交警說,遇到老人、小孩這些特殊情況,只要雙方都同意,也會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協(xié)調責任劃分,盡量做到合情合理合法。
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要是闖紅燈造成嚴重后果,可能會坐牢。上海普陀區(qū)的周某闖紅燈,結果導致騎電動自行車的人被機動車碾壓身亡,因為他的過失造成嚴重后果,最后被判了兩年六個月有期徒刑。這也給大家提了個醒,騎非機動車違法,嚴重的話也是要負刑事責任的。
怎么賠錢:撞壞東西、傷了人咋賠償
弄清楚誰該負責之后,下一步就是怎么賠錢。賠償范圍包括撞壞的東西和受傷的人,而且賠多少、怎么賠,法律都有明確規(guī)定,這樣既能保證被撞的人能拿到賠償,也能防止犯錯的人耍賴。
如果是東西被撞壞了,賠償?shù)臅r候既要考慮誰有錯,也要考慮誰的危險性更大。比如通海縣的楊某闖紅燈,把別人的小轎車撞壞了,雖然他負全責,但法院考慮到機動車比電瓶車危險,就按照 “優(yōu)者危險負擔” 的原則,讓楊某只賠了 10% 的修車費,也就是 1101 元。這樣既懲罰了他闖紅燈的行為,又避免讓他因為賠太多錢陷入困境,畢竟人的安全比東西更重要。要是機動車買了保險,保險公司先賠錢之后,還能找闖紅燈的楊某把錢要回來,這樣就能保證車主的損失有人賠。
要是有人受傷了,賠償就得按照實際損失來。包括醫(yī)藥費、誤工費、護理費這些費用。具體來說,醫(yī)藥費拿著醫(yī)院的發(fā)票實報實銷;誤工費按照受傷的人實際少掙的錢,或者按照行業(yè)平均工資,再乘以誤工的天數(shù)來算;護理費、營養(yǎng)費要根據醫(yī)生的囑咐或者鑒定結果來確定。如果傷得特別嚴重,造成殘疾或者死亡,還要賠償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甚至精神損失費。賠償?shù)捻樞蛞灿兄v究:先由機動車的交強險保險公司賠,不夠的部分再由商業(yè)三者險按責任比例賠,最后剩下的錢才由責任人自己掏腰包。就算是騎電瓶車闖紅燈自己受傷了,也能從機動車的交強險里拿到一點賠償,如果自己還給電瓶車買了意外險,也能減輕一些負擔。
要是賠償?shù)臅r候產生糾紛,解決辦法也有好幾種。可以自己和對方商量,或者請交警幫忙調解。要是實在談不攏,還能去法院打官司。起訴的時候要準備好起訴狀,還有事故認定書、醫(yī)療發(fā)票這些重要證據。要是沒錢打官司,也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先不用交訴訟費。
安全小妙招:出了事咋辦,怎么避免出事
萬一出了事故,知道正確的處理方法能減少很多損失;平時多注意,更能從根本上避免悲劇發(fā)生。公安部交管局的數(shù)據顯示,2012 年有 798 人因為闖紅燈出事故丟了性命,上海近兩年非機動車造成人員死亡的事故里,差不多四分之一都是因為闖紅燈。這些數(shù)字都在告訴我們:提前預防比事后補救重要得多。
剛出事故的時候,這幾步一定要做好。首先趕緊停車,打開雙閃燈,如果是普通道路,在車后 50 - 100 米的地方放三角警示牌;要是在高速上,就得放到 150 米開外,防止被后面的車再次撞到。要是有人受傷,馬上打 120 叫救護車,同時撥打 110 或 122 報警,說清楚事故發(fā)生在哪里、傷了幾個人、車子是什么情況。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記得多拍照片:拍下事故現(xiàn)場全景、車輛位置、碰撞的痕跡、剎車印,還要記下雙方的車牌號、駕駛證信息,留好現(xiàn)場證人的聯(lián)系方式,這些證據對劃分責任特別重要。
要是對交警的責任認定不服,在拿到認定書后的 3 個工作日內,可以向上一級公安部門申請重新審核。審核部門會在兩個月內檢查處理過程和事實依據,決定是維持原來的認定,還是重新劃分責任。通??h楊某的案子里,保險公司就是拿著責任認定書和相關材料,通過打官司把錢要回來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把這些法律文件保存好。
想要避免事故,最關鍵的就是別心存僥幸。昆明交警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81% 的行人交通違法都是闖紅燈,而且有 67% 的人承認自己闖過紅燈,總覺得偶爾闖一次沒關系,這種想法最容易出事。特別是送外賣、送快遞的人,為了趕時間闖紅燈的情況更多,但一次僥幸可能就會造成一輩子的遺憾。平時騎車戴好頭盔,走非機動車道,不逆行,這些看起來簡單的措施,真出了事能保命。就像晉中昔陽的宋某某,闖紅燈受傷,交警反復強調,頭盔就是最簡單有效的保命神器。
從城市規(guī)劃的角度來看,合理設置紅綠燈的時間,推廣 “車讓人,人快走” 這些做法,也能減少闖紅燈的現(xiàn)象。但說到底,能不能保證安全,關鍵還得看每個人心里有沒有那根弦。
交通秩序就像一面鏡子,能照出大家的文明程度。闖紅燈這件事,背后不只是法律的規(guī)定,更關系到每個人的生命安全。關于電瓶車闖紅燈事故的責任劃分和賠償規(guī)則,其實就是在告訴大家:自由是有邊界的,這個邊界就是規(guī)則;想要安全,就得遵守法律。從貴州的車禍到上海的判決,從賠錢到坐牢,這么多真實的例子都在說同一件事:等紅燈耽誤不了幾分鐘,但闖紅燈可能就再也等不了了。要是每個人出門都能遵守交通規(guī)則,馬路上肯定會更安全,大家也能平平安安出門,高高興興回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