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上鬧得挺大的事兒,就是歐美那邊三十多個國家開始對中國稀土產業(yè)下手了。話說G7集團加上歐盟這些經濟體,總數(shù)超過三十個,它們在2025年9月24日左右通過路透社爆出消息,正在商量聯(lián)合起來對付中國稀土出口。具體說來,它們想設個價格下限,不讓中國稀土賣得太便宜,還考慮加征關稅或者碳稅,這個碳稅是根據(jù)生產稀土時用多少非可再生能源來算的。
簡單點講,就是西方國家覺得中國把全球稀土開采占了六成多,加工環(huán)節(jié)更是高達九成二,這讓他們太依賴了。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shù)據(jù)顯示,從2020到2023年,美國進口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屬里有七成來自中國。今年4月,中國又對幾種中重稀土出口加強管制,西方那邊直接拉警報,擔心供應鏈出問題。
這些國家為什么現(xiàn)在突然動起來?主要還是因為稀土這玩意兒太關鍵了,它是新能源汽車、風力發(fā)電機、核潛艇這些高科技和軍工產品的必需品。西方想擺脫依賴,但短期內自己建不起完整的產業(yè)鏈。像G7的技術團隊在芝加哥開閉門會,討論提高外國投資審查門檻,防著資金流進中國稀土領域,還想在政府采購中限中國稀土的份額。
這背后的邏輯挺清楚,就是一種防御姿態(tài),透著對未來科技競爭的焦慮。歐盟那邊已經在評估聯(lián)合采購方案,還考慮價格保證機制,雖然還沒定下來,但這步棋明顯是沖著中國來的。加拿大支持價格下限,美國也在研究更廣的策略,防止中國低價傾銷。整體看,這波操作是想通過政策工具,慢慢把稀土供應鏈拉回西方控制。
這邊歐美忙著制裁,那邊巴基斯坦卻玩起了另一套。2025年9月25日,巴基斯坦總理謝赫巴茲·謝里夫和陸軍參謀長阿西姆·穆尼爾去白宮見了特朗普,還帶了份稀土樣品當禮物。穆尼爾親自把樣品交給特朗普,這事兒從白宮發(fā)布的照片看,特朗普盯著那些礦石看得很認真。
巴基斯坦這步走得挺有象征意味,早前9月8日,他們就和美國戰(zhàn)略金屬公司簽了份500百萬美元的投資協(xié)議,針對稀土、銅、鎢這些礦產開發(fā)。協(xié)議分三階段,第一階段2025到2026年,直接出口現(xiàn)有礦產賺快錢,第二階段建加工設施,第三階段大規(guī)??碧健0突固沟南⊥临Y源主要在開伯爾-普什圖省、俾路支省和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這些地方礦藏豐富,俾路支省就占全國面積四成四,礦產和天然氣占全國四成五以上。
巴基斯坦為什么選這個節(jié)骨眼拉攏美國?說白了,就是外交投機加自身需求。巴國政府自己沒法保證礦區(qū)安全開發(fā),尤其是俾路支省,那里武裝組織活躍,像俾路支解放軍常襲擊設施,美國都把他們列進制裁名單了。巴基斯坦需要美國的錢和技術來穩(wěn)住局面。這次會談持續(xù)80分鐘,全封閉,白宮沒發(fā)正式聲明,但巴方發(fā)了,感謝特朗普在反恐和印巴沖突調解上的作用,還邀請美國企業(yè)投資農業(yè)、IT、礦業(yè)和能源。印度媒體炸鍋了,叫這事兒是美國自1971年以來最大的外交轉向。因為特朗普過去沒少批評巴基斯坦,現(xiàn)在卻跟他們領導人合影,這變化來得快。
俄烏沖突后,印度大量買俄羅斯原油,美國不爽。2025年8月6日,特朗普簽行政令,對印度商品加征25%關稅,還調整H-1B簽證政策,打擊印度IT產業(yè)。印度煉油廠數(shù)據(jù) 顯示,2025年上半年俄油進口占四成以上。美國要印度停買俄油,作為推進雙邊貿易協(xié)議的前提。9月下旬,印度外長和商務部長去美國談,想緩和,但特朗普在聯(lián)合國大會上說,可能進一步施壓。印度回應說,需要美國允許從伊朗和委內瑞拉進口油作為替代,但談判沒馬上進展。這時候巴基斯坦把稀土樣品送到白宮,明顯是抓住了美印鬧別扭的空子,玩外交杠桿。
巴基斯坦這手牌打得精明,他們有全球稀土儲備的6%,價值6到8萬億美元,主要在巴基斯坦西部和北部。地質調查顯示,溪流沉積物中稀土濃度高達300ppm。但開采有風險,每噸稀土產出2000噸毒廢,包括一噸放射性殘渣,環(huán)境代價大。巴國經濟脆弱,受IMF和中國影響,現(xiàn)在拉美國入伙,是想從安全伙伴轉向經濟盟友。美國也樂意,因為想減對中國稀土依賴,特朗普7月就承諾和盟友合作開發(fā)關鍵礦產。這協(xié)議雖是意向書,但巴基斯坦定位礦產為戰(zhàn)略籌碼,求美元投資。
對中國來說,美巴稀土合作短期影響小。協(xié)議從勘探到投產,得五年十年,礦區(qū)安全問題懸著,前景不明朗。中長期看,如果美巴真把稀土推向市場,中國在對美談判時籌碼可能弱點,但中國握著產業(yè)鏈核心技術和加工優(yōu)勢,美巴還形不成沖擊。這事兒更像是戰(zhàn)略牽制。印度那邊,媒體批評美國轉向,但印美貿易談判還在繼續(xù),美國可能加碼對巴投資,推替代供應鏈。印度或調低俄油進口,緩和美關系。各方博弈重點在技術轉移和市場份額。
稀土這東西不稀,稀的是誰能抓牢機會。全球礦產戰(zhàn)爭升級,西方想重塑供應鏈,巴基斯坦借機翻身,但安全和環(huán)境問題不解決,容易成空談。中國穩(wěn)住加工霸權,短期無憂。巴基斯坦拉美國入伙,表面看是外交勝算,但底層是經濟壓力和地緣博弈。特朗普政府推進供應鏈多元化,穆尼爾和謝里夫的舉動,凸顯小國在大國夾縫求生。美國對印施壓,印度買俄油成痛點,巴基斯坦鉆空子。整體格局,稀土成大國角力場,誰掌控,誰占上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