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跑5公里的路上,沒規(guī)劃工作,沒復盤生活,盯著路面的樹影晃了一路;夜跑時耳機里放著歌,歌詞沒記住一句,思緒像被風刮走。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跑步時腦子空空”的時刻?
起初我總以為是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直到查了運動生理學資料才懂:這種“放空”不是走神,是身體按下的“最優(yōu)解按鈕”。
跑步時,肌肉需要大量血液供氧,心臟會把更多血液泵向四肢,大腦的血流量會比靜息時減少15%-20%。
就像手機后臺同時開太多APP會卡頓,大腦這時會自動“關閉非必要程序”——那些復雜的邏輯思考、情緒內耗、待辦清單,全被暫時“掛起”,只留呼吸、步頻這些基礎功能運轉。
這種“被動放空”,反而給了大腦“留白時間”。平時被瑣事塞滿的神經突觸,在血流量放緩時進入“低負荷修復”;就像擁堵的高速路突然車少了,原本卡住的“思維車輛”反而能慢慢理順。
很多跑者說“跑完突然想通一件事”,就是因為這半小時的“空”,讓大腦跳出了慣性思維的死胡同。
更妙的是,跑步時大腦會分泌內啡肽和血清素,這兩種物質會悄悄“稀釋”焦慮。
你以為是腦子空了,其實是負面情緒被這些“快樂激素”悄悄沖走,剩下的只有腳步落在地面的實感,和風吹過耳邊的輕響。
后來才明白,跑步時的“放空”從不是浪費時間。就像給滿格運轉的電腦清內存,那些被暫時“關掉”的雜念,其實在血流量放緩的間隙里悄悄歸位。
等汗?jié)褚律劳O履_步,你會發(fā)現(xiàn),不僅腿不沉了,連心里的褶皺都被熨平了。
所以下次跑步時別刻意“逼自己想點什么”——就讓腦子空著,讓腳步帶著你走。畢竟成年人的世界里,能不被任何事催促、不被任何聲音打擾,只跟著呼吸和腳步“空”半小時,本身就是跑步給成年人最難得的禮物。
你跑步時腦子會放空嗎?還是會單曲循環(huán)某首歌?來評論區(qū)聊聊~
(關注我,學習更多跑步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