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近日發(fā)布了星系OJ 287的一張新圖像,首次清晰展現(xiàn)了自星系中央噴射出的等離子體射流呈現(xiàn)銳利彎曲、帶狀結構的景象。詳細觀測揭示了異常射流結構,科學家推測該星系核心處可能存在兩顆正在融合的超大質量黑洞。
OJ 287星系位于距離地球50億光年之外,一百五十多年來因亮度變化異常一直引發(fā)天文學家興趣。研究人員長期懷疑該星系核心的強烈引力運動可能源于兩顆超大質量黑洞的合并。
以海德堡大學Dr. Efthalia Traianou為首的國際研究團隊,利用空間射電望遠鏡,捕捉到了迄今為止對該星系核心最細致的圖像。
在這項突破中,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此前從未見過的射流急劇彎曲段。這一發(fā)現(xiàn)帶來了關于超大質量黑洞極端環(huán)境的新見解。
OJ 287被歸類為耀變體(blazar),此類星系以異常高亮度和強烈活動聞名。其核心黑洞不斷吸積周圍物質,并通過巨大射流噴射出部分物質。射流由高強度輻射、極端高溫、重離子粒子和強磁場組成。
“我們此前從未在OJ 287星系看到如此細致的結構,”項目團隊成員Dr. Traianou表示,她隸屬于海德堡大學跨學科科學計算中心Dr. Roman Gold研究組。
最新圖像深入星系核心,展現(xiàn)出射流如絲帶般彎曲的結構,對射流成分與行為提供了新認識。部分區(qū)域溫度高達十萬億開爾文,直接證明了極端能量和劇烈運動在黑洞附近釋放??蒲袌F隊還觀測到新的沖擊波于射流內生成、擴展及碰撞,并將其歸因于來自2017年異常伽馬射線測量的數(shù)據(jù),能量高達萬億電子伏特。
該射電圖像由地軌道上的RadioAstron任務(Spektr-R衛(wèi)星上的十米天線)以及全球27座地面天文臺組成的空間-地面射電干涉儀聯(lián)合采集。
通過這種方式,研究人員有效構建了一個直徑為地球五倍的“虛擬太空望遠鏡”。高分辨率正是來源于各臺射電天文臺之間的巨大距離。圖像獲取基于波的疊加測量原理。
這項干涉圖像進一步支持OJ 287星系內部存在雙黑洞系統(tǒng)的假設,為分析黑洞運動如何影響射流形態(tài)與方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該星系的特殊性質使其成為探究黑洞合并及相關現(xiàn)象的理想候選對象,”Dr. Traianou指出。
編譯自/ScitechDail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