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非洲軍團”失利:曇花一現(xiàn)還是必然崩塌?
誰在非洲輸了牌?當外媒集體傳出消息,說俄羅斯的“非洲軍團”在多國遭遇失利,美法勢力又趁機卷土重來時,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這不是瓦格納的續(xù)集嗎?可惜啊,續(xù)集往往爛尾。問題是,這真只是瓦格納沒了普里戈任那么簡單嗎?恐怕沒這么輕松。
瓦格納與非洲軍團:模式之差,天壤之別
瓦格納的崛起,本質上是普里戈任個人冒險主義和商業(yè)化軍事模式的結合:契約邏輯:保護你政權,換你金礦、鉆石;靈活打法:不講官僚程序,直接見血;強人色彩:普里戈任本人親自下場談判,既是商人,又是軍閥。
反觀非洲軍團?那就是俄國防部的延伸。打仗講流程、審批走公文,行動遲緩,缺乏冒險精神。瓦格納的“雇傭兵江湖氣”,硬生生被“軍官老爺”的文件夾淹沒。結果就是:地盤迅速丟失,氣勢全線崩盤。
一句話,瓦格納靠“江湖”,非洲軍團靠“科層”;前者能野蠻生長,后者只能慢性衰敗。
俄羅斯戰(zhàn)略重心:非洲從主場到雞肋
有人說,非洲軍團失敗是因為缺乏普里戈任的個人魅力。沒錯,但這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在于:烏克蘭戰(zhàn)場吃掉了俄羅斯的戰(zhàn)略耐心。普京的所有資源和政治關注都在烏東,非洲成了“不重要的副本”。體制短板:俄國防部天生不適合搞灰色地帶戰(zhàn)爭。它擅長的是傳統(tǒng)軍事,而非瓦格納式的靈活外包。普京興趣轉移:當非洲不再能迅速兌現(xiàn)戰(zhàn)略收益時,克里姆林宮的注意力自然轉向別處。
所以這不是“偶然挫折”,而是“必然滑落”。
美法回歸:殖民舊夢與新算盤
俄羅斯一退,美法就急得冒頭。法國在中非推軍事培訓,美國通過第三方渠道重返尼日爾、馬里,甚至黑水公司前老板普林斯又來了。你看,非洲這塊棋盤,不會空出來多久。
但問題是,美法回歸也不是純粹“救世主”邏輯:法國更多是想挽回昔日殖民勢力的面子;美國回非洲,其實背后更多是防范中國的滲透,而非單純對抗俄羅斯;私營軍事公司的回流,意味著大國競爭也在“市場化”。戰(zhàn)場上除了正規(guī)軍,還得看誰能出得起錢雇傭兵。
換句話說,俄羅斯在輸,不代表美法在贏,他們只是又多了一次試錯機會。
非洲的主動性:棋子還是玩家?
其實:非洲國家不是完全的棋子。當年馬里、中非、布基納法索拋棄法國,拉瓦格納入場,本質上是對西方殖民遺產的反感。如今美法能卷土重來,說明這些國家對俄羅斯的期待也破滅了。
所以他們并不是完全被擺布,而是在不同外部力量間尋找最現(xiàn)實的依賴。大國的“信譽破產”,往往是他們轉向的關鍵。
信譽戰(zhàn)的勝負手
瓦格納曾讓非洲看見了一絲“另一個選擇”的可能性,但隨著普里戈任的墜機,這條路迅速坍塌。非洲軍團的失利,意味著俄羅斯在非洲信譽度的雪崩。
但別誤會,這并不等于美法就能穩(wěn)操勝券。因為非洲已經不是20世紀的殖民地,而是一個在大國縫隙中謀生的復雜棋局。最終的贏家不是誰能武力占領,而是誰能兌現(xiàn)承諾、長期提供穩(wěn)定。
所以問題來了:當大國都把非洲當作棋盤,非洲國家能不能有一天,真正把自己擺在棋手的位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