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查看詳情
中醫(yī)、醬油、鐘表、咖啡、酒吧、西餐、燒烤、飯館、湯面、糕點……這是杭州中山中路部分業(yè)態(tài)的分布,既古典,又現(xiàn)代,既繁華,也煙火。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商業(yè)、文化融合濃縮在一條街上,和諧共生。
這條路很好逛,隨便一家店進去,和老板搭話,就能淘到隱匿在時光里的寶藏。
一家毛線店比較起來顯得樸素了,寸土寸金的地方,怎么也得綾羅綢緞才配得上。何況,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商業(yè)的發(fā)達、機械化批量生產,量體裁衣仿佛早已是歷史,但那么一家小小的毛線店,中山中路也容得下。
中山中路,阿冬毛線店
老板娘已經71歲 要把鋪子傳給女兒
“阿冬毛線店”,人名做店名,既久遠,也流行。宋末元初,《夢粱錄》記載,臨安地區(qū)很多店鋪以經營者的姓氏加上所賣商品的名稱來命名,有“貓兒橋魏大刀熟肉”“潘節(jié)干熟藥鋪”等,到了近代,“張小泉剪刀”更是響當當,成為了老字號。
阿冬毛線店不起眼,30多個平方的店鋪,鋪面窄小,門口掛一排樣衣,三面墻壁樣衣、毛線,掛得滿滿當當,布局很古舊,除了毛線之外,沒有一點其他的介紹。
店里柜臺后4個女人在忙碌,老板娘也就是阿冬,71歲,還有一個是她女兒,“毛線店開了40年,我老了,干不動了,打算讓女兒接班?!绷硗鈨扇艘粋€是她嫂子 ,一個是小姐妹,“生意忙的時候,起早貪黑,吃飯上廁所都顧不上,找她們幫忙。”
阿冬語氣里有驕傲,沒想到吧, 一間小小的毛線店,會這樣忙。
阿冬掰起手指,開始算賬,租金一年10多萬元,一年營業(yè)9個月,“沒生意?我的年紀可以退休的嘞,杭州人日子都還好過的,沒生意我不好出去游山玩水啦?”
天剛開始涼,毛線店生意就很好。
“我們老底子杭州人,都要做有準備的事,不是事到臨頭,抓瞎?!卑⒍f,一般國慶后,店里生意就忙得停不下來。毛線店,賣毛線和毛衣,買毛線的按斤兩算,客人自己回家織,她們到店里看看流行的款式和織法,我會推薦樣式,還會教她們織法;買毛衣的,選定好款式,量好身體尺寸,一周后取衣服。
阿冬說,生意好的時候,店里4個人,從早忙到晚,飯也顧不上吃,一天量尺寸要100多個人,即使這兩年,每天也有四五十件毛衣好賣的。
早幾十年的時候,中山路上毛線店多,大家都有得賺。隨著成衣批量生產,保暖衣、羽絨衣興起,對毛線店生意沖擊很大。“我左右的店鋪,以前溫州人開的,陸陸續(xù)續(xù)都關停了。沒辦法呀,租金在漲,生意銳減。40年過去,中山中路只剩我一家,唯一一家杭州人開的毛線店?!?/p>
阿冬和她的女兒
以前衣料
多是開司米、棉線和的確良
阿冬說,上世紀80年代,街坊鄰居還管我叫“大青娘”(杭州人對未出嫁的小姑娘稱呼),我開了這家毛線店,那時候左鄰右舍都是毛線店,幾百米的街上少說有四五家店,競爭激烈。那時候生意好,天冷了大家都要穿毛線衣。
那時候沒有現(xiàn)在那么多的商超和服裝廠,要穿新衣服要么去裁縫店里扯布料量體裁衣,要么買布和線回家自己做。那時候的媽媽們都有一雙巧手,裁剪、縫補、織毛線、納鞋底,都會的。
說起過去,阿冬的嫂子也饒有興致,“以前結婚流行老三樣,其中一件就是縫紉機。縫紉機是家庭生活的必需品,用于縫補衣服,體現(xiàn)新娘的持家能力。”
過去大家條件都一般,市面上流行的衣服材質還都是開司米、棉線、的確良之類的,穿絲綢、羊絨的很少。
阿冬也說,“以前的冬天好像格外的冷,毛線衣穿兩三件,厚厚的,鼓鼓囊囊的,還不怎么保暖,好多人凍出毛病。一件毛線衣要穿好多年,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穿壞了的毛衣,拆了,線回收,加一點新毛線,重新織一件?!?/p>
40年的老鋪子
凝聚著幾十年買賣積累的情誼
阿冬毛線店始終屹立不倒,至今生意還很好,這其中有著怎樣的經營訣竅?
阿冬笑了笑,品質和信譽?!拔业牡昃褪俏业拿蛻粽J我的人,也認我的毛衣。認人認的是信譽,認毛衣認的是品質?!?/p>
阿冬女兒婷婷被阿冬叫到店里幫忙,打算讓她接手鋪子。婷婷說,“我好像學到了經營之道?!?/p>
婷婷是阿冬的獨女,婷婷結婚后有兩個孩子,過去10多年,婷婷長期遠離職場,全職在家?guī)蓿⒍挲g大了,她需要女兒的幫襯。
婷婷不會織毛衣,一開始并不喜歡接手毛線店,但在鋪子里做了4年,“越來越感受到繼承媽媽毛衣店的意義非凡,這是媽媽給我準備的一筆厚厚的財富,這財富不僅是物質上的,還有精神上的,包括待人處世之道?!?/p>
婷婷在店里幫阿冬管收銀、數(shù)據(jù)登記?!翱腿硕际菦_著媽媽來的,有好多老客,人在武漢,或者在深圳,還要網(wǎng)上選定好樣式,讓快遞過去?!?/p>
“還有一個客人,真叫人感動。”婷婷說,“老人家90多歲了,住在塘棲那邊,還能走動的時候自己來買衣服,現(xiàn)在讓他的孩子來店里買?!?/p>
“媽媽的店經營的都是老客,老客帶新客?!辨面谜f,這么多的認可,是阿冬始終屹立不倒的支柱,也是媽媽一直守著店的動力,她放不下她的客人。
今年開業(yè)沒兩天,一位阿姨來店里,她的一件羊絨衫穿了10年,還是好樣子,沒松散。她想按照這個式樣再搖一件新的。
阿冬說,毛衣過去都是手搖的,手搖編織機,“羊絨線,客人自選,有純羊毛的,以及不同含量的羊毛線?!?/p>
“我也沒什么特別的本事,只做好了一件事,用料足,編織緊密,不以次充好,不偷工減料?!卑⒍f,毛衣好不好,穿身上就知道,分量,感受,起不起球,是否松散變形?!澳闫焚|好,就有回頭客。人家信你?!?/p>
阿冬的家距離毛線店步行5分鐘,中山中路,來來回回走了幾十年。阿冬說,過去40年,店鋪在換,人在變,可也有不變的煙火氣,以及幾十年買賣積累的情誼。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劉抗
編輯 高欣奕
審核 羅祎 王晨郁
BREAK AWA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