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華人網(wǎng)2025年9月30日編譯消息:在意大利,電費和燃氣費賬單一直是家庭最頭疼的開銷之一。賬單里包含電力、天然氣消耗、運輸費用、系統(tǒng)附加費等各種項目,累計下來往往成為每月或每兩個月壓在家庭財政上的“巨石”。特別是在近幾年,受國際天然氣價格上漲和地緣政治緊張的影響,很多家庭的賬單金額相比過去翻倍甚至翻了三倍。除了實際用量外,錯誤計算和復雜的行政程序也讓負擔雪上加霜。
不過,有時候賬單出錯,反而能給消費者帶來“意外之喜”。如果電力或燃氣公司計算有誤且損害了用戶利益,企業(yè)必須退還多收的費用,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免除后續(xù)賬單。這種情況雖然只是“糾錯”,但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家庭的壓力。
近日,一則關于電費燃氣費的新聞在意大利引起廣泛討論。據(jù)Brocardi.it報道,最高法院于2025年9月12日作出的一項裁決指出:如果收件人的PEC(意大利認證電子郵箱)郵箱已滿,那么通過PEC發(fā)送的通知在法律上不算有效送達。換句話說,這類通知視同從未發(fā)送過,相關時效也不會開始計算。
案件源于一名建筑師,因為郵箱空間已滿,未能收到其行業(yè)協(xié)會發(fā)出的停職處罰通知。法院最終認定通知無效,并強調(diào)公民的辯護權在數(shù)字時代同樣應受到保護。這一判例引發(fā)了不少聯(lián)想:如果電費或燃氣賬單通過PEC發(fā)送,而收件人郵箱正好滿了,賬單就可能被認定為無效,用戶或許因此不用支付。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一情況僅限于PEC郵箱的法律效力問題,并非普遍適用。對于普通的郵件或紙質(zhì)賬單,該裁決并不意味著用戶可以“免費用電用氣”。相關報道中“賬單歸零”的說法存在一定夸張成分,民眾在理解時應保持謹慎。(異域 編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