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很多的年輕人都紛紛喜歡上了釣魚,因為釣魚是屬于一個人的樂趣,不僅能陶冶情操,而且還能有收獲,順便改善一下伙食!
然而,這釣魚也是有風(fēng)險的,在過去釣魚圈子里有這樣一句玩笑話“長得越怪,判得越快”,就是說越是不認(rèn)識,長得怪異的魚,就越不能釣,釣到了也要放生,不然就可能會被贈送“銀手鐲”,因為它們就可能是“保護動物”!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種魚,過去很常見,它毒性不少,卻是我國四大名魚之一!但是如今卻又被吃成了“保護動物”!如果大家的家鄉(xiāng)又也不要吃了,就算是釣到了也要及時放生!
這種魚,就是俗稱的芝麻劍魚,也叫它魽魚、芝麻魽等,學(xué)名斑鳠(學(xué)名:Hemibagrus guttatus)是鲿科、半鲿屬魚類!昔日珠江“四大名魚”之一,如今卻需靠法律庇護才能存續(xù)。
芝麻劍魚,長得也非常有特色,它的外形有點像鯰魚,是一種無鱗魚,這種鲿科魚類體光滑無鱗,上頜稍突于下頜,背鰭與尾鰭的黑色小點是其鮮明標(biāo)識。
特別是它的身上,看起來有類似芝麻一樣的斑點,這也是它得名“芝麻劍魚”的原因!
它們偏愛喀斯特地貌的急流溶洞,從錢塘江到珠江流域的深水巖穴中,都曾有的身影!而且它還是一種底層的魚類,它們晝伏夜出,白天基本都不怎么活動,到了晚上就大量覓食了,是一種較為兇猛的肉食性魚類,主要以底棲甲殼類與小魚蝦為食,扮演著淡水生態(tài)的“平衡者”角色。
更特別的是,這種魚還毒性不小,也不是魚肉有毒,而是它的魚鰭帶毒,被刺后傷口會傳來灼燒般的劇痛!
如果捕撈它,或者釣上來了,操作不當(dāng)就很容易被魚鰭刺傷,這個可非常危險!之前你有個同事,就是被芝麻劍魚的魚鰭刺傷了,后來是打針才治愈的!
可即便它如此厲害,卻絲毫沒能阻擋人類捕食的腳步。
“舊時尋???,今日席上珍”,這句漁民口中的感嘆道盡變化。芝麻劍肉質(zhì)細(xì)嫩,曾是桂林漁家新年祈福的佳肴,承載著流域的民俗記憶。
而后來隨著芝麻劍魚知名度的提升,它的市場需求量也激增,從而導(dǎo)致它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從幾十元一斤飆升上百元,甚至上千元一條!
也是因為在暴利驅(qū)使下,絕戶網(wǎng)、電魚等毀滅性手段輪番上陣,連幼魚都難逃魔爪。有些人還特意購買潛水裝備,然后去一些深水潭中捕撈芝麻劍魚!
這樣在高科技設(shè)備加持下,捕魚易如反掌,從而導(dǎo)致大量的芝麻劍魚被捕撈,而過度的捕撈讓這種魚也遭遇了滅頂之災(zāi),在有些地方已經(jīng)絕跡了!
更致命的是,芝麻劍的生存密碼本就脆弱。它們性成熟需三四年,繁殖時必須在急流沙礫底質(zhì)環(huán)境中產(chǎn)卵,人工繁育一度被視作難題。
而水域污染、水電站建設(shè)等因素持續(xù)壓縮其棲息地,當(dāng)頂級掠食者數(shù)量銳減,小型魚類泛濫、藻類暴發(fā)的連鎖反應(yīng)隨之而來,漓江生態(tài)的獨特性不斷被削弱。這種對水質(zhì)極度敏感的魚類,早已成為河流健康的“晴雨表”。
為了保護這種魚,避免它更進(jìn)一步被傷害,在2021年,芝麻劍魚正式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不過這個也僅限野外種群。即只有野生的才是保護動物,而養(yǎng)殖的是可以的!
2024年,南寧三名男子在邕江非法捕撈39尾芝麻劍售賣,最終以刑事犯罪論處。
轉(zhuǎn)機在保護行動中悄然顯現(xiàn)。桂林已啟動專項保護項目,計劃將象鼻山至斗笠山水域劃為核心保護區(qū),開展常態(tài)化巡查與非法漁具清理。
科研人員也傳來佳音,廣西、廣東多地突破人工繁育技術(shù),2025年廣東某基地魚苗產(chǎn)量已超3.2萬尾,為種群恢復(fù)注入希望。
但更關(guān)鍵的是公眾意識的覺醒——如今釣友們釣到芝麻劍便會立刻放生,深知這是法律紅線更是生態(tài)責(zé)任。
從餐桌寵兒到保護動物,芝麻劍的命運轉(zhuǎn)折是生態(tài)保護的典型樣本。它警示我們:再鮮美的滋味,也抵不過物種滅絕的代價;再誘人的利益,也不能凌駕于自然法則之上。
你家鄉(xiāng)還有芝麻劍魚嗎?如果有的話,要好好保護,萬一釣到了,記得及時放生,可不能為了貪吃而心存僥幸,那樣麻煩就不請自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