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十一黃金周”,全國都像按下了“遷徙模式”:高鐵座無虛席,高速路成停車場,景區(qū)里人滿為患。
而在“人人出游”的背后,還有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拍照留念。
可就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少人笑不出來了。因為你永遠不知道,當你興致勃勃交出手機后,你的男朋友/老公會把你拍成什么樣。
是“消失的她”,畫面里只有風景沒有人?
還是“鬼見愁”,角度奇怪到堪比靈異大片?
抑或是“拍完就分手”,把女友拍得像深夜恐怖片里的路人甲?
這些圖片早已在各個社交平臺上形成熱搜話題,評論區(qū)里一半人笑到頭掉,另一半人哭喊“實名羨慕別人家的女友照”。
明明是想留下美好回憶,結(jié)果卻因為“直男式攝影”成了笑話。
這個十一,出游的照片該怎么辦?也許,是時候認真聊聊了。
“不可描述”的畫面
如果說十一出游最大的“玄學(xué)”,那一定是——把手機交給男朋友拍照。
因為結(jié)果往往和你心里期待的“大片”完全是兩回事,甚至可能直接毀掉一整天的好心情。
網(wǎng)絡(luò)上對此流傳的一句話很扎心:“交給男人拍照,就像把青春交給空氣,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些年網(wǎng)友總結(jié)出了“直男攝影”三大經(jīng)典類型,看過的人無不拍案叫絕。
先說“消失的她”。這是“直男攝影”的入門級災(zāi)難。這類作品的核心思想是:景色永存,人類可以忽略。
很多女生出去玩,心里想著“我要拍一張人景合一的美照”。結(jié)果男朋友拍完遞過來一看——???人呢?
只見大好河山,藍天白云,綠樹青山,主體人卻像空氣一樣消失不見。要么是被擠到畫面邊角,只露半個肩膀;要么整個人被花草樹木擋住,仿佛在玩“找不同”。
比如這張,畫面宏偉壯麗、色彩斑斕,完全可以當建筑系教材。唯一的問題是女朋友成了照片里的“隱藏彩蛋”,要拿放大鏡才能找出來。
還有長城這張,女朋友興致勃勃擺好pose,結(jié)果在密密麻麻的游客里,她的存在感甚至不如一旁靠墻犯困的小男孩。
如果說“消失的她”至少還能欣賞風景,那么“鬼見愁”就是徹底的災(zāi)難大片。
直男攝影最愛的拍攝方式是——從下往上懟一張?zhí)貙?,把人的下巴拍成雙層,把鼻孔拍得格外搶鏡,再配上陰影和逆光,效果堪比午夜靈異劇。
比如這張藍綠熒光照,活生生拍出了“西湖夜游·怨靈驚魂”;
還有這張海邊夕陽,原本的氛圍應(yīng)該是偶像劇女主奔跑入海的唯美場景,結(jié)果拍成黑黢黢的“海妖出沒警告”。
更離譜的是夜景這張,光影拉得七零八落,女朋友被拍成半透明漂浮物,像剛走錯片場的《聊齋》女鬼。
圖片一出,評論區(qū)直接炸了鍋。有人調(diào)侃說:“不仔細看的話,還真以為是哪個恐怖電影的宣傳照?!边€有人說:“直男攝影的一大信條就是,永遠不幫你避開最丑的角度?!?/p>
最狠的還是“拍完就分手”系列,往往能讓人瞬間失去戀愛耐心。
比如騎鴕鳥合影這張,原本是浪漫的“女孩騎鴕鳥”,結(jié)果男朋友抓拍得剛好讓鴕鳥脖子替換了女友的臉,直接進化成“鴕人混血”新物種。
還有這張與“鴕人”有異曲同工之妙的“人模狗樣”。
還有餐廳這張,別人情侶約會是燭光晚餐,這位男友拍出來的效果卻像女朋友被惡靈附身,翻白眼、面部扭曲,下一秒感覺就要撲上來咬人。
再看這張噴泉照片,本來是想營造“人在水邊,歲月靜好”的文藝感,結(jié)果男朋友快門一按,噴泉的水柱正好對準位置,畫面秒變“不可描述”。
最后壓軸的是這張海邊黃色裙子三連拍,本來想要“風吹裙擺·仙女下凡”,結(jié)果拍出來的動作僵硬又鬼畜......
看完這些圖,你就會發(fā)現(xiàn):直男攝影的統(tǒng)一美學(xué)是——讓你消失,讓你恐怖,讓你丑到親媽都不敢認。
于是朋友圈里別人家男朋友交出的作品是“氛圍大片”,你家男朋友交出的作品是“表情包收藏夾”。
還得是這屆網(wǎng)友會總結(jié):“把手機交給男朋友,就等于交給了FBI,他們一定能把你拍到案發(fā)現(xiàn)場里去?!?/p>
直男攝影:全是敷衍,毫無耐心
如果說“直男攝影”翻車圖能形成全國統(tǒng)一現(xiàn)象,那問題就不只是個別發(fā)揮失常,而是背后有著一套“直男邏輯”——心理、審美、技能,三方面一起掉鏈子。
先說心理層面。對很多男人來說,拍照不是一種樂趣,而是一種任務(wù)。就像打卡、像完成作業(yè),甚至比打掃衛(wèi)生還敷衍。
女生會把拍照當成旅行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提前查好攻略,想好姿勢,還要找準角度,等光線合適才出手。
男生呢?往往表現(xiàn)出一種“行了行了,趕緊拍完好去下一站”的急躁。
很多網(wǎng)友吐槽過:女朋友調(diào)相機十分鐘,男朋友摁快門兩秒鐘;女朋友拍他能拍出“韓劇男主”,他拍女朋友能拍出“身份證補辦照”。這種耐心的差距,直接決定了成果的天差地別。
再說審美差異。女生要的不是簡單的“拍到人”,而是“氛圍感”——光線要柔和,背景要有層次,動作要自然,最好還能有點“小心機”的顯瘦顯高。男生的理解卻很樸素:能看清臉就行,甚至連“好看”二字都不在考慮范圍內(nèi)。
有個女孩曬過一組圖,她讓男朋友在海邊幫忙拍夕陽氛圍照。她心里的畫面是“夕陽余暉下,回眸的仙女”,結(jié)果男朋友拍出來的效果卻是“黑乎乎的剪影路人”,像極了環(huán)保宣傳片的配圖。
她哭笑不得地說:“我想當女主角,他非得把我拍成群眾演員?!边@種“我要氛圍感”與“他只管拍清楚”的差異,注定了翻車不可避免。
最后是技能短板。說得直白點,很多直男沒學(xué)過什么構(gòu)圖、光線、角度,就連“拍照要橫平豎直”都掌握不穩(wěn)。他們的習慣動作是——手里有手機,眼睛一瞄,快門一按,完事兒。
于是才有了各種災(zāi)難現(xiàn)場:人物永遠在畫面邊角、臉歪眼斜、逆光到五官全黑,或者把背景拍得無比清晰,人物模糊得像飄忽的魂。
更別提表情捕捉了,女生在鏡頭里還沒來得及笑完,男朋友早就“咔咔咔”連拍三張,結(jié)果表情全是張嘴、半瞇眼、尷尬笑。
這些差距集中到一張照片里,就是“直男攝影”的本質(zhì):他們沒有想把你拍美的欲望,也沒有耐心去調(diào)細節(jié),更沒有技能去彌補缺陷。
對他們來說,照片只是一種“有或無”,不是“好或壞”。
說到底,男人拍不好照片,并不是他們有意要“整蠱”,而是他們根本沒把“拍照”當回事。心理上敷衍,審美上差距,技能上缺位,三重夾擊下,才有了“消失的她”“鬼見愁”“拍完就分手”這種全國統(tǒng)一笑料。
無藥可救,唯有自救
直男攝影固然可怕,但網(wǎng)友們也不是坐以待斃的。畢竟人生苦短,假期更短,誰都不想把難得的旅行記憶全交代在一堆“鬼見愁”翻車照里。
這屆網(wǎng)友早就進化出了三大自救流派,堪稱“出游拍照生存指南”。
第一派,自力更生型。核心思想就三個字:靠自己!她們堅信“求人不如求己”,于是隨身必帶自拍桿、三腳架、防抖器,甚至有的女孩還買了能自動跟隨的智能支架。
你以為她們在景區(qū)輕輕一點,男朋友會幫忙調(diào)整角度?不,男人的任務(wù)只有一個——幫我看包。剩下的全靠設(shè)備和自拍定時器。
社交平臺上甚至有人總結(jié)過一份“一個人旅游拍出氛圍大片指南”,點贊過萬。內(nèi)容大意就是:不要幻想男人,帶好自拍桿和定時器,你就是自己的最強攝影師。
第二派,互助同盟型。說白了就是找“外援”。網(wǎng)友們的共識是:與其把希望寄托在男朋友,不如把手機交給路人小姐姐。畢竟女孩懂女孩,那些在景區(qū)互相幫忙拍照的小姐姐,總能抓住角度、光線和氛圍感。
社交平臺上有不少帖子專門感謝陌生小姐姐,標題都是“救我于男朋友的魔爪”。評論區(qū)齊刷刷點贊:“姐妹才是姐妹的避風港啊?!?/p>
第三派,升級求生型。這是最“科技感”的一派。思路非常清晰:既然男人只會按快門,那不如讓他專心當“人體自拍桿”,剩下的交給AI和濾鏡。
現(xiàn)在市面上的修圖、美顏、智能構(gòu)圖功能越來越強大,只要有一張原始素材,立刻能修出堪比旅拍的效果。
比如前段時間有新聞報道,假期旅拍服務(wù)火爆,不少景區(qū)出現(xiàn)了專業(yè)攝影師扎堆攬客的現(xiàn)象,一小時就能幫你拍出幾十張大片。
有人調(diào)侃說:“直男攝影拯救不了的審美,AI和旅拍都能替你補齊。”而且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說明大眾對“直男攝影”的忍耐真的快到極限了。
說到底,設(shè)備能救命,小姐姐能救場,AI能補救,但直男拍照,永遠是個無底洞。與其苦口婆心教育他們構(gòu)圖、打光,不如直接接受現(xiàn)實。
可轉(zhuǎn)念一想,拍照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是永遠完美,還是留下真實?
朋友圈的氛圍大片,可能三天后就沒人記得,但那些直男拍下的靈異照、丑照、翻車照,則會讓人終身難忘。
未來某一天,當你翻看相冊時,或許會發(fā)現(xiàn):美照只是“我去過”,而丑照才是“我活過”。
那么,你十一假期的出游照,是誰拍的?
拍出來的效果,是氛圍感十足的仙女小姐姐,還是史詩級災(zāi)難大片?
敢不敢曬出來,讓大家看看?
說不定,這一屆“直男攝影大賞”的冠軍,就是你。
最后,還有一張神秘的旅游照供大家品鑒,拍照的直男,已經(jīng)達到了將人物和風景融為一體的至高境界,以至于該照片問世至今,依然有無數(shù)人,找不到畫面中的人物究竟在哪兒。
你能找到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