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麻疹疫情開始在加拿大多個省份蔓延。根據(jù)加拿大衛(wèi)生部門最新數(shù)據(jù),截至9月20日,加拿大今年已報告5006例麻疹病例,其中艾伯塔省和安大略省是疫情最嚴重的地區(qū)。
加拿大艾伯塔省衛(wèi)生官員10月2日確認,一名在母體中感染麻疹的早產(chǎn)兒夭折。今年6月,安大略省報告了全國首例因感染麻疹而早產(chǎn)的嬰兒死亡病例,其母親未接種疫苗。
加拿大衛(wèi)生官員表示,未接種疫苗是導致此次疫情大規(guī)模暴發(fā)的主要原因。加拿大曾于1998年宣布消除麻疹。此次疫情卷土重來引起加拿大公共衛(wèi)生界的高度警惕。專家建議計劃懷孕的民眾在備孕前完成麻疹、腮腺炎和風疹三聯(lián)疫苗的全面接種。
關(guān)于麻疹
這些知識需要了解
1.麻疹是什么?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傳染病,四季均可發(fā)病,以冬春季為多見,兒童是主要易感人群。
麻疹是傳染性最強的疾病之一,患者為麻疹的傳染源,在疾病的潛伏末期到出疹后5天均具有傳染性。凡未患過麻疹又未接種過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觸麻疹患者后,均易被感染而發(fā)病。
2.傳播途徑有哪些?
麻疹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患者可通過打噴嚏、咳嗽等方式將病毒播散到空氣中,易感者吸入病毒后可感染;也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分泌物而傳播。
3.臨床癥狀有哪些?
01.潛伏期:約10天(7~21天)。在潛伏期末可有輕度體溫上升。
02.前驅(qū)期(出疹前期):一般2~4天。主要表現(xiàn)有:發(fā)熱,體溫可達38℃甚至更高;流涕、噴嚏、咳嗽上呼吸道癥狀及流淚、畏光,眼結(jié)膜炎等癥狀。發(fā)熱2~3天后,口腔頰粘膜周圍可見周圍有紅暈的藍白色斑點,稱柯氏斑(Koplik斑),是麻疹早期診斷的標志。
03.出疹期:發(fā)熱2~5天后可出現(xiàn)特征性皮疹:自耳后、發(fā)際、前額、面、頸部開始自上而下波及軀干和四肢手掌足底,為玫瑰色丘疹,疹間有正常皮膚。出疹時體溫達到高峰,全身癥狀加重。
04.恢復期:若無并發(fā)癥,皮疹出齊后體溫開始下降,進入恢復期。皮疹出齊后,依出疹順序逐漸隱退,色變暗,有色素沉著及糠皮樣脫屑,2~3周消退。疹退同時體溫隨之下降到正常,病情自愈。
4.該如何預防?
01.接種疫苗
通過預防接種含麻疹成分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預防麻疹的最有效措施。
目前我國使用的麻疹疫苗毒株為S191,免疫后產(chǎn)生的抗體可中和不同基因型的麻疹病毒流行株,不論單一疫苗還是聯(lián)合疫苗使用對麻疹的預防都具有良好效果。
適齡兒童按免疫程序及時接種疫苗非常重要。自2020年6月起,我國實施8月齡和18月齡各接種1劑次麻疹腮腺炎風疹聯(lián)合疫苗的免疫策略。
02.其它措施
控制傳染源:加強對患者的管理,堅持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注意室內(nèi)空氣流通,開窗通風,晾曬被褥。同時要注意防寒保暖,維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平衡飲食,增強免疫力。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zhì)。盡量不要到人群擁擠、空氣流通比較差的公共場所,尤其要注意加強對8月齡以內(nèi)的、還未到疫苗接種年齡的嬰幼兒的保護。如果不得不去,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如科學佩戴口罩等,以減少感染麻疹的機會。
新民晚報(xmwb1929)綜合自新華社、江蘇疾控
編輯:董群力
編審:周春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