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播種后的7天,是種子從休眠到扎根的“命門期”。
這7天管得細不細,直接影響根系發(fā)育、出苗齊不齊,甚至決定后期蒜頭大小。 去年河北老李種蒜,就因這階段沒控好濕度,爛種率超兩成,最后畝產(chǎn)少了800斤。 大蒜胚根喜歡“舒服溫度”,15 - 20℃最利于萌發(fā),土壤得保持“潤而不澇”,濕度70% - 80%最合適。
北方冷涼地區(qū)注意,要是日平均溫低于10℃,播種后1 - 2天就得蓋黑色地膜。 地膜邊緣用土壓嚴實,別留縫,能讓表層土溫升高3 - 5℃,給胚根營造暖窩。
要是趕上霜凍預警,趕緊在地膜上蓋3 - 5厘米厚秸稈,霜一停就拿掉,別捂壞剛露頭的胚根。 南方溫暖地塊記牢,要是未來7天日平均溫超25℃,千萬別蓋地膜,容易悶爛種蒜。 得搭50厘米高的遮陽網(wǎng),選遮光率50%的,每天正午前后噴次水,把土溫控制在20℃以內(nèi)。
溫濕度咋監(jiān)控?每天上午10點、下午4點,用溫度計測5厘米深的土溫。 要是連續(xù)兩天低于12℃或高于23℃,別等,馬上動手調(diào),別讓胚根“受委屈”。
濕度管理得分階段,播種后1 - 3天,土干得握不成團,就得澆“蒙頭水”。 用滴灌或小水漫灌,別大水沖,不然容易板結(jié),雨后及時排積水,別讓種蒜泡水里。
4 - 7天胚根剛突破種皮,這時候土得“握成團、輕輕碰就散”,太濕就淺松土,太干補“潤根水”。
要是7天還不見苗,小心扒開土看看,種蒜發(fā)霉變軟就是爛種了,趕緊補種已發(fā)芽的種蒜。
這時候雜草也跟著冒頭,草苗爭肥得早防,播種后1 - 2天,墑情好就噴封閉除草劑。
選33%二甲戊靈乳油,每公頃1500 - 1800毫升兌水噴,別在高溫天或大風天噴,別用乙草胺,容易藥害。 沒打封閉藥的,5 - 7天看到2 - 3厘米高的小草,趕緊人工拔,輕拔別帶土,別傷了旁邊的胚根。
澆水或下雨后,土壤容易板結(jié),得在4 - 5天后,土稍干時淺松土。 用小鋤頭輕劃表土1 - 2厘米深,離播種行3 - 5厘米遠,別碰著種蒜,蓋地膜的記得扎些透氣小孔。 松完土要讓表層土松松的,別讓胚芽頂土費勁,要是有苗卡住了,輕輕撥開周圍土幫個忙。
種蒜自身養(yǎng)分有限,得補“啟苗肥”,最佳時間是播種后5 - 6天,胚根剛吸收養(yǎng)分、胚芽快頂土的時候。 選水溶性肥料搭配生物菌肥,推薦0.
3%尿素 + 0.2%磷酸二氫鉀 + 500倍生物菌肥,滴灌或沖施。
每公頃尿素加磷酸二氫鉀別超7.5千克,肥多了苗容易徒長,抗寒差,沙土地保肥差,得分兩次施。 土壤酸化的地塊,施肥時加些生石灰調(diào)調(diào)酸,讓土壤pH值回到6 - 7,不然影響根系吸收養(yǎng)分。
北方地塊重點保溫保濕,南方注意降溫防澇,黏性土多松土,沙質(zhì)土勤補肥,別搞“一刀切”。
我個人覺得,這7天多跑幾趟地頭,比后期追肥管用得多,細節(jié)做到位,苗齊苗壯才有盼頭。 現(xiàn)在該干啥?趕緊看看自家地塊的土溫濕度,準備好地膜、遮陽網(wǎng)、小鋤頭,別等問題來了再著急。
記?。?天管理細如針,來年蒜頭大如拳,錯過這茬關鍵期,后期再補難回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