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年間的朝會上,李世民一進(jìn)門,滿殿大臣先被晃了眼。他的龍袍上,金線繡的五爪龍張著爪子,寶石綴的龍睛亮得刺眼,連衣擺上都拖著重紗織的云紋。大臣們膝蓋一軟,沒等開口,先矮了半截。
可到了宋朝,你要是站在朝堂上,大概率會愣神:那個穿紅袍子的,真的是皇帝?宋仁宗的常服上,別說金線龍,連明顯的花紋都少,領(lǐng)口只繡了點(diǎn)暗紋,跟旁邊穿紫袍的宰相比,甚至顯得樸素。
龍袍是皇權(quán)的象征,宋朝皇帝為啥突然不愛穿了?不是丟了威嚴(yán),是他們選了另一種活法。
一、先說說龍袍的 “前世”:從黃帝到唐朝,越繡越張揚(yáng)
龍成皇權(quán)標(biāo)志,打黃帝時就定了調(diào)。那時候部落混戰(zhàn),黃帝滅一個部落,就把人家的圖騰拆一塊 —— 蛇的身子、鹿的角、魚的鱗片,湊出了 “龍”。從此,“龍?jiān)谡l身上,誰就是天下主”。
到了隋朝,楊堅(jiān)又加了條規(guī)矩:龍袍只用黃色。老百姓敢穿黃衣服,就是謀反,得砍頭。這規(guī)矩一立,黃色成了皇室的 “專屬色”,龍袍更扎眼了。
唐朝把龍袍的華麗推到了頂。李世民的龍袍,光是繡龍就用了幾十根金線,還在龍腹下綴了珍珠?!短屏洹防飳?,做一件龍袍要三十個工匠忙三個月,穿在身上重得像背了半袋米。
可這重量,唐朝皇帝樂意扛 —— 龍袍越華麗,越能顯皇權(quán)的金貴。那時候上朝,皇帝往龍椅上一坐,活像團(tuán)移動的金光,大臣們連抬頭多看一眼,都覺得是僭越。
二、宋朝皇帝的煩惱:龍袍好看,可太 “累人”
宋朝第一個不愛穿龍袍的,是宋太宗。他剛登基時,試著穿了回唐朝樣式的龍袍,沒半天就脫了。
不是不喜歡威嚴(yán),是實(shí)在難受。龍袍上的金線銀線硬邦邦的,抬胳膊批奏折時,布料磨得胳膊疼;夏天更糟,厚重的錦緞不透氣,半天下來,后背的汗能把龍紋暈花。
《宋史?輿服志》里記,宋朝皇帝的 “龍袍” 其實(shí)還在,叫袞冕、通天冠服,但龍紋藏得特別深 —— 要么繡在衣料的夾層里,要么用同色的線繡,不湊到跟前細(xì)看,根本找不著。
日常上朝,他們更愛穿 “絳紗袍”“衫袍”。這些衣服是素紗或細(xì)絹?zhàn)龅?,輕得能隨風(fēng)飄,領(lǐng)口只繡點(diǎn)暗紋。宋太宗就常說:“穿得沉,腦子都轉(zhuǎn)不動了。能好好批奏折,比什么龍都管用?!?/p>
你想啊,宋朝皇帝一天要見好幾撥大臣,還要看幾十本奏折。穿件輕袍子,胳膊能隨便抬,跟大臣論事時,還能順手翻個卷宗,多方便?
三、文人說了算的時代:華麗是 “俗氣”,清雅才是 “品位”
宋朝的文人,話語權(quán)比任何朝代都重。蘇軾、歐陽修這些人,講究 “清雅為上”,覺得穿得花里胡哨的,是沒文化的表現(xiàn)。
這種審美,慢慢滲到了皇宮里。宋仁宗常跟文臣一起寫詩,有次穿了件繡著淺紋的衫袍,歐陽修見了夸:“陛下這衣服,跟山間的素菊似的,看著就舒心?!?宋仁宗聽了,后來連暗紋都少繡了。
那時候的文人,最瞧不上 “浮夸”。要是皇帝穿件滿是龍紋的金袍子,他們能寫篇奏折勸:“龍紋太顯,反而失了君子的內(nèi)斂。陛下的威望,該在朝堂論事里,不在衣服上?!?/p>
宋朝的宮廷藝術(shù)也跟著變。畫里的皇帝,穿件淡色袍子,手里拿本書,看著像個讀書人;宮殿里的柱子,也不涂金粉,就刷層清漆。連《東京夢華錄》里都寫,皇宮的日常,“素凈得跟士大夫的書房似的”。
皇帝跟著這種風(fēng)氣走,不是丟了皇權(quán),是想當(dāng) “文人的榜樣”。你想,文臣們覺得 “清雅是品位”,皇帝也這么穿,君臣之間的距離,一下就近了。
四、君臣不是 “君臣”,是 “合作伙伴”
宋朝的君臣關(guān)系,跟唐朝、清朝都不一樣。宋太祖 “杯酒釋兵權(quán)” 后,把文官捧得高高的,皇帝跟大臣論事,常像朋友聊天。
要是皇帝穿件金光閃閃的龍袍,跟大臣說話時,那團(tuán)金光總隔著層距離。有次宋真宗穿了件暗紋龍袍上朝,大臣寇準(zhǔn)敢直接湊到跟前,指著奏折上的字跟他爭:“陛下這字寫歪了,得改!”
要是換了唐朝,寇準(zhǔn)敢這么湊,先得被龍袍上的金光晃得矮半截,哪還敢爭?
宋朝皇帝也懂這個理。穿件樸素的常服,跟大臣論事時,沒那么多 “規(guī)矩” 束縛。比如王安石變法時,宋神宗穿件白紗袍,跟王安石在御書房里爭到半夜,茶水灑在袍子上,也只笑一句 “無妨”。
這種 “不穿龍紋” 的選擇,其實(shí)是種政治智慧 —— 用衣服的 “軟”,換君臣關(guān)系的 “硬”。大家沒那么多顧忌,才能把治國的事聊透。
結(jié)語:不是不重皇權(quán),是換了種活法
宋朝皇帝不是不愛龍袍,是他們把皇權(quán)的 “面子”,換成了 “里子”。
唐朝用龍袍的華麗,告訴天下 “我是皇帝,你們得服”;宋朝用樸素的常服,告訴臣下 “我跟你們一起做事,咱們得齊心”。
后來明朝萬歷皇帝的袞服上,繡了 12 條龍;清朝乾隆的龍袍,連紐扣都是龍紋的??苫仡^看宋朝,宋仁宗穿件紅袍子,照樣能讓包拯敢噴他一臉唾沫,照樣能開創(chuàng) “仁宗盛治”。
原來皇權(quán)從來不是靠衣服上的龍撐著的。宋朝皇帝懂這個理,所以他們放下了沉重的金線,卻握住了更實(shí)在的威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