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少年時相遇的故人,卻要在鬢生白發(fā)時才懂。
年少時就開始讀《三國演義》,其中的《群英會蔣干中計》也入選高中語文課本。那時候?qū)W習這篇課文,只覺得周瑜機智,蔣干愚蠢,曹操多疑,才上演了這出戲。如今作為老師步入社會多年,歷經(jīng)世事再回首,重讀《三國演義》又是一番別樣的感受。前幾天再次帶領(lǐng)學生學習這個課文的時候,驀然驚覺,我們許多人,有的時候活成了現(xiàn)代版的“蔣干”。
為什么有如此的結(jié)論呢,我們不妨進入經(jīng)典,回顧這一著名的橋段:
故事的背景:赤壁之戰(zhàn)前夜,曹操率百萬大軍壓境,周瑜作為江東主帥,通過夜窺曹營發(fā)現(xiàn)腹大患正是曹操手下精通水師的降將蔡瑁、張允是此次戰(zhàn)爭中最大的阻力點。暗下決心要除掉二人。
此時,曹操帳下的幕賓蔣干主動請纓,自稱與周瑜有同窗之誼,能憑三寸不爛之舌勸其來降。他躊躇滿志地過江去了。
情節(jié)的核心“老同學見面會”:周瑜一見蔣干,便洞悉其來意。他非但不給蔣干開口游說的機會,反而設(shè)下盛大的“群英會”,文武百官作陪,歌舞升平。席間,周瑜解下佩劍令太史慈監(jiān)酒,聲明今日只敘友情,不談軍事,強行堵住了蔣干的嘴,更在酒酣耳熱之際,舞劍作歌,盡顯江東豪情,從氣勢上徹底壓倒了蔣干,讓他“驚愕不敢多言”。
計策的高潮在“寢帳盜書”:宴后,周瑜“醉態(tài)可掬”地拉著蔣干同榻而眠。他事先偽造了一封蔡瑁、張允意圖投降的密信,并故意在案頭留下信件,假裝嘔吐、酣睡。蔣干心中焦慮,無法入眠,趁機偷看了信件,如獲至寶。此時,周瑜又配合地上演了“夢囈”(“子翼,數(shù)日之內(nèi),教你看曹賊之首!”)和“假夢初醒”的戲碼,讓蔣干對信的內(nèi)容深信不疑。恰在此時,有人入帳低聲稟報“江北有人到此”,周瑜假意斥退,與來人在帳外低聲對話,更營造了機密緊張的臨場感。蔣干自以為得計,盜了書信,連夜逃回曹營。
結(jié)局:曹操看到蔣干帶回的“鐵證”,勃然大怒,不容分說便斬了蔡瑁、張允。剛下命令,他立刻醒悟中了反間計,但悔之晚矣,只好吃個啞巴虧。而蔣干,這個本想立下奇功的說客,實則成了周瑜借刀殺人的完美工具。
跳出故事,我們以局外人的身份旁觀,自然會嘲笑蔣干的愚蠢,但是如果在局內(nèi),我們未必有蔣干聰明。這個故事遠不止一場千年前的智斗,更是一面映照現(xiàn)實的鏡子。
蔣干之悲:錯把“關(guān)系”當“能力”
蔣干最大的資本是什么?不是口才,不是謀略,而是他與周瑜“同窗之交”的這層關(guān)系。他自信滿滿地向曹操請命,潛臺詞是:“我和周瑜熟,好說話。他錯把情感關(guān)系放到了第一位。孰不知,情過境遷,他和周瑜都不是當初同學時的那個自己,以前的把酒言歡和現(xiàn)實中你死我活的兩軍對壘,在原則和立場上都沒有絲毫的回旋之地。
我們身邊也有些人迷信“人脈”,以為一起吃過飯、加過微信就能辦事嗎?錯把“情分”當作可以撬動核心利益的杠桿,嚴重誤判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實際分量和當前局勢的嚴肅性。
他們將“我認識誰”掛在嘴邊,誤把平臺的資源當作自己的實力,把通訊錄的名字當作了解決問題的萬能鑰匙。
蔣干的悲劇在于,他主動跳進了一個為他量身定做的局,卻以為自己抓住了揚名立萬的機會。
現(xiàn)實警示:在生活中,關(guān)系是催化劑,但從來不是核心競爭力。當你自身價值不足時,所謂的人脈,輕則無效,重則——就像蔣干一樣——會成為你被人利用的突破口。
周瑜之謀:頂級棋手,都在降維打擊
周瑜是整個局的設(shè)計師。他高明在何處?
精準的心理畫像:他太了解蔣干了——一個急于立功、貪名好利卻又才智平平的文人。于是,他設(shè)計了“群英會”的盛大場面,上來就從氣勢上碾壓蔣干,讓他“驚愕不敢多言”,先奪其心。
完美的場景營造:他營造了一個無懈可擊的信息繭房。從“江東豪杰”的群英會,到“抵足而眠”的私密空間,再到偽造書信、軍士報信、伴裝夢囈等一系列“證據(jù)鏈”,層層遞進,讓蔣干在封閉的環(huán)境里,自行“發(fā)現(xiàn)”并堅信那個錯誤的真相。
深刻的認知操控:周瑜沒有強行推銷,而是引導(dǎo)蔣干自己去“盜書”。人總是更相信自己辛苦得來的結(jié)論。這就是最高級的騙局——讓你用自己的聰明,證實了我的圈套。
現(xiàn)實映射:這像極了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我們被困在算法的“信息繭房”里。平臺根據(jù)我們的喜好,不斷推送我們愛看的信息,讓我們堅信自己看到的就是全世界。當我們像蔣干一樣,為自己“發(fā)現(xiàn)”了某個真相而沾沾自喜時,是否想過,這也許只是別人想讓我們看到的?
曹操之怒:老板的“信息不對稱”與“決策陷阱”
曹操為何中計?表面是因為多疑,深層原因是“信息不對稱”。
他遠在江北,對江東的了解有限,對蔡瑁、張允等降將本就心存芥蒂。蔣干帶回的“一手情報”,成了壓垮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在盛怒的情緒和巨大的時間壓力下,他做出了無法挽回的錯誤決策。
現(xiàn)實思考:作為領(lǐng)導(dǎo)者,最怕的就是基于片面、虛假的信息做決策。團隊里如果多了幾個“蔣干”式的下屬,報喜不報憂,甚至傳遞加工過的假情報,領(lǐng)導(dǎo)的決策就如同在沙地上建塔,頃刻即倒。
現(xiàn)代啟示:如何避免成為“蔣干”?避免成為笑話呢
這個故事,給我們每個在社會網(wǎng)絡(luò)中生存的人幾點忠告:
首先要有清醒的自我認知:別高估自己的能量,也別低估你所在棋局的復(fù)雜性。有多大碗,吃多少飯。
其次要有批判性思維 :對于任何主動送上門來的“好消息”和輕易獲取的“機密”,保持一份警惕。多問幾個為什么,交叉驗證。
再者要有“價值為王”的理念:與其苦心經(jīng)營人脈,不如沉下心來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當你成為“周瑜”式的頂尖高手,自然會有優(yōu)質(zhì)的人脈來找你。
最后要有負責的溝通:在傳遞可能影響他人命運的信息前,請務(wù)必核實再核實。你的信用,經(jīng)不起一次“蔣干式”的揮霍。
“群英會蔣干中計”,是一面穿越千年的鏡子,照見的是人性的弱點、認知的局限和社會的復(fù)雜。愿我們都能從中汲取智慧,擁有周瑜的洞察,避免蔣干的浮躁,警惕曹操的武斷。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守住內(nèi)心的清醒,不做他人棋局中,那個自作聰明的棋子。
寫到這里,作為老師,我想單獨寫給學生幾句話:你們此刻還不懂,為何這則千年以前的故事,會讓我,心生如此復(fù)雜的況味。
你們還不懂,為什么“同窗之誼”這樣美好的詞,有一天會與“陷阱”和“利用”聯(lián)系在一起。你們篤信朋友義氣,還未曾見識過利益面前人性的幽微曲折。在你們清澈的世界里,計謀是書本上的傳奇,而非生活中需要時時提防的現(xiàn)實。
你們也不懂,曹操那一刻的暴怒與悔恨,背負著怎樣的重量。那不是一個答案改錯的扣分,而是關(guān)乎無數(shù)人性命與事業(yè)江山的抉擇。你們此刻最大的“決策”不過是考試時選A還是選B,尚且不懂人生許多抉擇,如同站在迷霧中的十字路口,沒有標準答案,且永無重考的機會。
你們更也許無法理解,我們這些“大人”為何要反復(fù)叮囑“清醒的自我認知”和“批判性思維”。在你們看來,這或許是世故與圓滑。你們尚未被生活的洪流裹挾,尚未在信息的泥石流中掙扎,因而也無法明白,保有這份“清醒”,不是為了去算計別人,恰恰是為了保護自己內(nèi)心深處那份最簡單的真誠不被踐踏。
我無法,也不該提前將生活的復(fù)雜全然告知。唯愿課本所講的這個故事,能像一枚小小的坐標,深植于你們心間。在未來某個時刻,當你們面臨誘惑、輕信人言或因一時虛榮而忘乎所以時,能猛然想起那個名叫蔣干的古人,心里能警鈴微作,停下腳步。
這,或許就是古典文學穿越時空的力量——它不提供答案,但它點亮一盞燈,照亮前行路上那些隱秘的溝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