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孫義英之女杜連芝專程來到沂蒙革命紀(jì)念館,將其母親珍藏八十余年的一只奶瓶鄭重捐贈。
羅榮輝幼年時用過的奶瓶
該奶瓶為玻璃材質(zhì),采用雙頭設(shè)計,長24厘米、寬7.5厘米、高5厘米。瓶身雖布滿歲月痕跡,但“克寧牌”字樣仍清晰可辨,其形制在當(dāng)今已極為罕見。據(jù)杜女士介紹,這并非一只普通的奶瓶,它曾用于喂養(yǎng)開國少將羅野崗之女羅榮輝,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沂蒙軍民魚水情深、生死與共的珍貴實物見證。
捐贈儀式上,杜 女士 動情講述了母親孫義英與八路軍后代之間的感人往事,在場聽眾無不動容。
烽火歲月:奶瓶背后的軍民情誼
孫義英出生于1921年,1942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箲?zhàn)時期,她的家鄉(xiāng)莒南縣筵賓鄉(xiāng)前辛莊村成為八路軍115師政治部及抗大一分校學(xué)員的駐扎地。羅野崗將軍的夫人單章(時任115師機要參謀)與抗大兩位學(xué)員曾居住在尚未出嫁的孫義英家中。軍民同吃同住,孫義英為她們縫衣做飯、學(xué)習(xí)文化,結(jié)下深厚情誼。
抗戰(zhàn)時期孫義英的照片
1943年春,單章在戰(zhàn)火中生下女兒羅榮輝。因部隊緊急轉(zhuǎn)移,她將出生僅7天的女兒托付給孫義英:“情況緊急時,孩子可以丟掉……”孫義英卻毅然承諾:“大人死了也得保住孩子!她可是八路軍的孩子!”從此,孫義英全家冒著日寇“三光”政策的威脅,傾盡所有撫養(yǎng)小榮輝:借奶、制衣、買奶羊、躲掃蕩……在一次次生死考驗中,孫義英以血肉之軀護佑著八路軍后代。
羅野崗將軍與夫人單章合影
生死守護:奶羊、深坑與牛皮腰帶
為了讓孩子活下來,孫義英的父親變賣家產(chǎn)、湊足十五塊大洋到深山購買奶羊;為躲避掃蕩,孫義英曾抱著孩子墜入深坑,仍死死將孩子托舉;為找回單章留下的信物牛皮腰帶,她夜闖敵占區(qū),與弟弟冒死穿越日偽封鎖線……五年間,孫義英一家以平凡之軀筑起生命的屏障。
羅榮輝來臨沂為孫義英老人祝壽合影
時代回響:從戰(zhàn)火紛飛到和平團契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羅野崗夫婦再次見到女兒,小榮輝卻因陌生躲進(jìn)缸中;1948年離別時,5歲的孩子哭喊著不愿離去。此后數(shù)十年,兩家人書信不絕,互訪不斷。羅野崗將軍于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羅榮輝始終稱孫義英為“沂蒙媽媽”。
孫義英與單章合影
紅色傳承:奶瓶背后的精神豐碑
杜連芝女士表示,捐贈奶瓶是為紀(jì)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八十周年,更是為了傳承“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她說:“母親一生深藏功名,但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愛黨愛軍、無私奉獻(xiàn)。這只奶瓶也是我們?nèi)业木褙敻?,它將激勵后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p>
沂蒙革命紀(jì)念館向 杜連芝女士頒發(fā)捐贈證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