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佳人配,休教袖里藏。
隨郎團扇影,搖動一身香。
《桃花扇》里的侯朝宗,西影廠幾經(jīng)輾轉(zhuǎn)才請到馮喆來演。
這不是馮喆拍的最后一部電影,卻是如今我們能看到的、他在大銀幕上留下的最后影像。
那一年的馮喆42歲,來到峨影廠已經(jīng)兩年。
還能有戲拍,對他來說真是太寶貴的機會。
這也是他本人非常滿意的一個角色。
俊逸瀟灑、風度翩翩的侯公子,簡直就是為馮喆量身定做。
他開心地洗印了一批劇照,分贈各位親朋。
1963年8月22日,馮喆給遠在香島的夏夢也寄了一張。
劇照上的情景,是“桃花扇最后一場——絕裂”。
此后,電影幾位主創(chuàng)的人生境遇急轉(zhuǎn)直下。
一直到1979年,《桃花扇》才得以正式上映,而馮喆先生,此時已經(jīng)故去十年了。
他離開的日子,是1969年6月2日,年僅48歲。
他遭遇不幸的地點,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安仁鎮(zhèn)的安仁中學。
離世半年前,馮喆給妹妹馮琳寫過一封信,落款日期是1968年12月26日。
那時,家人遠在香島,馮喆獨自一人在峨眉廠,和張光茹的離婚手續(xù)正在辦理中。
處境糟糕、身體虛弱的馮喆依然樂觀。
他感謝妹妹寄來的書和像章,說自己要好好學習,“改造”世界觀。
他拜托妹妹寄些黃煙絲、卷煙紙和葡萄糖,種類和數(shù)量說得清清楚楚,還細心叮囑,要用塑料袋包好防潮。
對比上面那張劇照,馮喆的字依然像他本人一樣俊逸瀟灑,不同的是,這封信的筆跡明顯潦草了些。
一直到1978年7月13日,馮琳才得知了二哥早已離去的確切消息。
她說自己找哥哥,整整找了十年。
據(jù)此推測,馮喆很可能沒有等到煙絲和葡萄糖。
馮琳把哥哥安葬在廣州,他到底怎么走的,至今是個謎。
本文為我來我看見原創(chuàng)作品,未經(jīng)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