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微信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今日頭條號祝所有關注、支持我們的朋友們:中秋佳節(jié)快樂,闔家團圓幸福!
又是一年中秋節(jié),家人團聚、賞月、吃月餅這些傳統(tǒng)習俗,延續(xù)著青島市民許多年來中秋節(jié)的“標配”。
農(nóng)歷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亦稱仲秋節(jié),青島地區(qū)也叫“團圓節(jié)”、“八月半”、“八月節(jié)”,中秋節(jié)是青島地區(qū)普遍歡度的節(jié)日,重視程度僅次于春節(jié)。一般家庭都會在中秋這天擺設家宴,然后待夜間明月升起,全家一起賞月、喝茶、吃月餅,以此歡慶團圓。
自古以來,山東各地區(qū)的百姓過中秋都十分隆重,也十分講究,祭月、祭祀、禮尚往來、團圓家宴,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著對這個節(jié)日的重視。
《膠澳志民社志風俗》載:“中秋,士大夫作月餅獻先祖,親戚相饋,設酒果玩月,以月之明晦卜來歲元宵之晴雨?!?/strong>
舊時中秋祭月較為普遍,院內(nèi)擺設供桌,供品主要是月餅、西瓜、水果,大人孩子要燒香叩頭,在即墨地區(qū)還要上墳祭祀。因為月屬陰,所以拜月的多是婦女,向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青島地區(qū)還有望月預知天氣的習俗,如是夜有陰云,則預示來年元宵節(jié)將降雪。故民諺有“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的說法。
國營青島海濱食品店的仲秋月餅包裝紙
國營青島人民食品商店的仲秋月餅包裝紙
中秋節(jié)是個大節(jié),走親訪友必須要帶上幾斤月餅,親友間亦相互贈送,以表親情。那時互送月餅也是很講究,饋贈時包裝仔細,外部必須加以紅帖后以細麻繩捆之。
中秋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托思念故鄉(xiāng),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天下人的共同心愿!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jié)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 月餅被視為團圓豐收的象征,隨著時間的推移,月餅的制作和口味也越來越講究。
在許多青島人的記憶里,物質生活貧乏的年代,中秋節(jié)吃月餅其實還是件比較奢侈的事情,過中秋,一個月餅會割成好幾塊分著吃。
說起月餅,就不得不提我們老青島兩家最著名的糕點企業(yè),以中式糕點譽滿青島及周邊地區(qū)的“萬福臨”和以西式糕點聞名的“生活林”,還有濰縣路廣東飯店烤制的“廣東月餅”,上了點年紀的人一定都會非常熟悉,它們承載了島城人的味道,同樣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1956年公私合營后,“萬福臨”被合并到了南山東光路上的臺東糕點廠。1988年,臺東糕點廠生產(chǎn)的“提漿月餅”“酥皮月餅”被評為省優(yōu)產(chǎn)品。1990年,該廠恢復青島萬福臨食品廠“老字號”名稱,其生產(chǎn)的京式、蘇式風味糕點風靡島城,成為人們逢年過節(jié)的饋贈佳品。
可惜到了90年代,在與“生活林”的分分合合中,再次從市民的視線里消失,人們對“萬福臨”也慢慢淡去了記憶。
近些年來,隨著老式點心市場的逐漸復蘇,讓幾經(jīng)沉浮的“生活林”的堅守終于見到了成效,老字號傳承的“生活林”,尤以月餅的入口松酥、軟硬適宜、層次豐富、齒頰余香為勝,在島城享有盛名。
國營萬福臨食品廠生產(chǎn)的仲秋月餅
青島兒童食品廠生產(chǎn)的仲秋月餅包裝紙
那時的月餅加工企業(yè),除了生活林和萬福臨,再就是清真糕點廠、 兒童食品廠和滄口糕點廠這幾家。
說起月餅,也瞬間會想起小時候的難忘情景。那時,中秋節(jié)能吃到“生活林”月餅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因為那時家庭生活條件基本都比較差,偶有親朋好友前來看望我的姥爺,才能有機會吃上那些高檔次的月餅。
1990年,青島清真食品廠車間工人加班加點生產(chǎn)月餅,保證市場供應。(王群攝影)
如今制作銷售月餅可謂簡單,線上線下,商場市場。但在上世紀70、80年代,青島主要還是四大糕點廠生產(chǎn),生活林、臺東、清真和滄口糕點廠,全市的糕點基本都由這幾家供應。80年代開始,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生產(chǎn)廠家才逐漸多了起來。
每到中秋節(jié),父母總會買回幾個月餅,好像是臺東糕點廠的。后來制作及售賣月餅的單位逐漸增多,除了幾大食品廠,不少糧店、飯店也做。有幾年臺湛路糧店也做月餅,母親知道我喜歡吃酥皮的,就會多給我留下一個。
五仁和什錦口味本是最傳統(tǒng)的月餅代表,但因為不喜歡吃里面青紅絲的那種味道,就會趁母親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挑出來扔掉......轉眼間已是幾十年過去,但那種兒時的記憶卻總會在眼前閃現(xiàn)。
中秋這一天,家家都要置辦酒菜,全家歡聚。除非必要或緊急事情,一般都不會出遠門。八月十五的菜和大年三十的基本差不多,可以吃到平常吃不到的好東西。我家祖?zhèn)鞯摹坝蜖F雞蛋”,臺東肉聯(lián)廠的豬頭肉、沙肝、罐肚,那時南仲家洼橋底有家劉文齋的燒雞非常有名,后來聽說去濟南了,再沒吃到過。這一天對我們來說是非常豐盛了,晚飯后,天好的話,在院子里擺上茶水、月餅、西瓜等,我們圍在父母的身邊,看看天上的明月,聽聽他們的嘮嗑。
90年代初,曾去深圳寶安打工一段時間,那也是第一次沒在父母身邊過中秋節(jié),記得那晚和幾個工友聚餐,不會喝酒的我也喝的一塌糊涂?!懊糠昙压?jié)倍思親”,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真的非常想家,想念父母。
吃團圓飯、賞月的習俗就這么一直延續(xù)了下來,中秋節(jié)成為除春節(jié)外的第二大節(jié)日,越來越多的人們除送月餅外,互相贈送煙、酒、茶葉、螃蟹、海鮮等各種禮品的習俗,也這樣一年年傳習了下來。
中秋節(jié)前后,也是島城市民一年中的口福和樂事,除了美味的月餅,中山公園的蜜桃在一些水果店里能買到了,都是很少吃到的。那時的節(jié)日氣息濃厚,更加注重親情。雖然過去沒多少年,但相比如今禮重情義輕的年代是無法比擬的。
又是一年中秋節(jié),商超與市場上琳瑯滿目的各式月餅,單位發(fā)的,親朋送的,口味越來越多,包裝更是越來越精美。舊時吃月餅,是大人孩子共同期盼的美味,如今,對于月餅已全然沒有了往日的熱情。
中秋節(jié),是父親的生日,以往的節(jié)日里,忙里忙外,笑語歡聲,給我的感覺就是為了父親的生日而過節(jié)。在他走后,每到這一天,總會有手足無措、五味雜陳的感覺。沒有父母陪伴的中秋節(jié),再貴重的月餅也吃不出甜蜜的味道了。
中秋月兒圓,圓圓的月餅象征一家團聚,盡享天倫之樂,寄托著人們的美好情感。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又是一年中秋佳節(jié)到來之際,祝福所有新老朋友,不論身在何方,惟愿花好、月圓、人團圓,幸福、美滿、萬事圓!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發(fā)布,轉載請注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