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企業(yè)一直都在強調著續(xù)航焦慮已得到解決,快充技術已實現10分鐘充電500公里,不過國慶一場堵車卻撕下了這些遮羞布,現實與車企的宣傳差距實在太遠了,長假期開電車出行就是找罪受。
某車主購買的純電車宣稱電池續(xù)航500公里以上,充電可以10分鐘充400公里續(xù)航,按照車企的宣傳,車主國慶從大城市回鄉(xiāng)350公里完全無需考慮中途充電,車主覺得一切都已在掌握之中,然而國慶長假期卻讓他感受到了現實的殘酷。
車主開著純電車從大城市出發(fā),剛上高速就進入緩慢爬行的狀態(tài),以20公里到50公里的時速行駛,由于帶著一家人,車上開著空調,孩子看著電視,這樣的出行確實是如在家里一般的溫馨。
然而開車的車主卻很快發(fā)現不對勁了,電表顯示剩余電量在快速下降,行駛100公里就已耗用了40%的電量,此時又遇上了堵車,堵車就足足堵了半小時,期間空調、娛樂等設備仍然開著,孩子們歡聲笑語,而車主已開始有點焦躁。
好不容易過了擁堵的路段,速度提升到60-80公里時速,車主總算寬心了些,想著此時還有60%的電量,剩余電量應該能應付剩下的230公里路程吧,然而實際情況與他的預期完全不一樣。
再行駛120公里左右,電量就只剩下25%左右了,此時車主清楚剩余的電量不足以支持他行完剩下的路程了,幸好還有30公里左右就有服務區(qū)了,進入服務區(qū)的時候,電量已低于20%,充電排隊就等了4個小時。
由于服務區(qū)的充電樁快充與他的電車快充技術不匹配,無法快速充電,最終耗費了1小時左右才充電至90%,車主也熟悉電車的特性,知道此時充電速度將更慢,就離開了服務區(qū)繼續(xù)剩下的行程。
這樣的情形體現出電車的標稱續(xù)航與實際行車的表現存在巨大的區(qū)別,因為電車的標稱續(xù)航是在車輛處于理想行車速度、空調和娛樂等設備不開的情況下測得的,然而在高速公路行車時,更快的速度會導致耗電量大幅增加,低速行車時不斷剎車、提速也會增加耗電量,空調耗電也非常驚人,諸多娛樂設備耗電量也不小,如此情況下實際續(xù)航可能只有標稱續(xù)航的七成到八成。
對于車主來說,當續(xù)航低于30%的時候就已進入焦慮狀態(tài),需要考慮尋找充電樁了;如上述充電樁保持較快充電速度是在20%至90%之間,上述諸多因素綜合下來,基本上就是標稱續(xù)航500公里的電車,實際行駛200-300公里就得找充電樁了。
節(jié)假日服務區(qū)排隊充電已是常見的現象,再加上公共充電樁往往無法適配各品牌汽車的快充技術,充電速度遠比標稱的快充慢得多,最終就變成了充電排隊時間和充電時間合計達到5小時的現象。
相比之下,燃油車就沒有這樣的問題,即使遇上堵車,由于加油時間短,車主并無焦慮,隨時在下一個服務區(qū)耗費5分鐘加油就好,長途旅行開油車的車主心情實在要愉悅太多了。
這提醒了車主,長途出行還是開油車更省心,開電車遠沒有想象中那么美好,而旅程超過600公里以上的長途路程就更不適合開電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